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獾是食肉
目鼬科獾亚科 狗獾属哺乳动 物,也称猹、 獾、獾八狗子 。结实硕健, 呈楔形。背部 和体侧粗糙的 被毛由长而硬 的针毛和稀短 的底绒构成, 通常呈棕灰色 ,两侧被毛颜 色比脊背的浅 ,腹部被毛短 而细;尾毛粗 长,与背部毛 色相同;面部 有醒目的3条 白色带棕色色 调的纵纹,中 间一条从吻到 额,3条白色 纵纹间有2条 黑褐色条纹向 上弯曲延伸; 耳背黑棕色, 耳缘白色;喉 、颈、胸、腹 和四肢均为黑 色。头小,鼻 子灵活,眼睛 和耳朵小。颈 部粗、短。四 肢短粗,尾短 为棒状。狗獾 有4个种,分 别是亚洲狗獾 、欧洲狗獾、 日本狗獾和西 南亚狗獾。分 布于欧亚大陆 及个别岛屿。 在中国的东北 、西北、华南 、中南等地都 能看到他们的 身影。栖息在 森林、山坡、 灌丛、田野、 荒地、水渠及 河谷溪流等环 境中。爪强, 善掘土,掘洞 而居,洞长可 达数十尺,其 间有洞道相通 。黄昏或夜间 活动,性较凶 猛。杂食性, 以植物根茎、 蚯蚓、昆虫、 蛙、鼠类与兽 尸为食。秋季 多皮下脂肪, 冬季进洞蛰伏 。每年春季产 仔,每次产3 -4仔。20 00年,狗獾 被列入中国《 国家保护的有 益的或者有重 要经济、科学 研究价值的陆 生野生动物名 录》;被列入 《中国脊椎动 物红色名录》 (等级:近危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小獾子是什么动物
小獾子是哺乳动物,食肉目鼬科动物,也叫狗獾、欧亚獾,是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
小獾子是什么动物
小罐子是一种哺乳动物,现在主要分布的区域是在亚欧地区,小摧子一般来说毛色呈现出来的是灰色,而下腹部的毛色则是黑色,主要吃的食物是蚯蚓,当然也会吃一些昆虫,或者是小型的哺乳动物之类的。它的外形特征是体型比较粗实肥大,但是四肢比较短,眼小鼻子尖,还有它的颈部比较粗短。这种小动物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可以拱食不同植物的根茎,吃地下的一些昆虫的幼虫,当然也会到溪边去捕食一些青蛙、螃蟹之类的作为食物。还有它的爪子细长,而且能够弯曲,所以是非常有力的挖土工具,这种动物具有冬眠的习性,一般11月到第2年的3月是冬眠时间。
形状特征:体形粗实肥大,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鼻端具有发达的软骨质鼻垫,类似猪鼻;四肢较粗而强,趾端均生有强而粗的长爪,爪长近似趾长。
分布范围: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东、华北、东北 以及 陕西、甘肃等地、河北省 以西部、北部丘陵及山区分布为主,平原地区较少见。
种群分布
狗獾
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狗獾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55厘米。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头部有白色纵毛三条;面颊两侧各一条,一条由鼻尖到头顶。下颌、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栖息在丛林、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
猪獾
猪獾遍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国外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等地也有分布。体形大小似狗獾,二者区别主要在于猪獾的鼻垫与上唇间裸露,吻鼻部狭长而圆,酷似猪鼻。体重10千克以上,体长650~700毫米。全身浅棕色或黑棕色,另杂以白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颈背有一白色纵纹,从嘴角到头后各有一道短白纹。从平原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都有栖居,生活习性与狗獾相似穴居,住岩洞或掘洞而居,性凶猛,叫声似猪。视觉差,嗅觉发达。夜行性。食性杂,尤喜食动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蝼蛄、天牛和鼠类等,也食植物性食物,有时盗食农作物玉米、小麦、白薯和花生等。有冬眠习性。立春前后发情,怀孕期3个月左右,于4~5月产仔,每胎2~4仔。
狼獾
狼獾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中国的东北有时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而且是该家族中最大的动物,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
狼獾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只有到发情期才肯聚在一起。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母獾的领地可达50~300平方公里,公獾更大,甚至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往往覆盖了好几个母獾的领地。母獾对自己的领地防守得很严,特别是在发情期及喂养幼仔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对于任何胆敢来犯的母獾都会给以坚决的回击,严防第三者插足。但对于前来求婚的公獾又另当别论,因为这正是它求之不得的。狼獾的妊娠期很长,约120天左右,然后产下一窝幼仔,一般为1~3只,有时多达4只,两年后成熟,开始繁殖。
狼獾食性很杂,鸟蛋、小鸟、旅鼠甚至秋天的浆果都吃,但其主要食物是驯鹿。
狼獾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森林,是一种不知疲倦地到处游荡的食肉兽,昼夜能跑三四十公里,更以贪食知名。虽然经常吃其他野兽吃剩的尸体,但也会袭击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
蜜獾
蜜獾虽然属鼬科动物,但却单列一个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这处亚科只有蜜獾一属一种动物。
蜜獾的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中亚地区等。体长60~77厘米,肩高一般25~30厘米。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不怕蜂蜇蛇咬。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雨林、开阔的草原以至于水边,要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连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也吃。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鼬獾
鼬獾又名猸子、山獾、白猸,属食肉目,鼬科头大,猪鼻,头顶同面部有明显大白点。背脊深棕色至灰棕色。脚短,有利爪,可以用于翻松泥土。有腺体,受到威胁时就会释放臭气。平均身长40厘米,尾平均20厘米。尾巴的毛较短,长度大约是头到身体之间的一半长。
区别
猪獾与狗獾,二者相似而略有不同。狗獾像小狗而比小狗更肥,尖嘴短足,短尾长毛,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