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外寄生虫有跳蚤、疥螨、蜱虫等。跳蚤是狗狗身上最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如果得不到控制,还有可能引发急性湿疹皮炎,使患部化脓;疥螨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均在宿主身上完成;蜱虫,又称作壁虱、草爬子、狗豆子,蜱虫是寄生虫里传播疾病最快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狗狗体外的虫子有哪些种类 体外寄生虫要对症下药
狗常见体外虫主要是有:跳蚤、蜱虫、耳螨、虱子四种常见寄生虫。除了耳螨会在耳朵中以外,其他三种寄生虫都是会附着在皮肤表面,或者是在毛发中穿行,传播疾病。跳蚤会带来体内绦虫虫卵,蜱虫会带来严重疾病。
跳蚤 幼虫孵出后生存于被褥,缝隙,角落等处。觅取各种有机质为食,如成虫排出的含血粪便,皮屑等。 经一周以上的时间做茧,茧外被灰尘污泥等颗粒,再经一周以上时间破茧而成为成虫。犬蚤发育史约2-4周。于犬只身上,游走吸血,吃饱后即跳到环境里去交配、产 卵。跳蚤的唾液经常引一些感染犬只的周敏性皮肤炎,产生剧痒不安以及脱毛。蚤通常一天吸血一次,产卵期更需吸取血液。母蚤产卵在宿主身上,然后掉落在地面或床褥上,卵相当大,呈闪亮白色,一次 产下3-18个卵。 跳蚤靠吸食血液为生,狗狗染上跳蚤,会引起瘙痒,抓挠,导致皮炎、溃烂,长期感染会造成贫血,皮肤炎症,脱毛等,主人也会跟着一起遭殃。
拨开狗狗的毛发检查皮肤,跳蚤就藏匿于狗狗地毛发中,但是跳蚤爬行非常迅速,我们肉眼也有可能观察不到。如果在毛发中发现有一粒粒非常小的黑色沙子,那就是跳蚤的便便,有便便就一定有跳蚤了。 如果在狗狗的粪便中发现了绦虫(体内寄生虫),也表示狗狗身上有跳蚤。因为绦虫是通过跳蚤传播的。绦虫会引起狗狗瘙痒,所以有时候狗狗屁屁磨地板不一定是由于腺发炎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狗狗感染了寄生虫哦。 另外被跳蚤叮咬后,狗狗会不停地挠,啃咬皮肤,部分狗狗还会因为过敏而大量脱毛,出现这样情况要立即检查狗狗是否有跳蚤了。 你也可以在请美容师在给狗狗洗澡的时候仔细检查下狗狗是否有寄生虫以及皮肤健康状况。
取下的蜱虫千万不要用手捏碎,它体内有大量病毒、细菌。建议用火焚毁。及时对皮肤进行消毒,如果出现皮肤异常或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狗狗体外寄生虫有几种
狗狗体外寄生虫有跳蚤、蜱虫、疥癣虫、毛囊虫、耳螨这几种。当发现狗狗频繁抓绕身体,或在地面摩擦;烦躁不安;食欲不振;不正常掉毛等现象,说明需要驱虫了。要注意狗窝、沙发等地方的清洁消毒。
狗狗体外寄生虫有哪些
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跳蚤、蜱虫、疥癣虫、毛囊虫、耳螨这几种。细沙大小,寄生于温血动物身上,靠吸食寄主血液为生。狗狗身上一般能见到的有两种:狗蚤和猫蚤(较为常见)。跳蚤可能带来的疾病有:绦虫(通过跳蚤为媒介)、过敏(跳蚤分泌物)。
蜱虫(壁虱)
米粒或芝麻大小,寄生于犬猫身上,靠吸食寄主血液为生。蜱虫可能带来的疾病有:肝簇虫症、焦虫症、艾莉希体、莱姆病(人畜共通的传染病),同时也是细菌、病毒、原虫及立克次体的媒介。
疥癣虫(疥螨)
它太小了,看不见。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寄生虫,没有特殊的季节。结痂的螨会引起与受感染的狗长期接触等疾病,也会感染饲养员,螨分泌的物质会引起严重的过敏。
毛囊虫(蠕形螨)
太小,无法目视,病犬和健康犬相互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媒介物间接感染,还可通过胎盘由母犬感染给幼犬(各种年龄段的犬均有发生,多发于3-10个月龄的幼犬)。
耳螨(耳疥虫)
太小,无法目视,以表皮残渣和组织液为食,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染。猫和犬之间的传染性很高,一般家里的一只猫(或犬)感染耳螨,所有猫和犬都需要同时开始治疗(猫比犬更容易被感染)。
出现此症状需进行体外驱虫
狗狗会频繁抓绕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在地面摩擦。
性格突然改变,烦躁不安,消瘦。
食欲不振、没精神,并且有不正常的掉毛现象。
严重的狗狗,可直接观察到皮肤表面有红斑或抓破后的结痂。
如何预防狗狗感染寄生虫
首先就是让狗狗远离容易感染寄生虫的地方和食物,少带狗狗去草地,灌木丛等地方去,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给狗狗使用驱虫剂以及内服驱虫药。狗狗每个月都要驱虫,将狗狗颈后到肩胛骨之间的毛发分开,露出皮肤,直接滴在皮肤上(不同体型的狗狗使用的剂量不同,具体参见药品说明书哦)。
在杀虫剂处理前后两天内不要洗澡,以确保药效(详见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的是,猫和狗使用的一些杀虫剂并不普遍。
狗窝、沙发、地板、洗手间等都是容易出现跳蚤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必须定期进行消毒。
如何判断狗狗是否需要驱虫?
