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门”
事件是指美国 “悲伤小狗( SadPup pies)” 和“狂暴小狗 (Rabid Puppie s)”这两个 组织通过刷票 操纵雨果奖提 名名单的事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2015年雨果奖评比时出现的小狗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2015年雨果奖的“小狗门”事件:一次科幻界的分水岭
在2015年的美国科幻界,一场名为"Puppygate"的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场风波源于一些右翼科幻作家的不满,他们认为雨果奖存在对他们的歧视,因此催生了Sad Puppies和Rabid Puppies运动,旨在通过提名他们偏爱的作品和作者,推动在雨果奖中的影响力。这已经是这些运动的第三个年头,前两年虽未取得显著效果,但在2015年,这一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当今年的雨果奖入围名单公布时,一个显著的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几乎所有长篇、中篇和短篇的提名几乎都被小狗支持者占据,仅剩两部作品不在提名名单之外。这引发了科幻界的强烈反响,主流作家们纷纷加入论战,左右两派之间的口水战愈演愈烈。这场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小狗们成功地将自己与Twitter上#Gamergate的争议话题联系起来,后者是围绕游戏界性别歧视和弱势群体斗争的混乱事件,右翼分子在此中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尽管小狗支持者的投票行为并未违反规则,但其背后的动机使得这种竞争变得不公平,因为投票应该基于个人对幻想小说的喜好,而非立场。有人呼吁在正式投票时选择"No Award",以抵制这种不公平,而强硬的Vox Day则发出了威胁,如果出现这样的结果,他将永久性地阻止雨果奖的颁发。在这种背景下,长篇作家Marko Kloos因为无意间被提名,认为自己并未真正凭借实力获得,出于公平考虑,他选择了退出,让《三体》得以递补成为提名作品。
《三体》的入围,使得刘慈欣的作品在英文科幻界备受瞩目,犹如当年姚明在NBA选秀中的一鸣惊人。有趣的是,早些年中国粉丝曾计划组织大规模宣传,鼓励国内读者投票支持刘慈欣,但他本人出于公平原则,坚决反对这种刷票行为。事实上,尽管《三体》在中国获得了212票的提名,但其中只有22票来自中国,显示出中国科幻迷并未大规模参与刷票,它的成功更多是基于作品本身的优秀。
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体》得到了美国科幻界左右两派的共同认可,不仅主流作家赞誉有加,就连最右翼的Vox Day也表示,如果早接触《三体》,他也会将其纳入提名。但若《三体》因小狗运动而获奖,这无疑会成为一场尴尬的胜利。幸运的是,它并未以这种方式登上领奖台,反而彰显了作品本身的实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