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 皮肤破损传播: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 直接接触传播:身上有伤口,直接接触了狂犬病毒也会感染。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宰杀途中。
3. 预防措施:个人防护工作需做好,若出现高危暴露,应及时进行狂犬疫苗注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狂犬病毒在动物之间如何传播
(1)咬伤或抓伤。绝大多数狂犬病均为犬、猫咬伤或抓伤所致。
(2)在犬、猫等动物的宰杀及剥皮的过程中感染。
(3)犬、猫等动物伤口或者时感染。
(4)犬、猫等动物排出带有病毒的污染物刺伤皮肤感染。
(5)护理病人,被其唾液污染手经伤口感染。
(6)亲吻犬、猫等动物,通过口腔粘膜感染。
扩展资料
狂犬病危害:狂犬病多见于犬、狼、猫等动物。对人类而言,狂犬病的致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
《南方日报》介绍,当人一旦感染狂犬病毒,会出现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症状,后期会死于呼吸、循环系统和全身器官衰竭。狂犬病目前虽不可治愈,但可以有效预防。因此被狗咬伤之后接种狂犬疫苗是重中之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狂犬病毒可谓致命奇毒,提前接种疫苗可以“解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狂犬病毒
请问狗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传播狂犬病毒的?谢谢!
1、咬伤: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患兽牙齿咬人时分泌狂犬病毒。
2、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伤的皮肤和黏膜入侵;比如皮肤擦伤,眼睛与粘膜。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人,或了人的粘膜及破损的皮肤都可能导致狂犬病病毒的传播,但病毒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机体。
3、宰杀过程感染: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占极少数;
4、器官移植:国际上就有不少经狂犬病人的角膜、肾脏、肝脏等器官移植而感染狂犬病的报道。
扩展资料:
狂犬病毒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的原理:
狂犬病毒从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在伤口局部可短暂停留或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病毒沿末梢神经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再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
病毒在脑部大量复制后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展,侵入神经支配的各器官组织,尤以唾液、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量较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狂犬病毒
人民网-小心狗狗 亲密一“吻” 吻出狂犬病
猫得狂犬病的途径
猫得狂犬病的途径有两种,具体如下:
1、狂犬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患病动物咬伤正常动物,病毒通过粘膜或者伤口感染正常动物。
2、正常动物由于吸入带有狂犬病毒的气体,或者误食患狂犬病毒的动物尸体从而被感染。
狂犬病毒的传播方式比较少,一般情况下,家养猫咪不会携带或者感染狂犬病毒。因为家养猫咪主要生活在室内,很难接触到狂犬病毒。狂犬病毒感染动物后分为潜伏期、狂暴期和麻痹期,潜伏期一般为2-8周,但是狂犬病毒的潜伏期也有可能长达数月到数年。狂暴期的猫咪通常喜欢躲在暗处,同时发出比较尖锐的嚎叫,甚至攻击宠物主人或者其他动物。
预防的措施
预防猫咪狂犬病的方法有很多,一是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提前给猫咪接种好疫苗,既可以增加猫咪的安全性,也可以提高人的安全性。二是尽量不要散养,很多人喜欢将猫咪带出去散养,殊不知这是感染各种寄生虫还有狂犬病最大的危险来源。
因为除了猫咪和狗狗外,还有很多其它动物都会携带狂犬病毒。犬猫等常见的宠物对狂犬病毒高度敏感,平时应避免猫咪接触疑似感染动物或者蝙蝠等动物。三是猫咪要定期检查身体,狂犬病初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通过体检都能检查出来,所以一般建议宠主每6个月左右就给猫咪做一次体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的传播方式有一下几种情况:
1、 通过皮肤粘膜感染:
(1)咬伤或抓伤。绝大多数狂犬病均为犬、猫咬伤或抓伤所致。
(2)在犬、猫的宰杀及剥皮的过程中感染。
(3)犬、猫伤口或者时感染。
(4)犬、猫排出带有病毒的污染物刺伤皮肤感染。
(5)护理病人,被其唾液污染手经伤口感染。
(6)亲吻犬、猫,通过口腔粘膜感染。
2、 经呼吸道感染
3、 经消化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