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熊
猫(学名: Ailur us st yani) :小熊猫科 、小熊猫属 的小型哺乳 动物。体重 3.7-6 .2千克。 体长40厘 米—63厘 米,尾长为 体长的一半 以上。全身 为深红褐色 ,臀背部没 有鲜亮的橙 黄色毛尖。 额部色较深 ,为棕红色 。四肢为黑 褐色,有的 黑色区域可 延伸至肩部 ,尾环为红 褐色与黑褐 色或黄白色 相间。足爪 锐利而弯, 足底生密毛 。毛色无冬 夏毛的差异 。主要生活 于海拔30 00米以下 的针阔混交 林或常绿阔 叶林中有竹 丛的地方。 喜食箭竹的 竹笋、嫩枝 和竹叶,各 种野果、树 叶、苔藓, 以及捕食小 鸟或鸟卵和 其他小动物 、昆虫等, 尤其喜食带 有甜味的食 物。分布于 中国云南和 四川。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小熊猫的毛色以什么为主
小熊猫的毛色以红褐色为主。
小熊猫是小熊猫科、小熊猫属的一种动物。雌雄相似,不存在二态性。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
小熊猫生活在2500-4800米的落叶和针叶林中的温带气候中,栖居于大的树洞或石洞和岩石缝中。早晚出来活动觅食,白天多在洞里或大树的荫凉处睡觉。吃浆果、花朵、鸟蛋、竹叶和其他植物的小叶子,竹子的叶子是小熊猫的主要食物来源。
亚种分化
1、小熊猫指名亚种
命名者与年代:Hodgson,1847
全身为棕红褐色,臀背部有鲜亮的橙毛尖。额部为浅黄棕色。尾部环纹为红褐与黄白色相间。栖居的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最高可达6960米左右。分布于尼泊尔、中国和云南、不丹、印度东北部的锡金和阿萨姆邦。
2、小熊猫川西亚种
命名者与年代:Thomas,1902
全身为深红褐色,臀背部没有鲜亮的橙毛尖。额部色较深,为棕红色。四肢为黑褐色,有的黑色区域可延伸至肩部,尾环为红褐色与黑褐色或黄白色相间。生活在1400-3400米之间。栖息地的植被类型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带。分布于缅甸、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