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
,煮鱼是可 以用开水下 锅也可以冷 水下锅的, 只是在口味 上有所偏差 。具体如下 :冷水下锅 的鱼的腥味 较重。冷水 下锅能使鱼 体表面骤然 受到高温, 蛋白质变性 收缩凝固, 从而保持鱼 体形态完整 ,但鱼表面 蛋白质凝固 后,孔隙闭 合,鲜鱼内 所含可溶性 营养成分和 呈味物质不 易大量外溢 ,可最大限 度地保持鱼 的营养价值 和鲜美滋味 。开水下锅 能使鱼体表 面骤然受到 高温,保持 鱼体形态完 整。同时, 鱼表面蛋白 质凝固后, 孔隙闭合, 鲜鱼内所含 可溶性营养 成分和呈味 物质不易大 量外溢。如 果用冷水下 锅,随着水 温的逐步升 高,鱼肉起 糊,表面不 光滑,甚至 破碎,影响 菜肴的质量 和风味。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煮鱼是热水还是冷水下锅
1、用冷水炖鱼汤,味道更鲜美,利于营养被吸收。
2、炖鱼时温度一般保持在90℃-95℃,以利于氨基酸、短肽、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B族维生素、钙、钾等成分析出。这些物质易溶于水,味道更鲜美,利于营养被吸收。使用热水炖鱼,食材突遇高温,外层蛋白质容易凝固,无法充分溶解到汤里,会让鲜味大打折扣。用冷水炖鱼,鱼肉的外层蛋白在加温的过程中,可溶性物质会慢慢溶解到汤里,释放鲜味。(炖鱼过程中如果需要中途加水,加些开水就行,避免使用冷水,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鱼肉紧缩,使蛋白质溶解变得困难。)
3、其他。一般炖汤的食材主要以肉类为主,肉类含蛋白质的量较多,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长时间的加热会使氨基酸遭到破坏,营养反而会降低,同时还会让菜肴失去应有的鲜味。蹄髈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显著升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所以炖汤一般控制在1-1.5个小时内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