有些狗狗进食正常但是会出现不长肉或者是消瘦的情况。一些狗狗受到母体寄生虫的影响,会食欲不振、消瘦、发育迟缓。部分的狗狗会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腹围增大。有些严重的狗狗会从口中吐出寄生虫或者是通过粪便排出。对于幼犬容易引发肠套叠,或是脱肛。
狗狗身上的寄生虫常见的有哪些?
一、常见的体外寄生虫
1、跳蚤
跳蚤是一种会吸食动物血液为生的体外寄生虫,或导致狗狗瘙痒,通常喜欢呆在一些草地、尘土、砖缝中,通常只要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定期给狗狗驱虫、洗澡,就能很好地预防狗狗身上的跳蚤。如果狗狗身上有跳蚤,可以选择有非泼罗尼成分的驱虫药驱虫。
2、虱子
主要为血虱和啮毛虱两种,血虱以吸血为主,头型比较小,身体比较大,整体呈圆锥形,长约1-5mm,啮毛虱则会吸食毛发和皮屑上的营养,头比较大,生长约0.5-10mm。狗狗身上有虱子也会出现瘙痒的症状,虱子叮咬皮肤后可能会出现红点,严重时甚至会化脓,市面上多数常规的犬类体外驱虫药通常都对虱子有效。
3、蜱虫
蜱虫是一种比较厉害的体外寄生虫,蜱虫会大量吸食狗狗的血液,如果狗狗身上的蜱虫过多,可能会造成贫血症状。成熟的蜱虫体型较大,可长到豆子大小,外表为灰黑色,圆形,寄生在狗狗身上时,口器会深深扎入狗狗的皮肤中,要用力才能拔下。
市面上销售的蜱虫药对蜱虫的驱杀效果都不是很好,所以发现狗狗身上有蜱虫时,需要及时到宠物医院让医生帮忙清理,平时需要注意好环境卫生。
4、螨虫
螨虫通常会寄生在狗狗的皮肤下层,会导致狗狗身上长脓包、掉毛等,少量螨虫并不会对狗狗的身体造成影响,但是当狗狗的免疫力较低时,就会出现螨虫大量繁殖引起疾病的情况。普安特的阿维菌素透皮溶液对螨虫的驱杀效果较好,可定期使用,做好预防工作。
二、常见的体内寄生虫
1、蛔虫
这是狗狗最常见的一种体内寄生虫,外观为米色,像一条细长的橡皮筋,会导致狗狗出现腹泻、呕吐、胀气等症状。
2、绦虫
绦虫外观呈片状,像细扁的面条,会在狗狗的肠道中吸收养分,一片片长成串,狗狗感染绦虫的症状比较明显,和蛆一样的片状节片会出现在狗狗的粪便和周围,狗狗会因为瘙痒而经常在地面摩擦。
3、线虫
线虫主要寄生在狗狗的胃及十二指肠内,会刺激狗狗的周围皮肤,导致瘙痒,影响狗狗的正常睡眠。线虫的种类较多,也有的线虫会寄生在其他部位,如眼线虫、旋毛线虫等。
4、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原虫病,主要寄生在宿主的细胞内,狗狗只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弓形虫的最终宿主是猫。弓形虫会分布到动物的全身各处,破坏细胞、导致严重的疾病。
5、心丝虫
心丝虫成虫呈白色丝状,主要寄生在狗狗的心脏和附近的血管,一般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狗狗感染心丝虫之后会出现咳嗽、气喘、容易疲惫、消瘦等症状,如果发育成成虫,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6、球虫
球虫主要是寄生在狗狗的小肠粘膜,会引起腹泻症状,狗狗球虫驱杀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它会躲在上皮细胞内,药效很难作用到。
7、鞭虫
鞭虫主要寄生在狗狗的盲肠和大肠部位,会导致狗狗的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的症状。这种虫子目前已经比较少见,如果发现狗狗感染鞭虫,一定要把狗狗的所有用具都清洗一遍。
8、钩虫
钩虫通常是寄生在狗狗的十二指肠内,所以也被称为是“十二指肠虫”,虫体细小,头部有一个小勾,会吸食狗狗的肠壁上的血液,导致狗狗粪便带血,严重时会导致狗狗贫血。
像蛔虫、绦虫、线虫、钩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可以使用普拿杜阿苯达唑片等体内驱虫药驱杀,而心丝虫、弓形虫、球虫等寄生虫建议先去宠物医院检查后再使用针对性的预防性驱虫药治疗。
狗狗体外寄生虫种类
狗狗常见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跳蚤、虱子、蠕形螨、疥螨以及蜱虫等,通常狗狗感染上述寄生虫后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有红色颗粒状的包,同时狗狗还会出现贫血、毛发不光泽、掉毛等症状。
狗狗常见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跳蚤、虱子、蠕形螨、疥螨以及蜱虫等,通常狗狗感染上述寄生虫后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有红色颗粒状的包,同时狗狗还会出现贫血、毛发不光泽、掉毛等症状。蜱虫还会通过血液传播狗狗的体内寄生虫,而跳蚤会传播绦虫等体内寄生虫,进而导致狗狗出现营养不良、腹泻的情况。因此建议定期给狗狗做驱虫处理。狗狗身上可以使用长效的除蚤喷剂、滴剂或口服药,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因为有部分有年龄或品种,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才安全。减少狗狗到公共场所的次数,如果要去公共场所,应该准备防虫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