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历史上,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明代徐霞客通过实地踏查得出:金沙江一支才是长江正源。岷江传统上以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一支为岷江正源,但实际上,其西支大渡河从河源学上才是正源。这一观点,中科院于2013年予以确认。但从传统上,水文水利界仍以东支为正源。岷江东西二源:东源出自高程3727米的弓杠岭;西源出自高程4610米的朗架岭,两源汇合于虹桥关上游川主寺后,自北向南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市;穿过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再经青神、乐山、犍为;于宜宾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一说735公里),以大渡河(1062公里)为正源,则全长1279公里。岷江总落差3560米(一说总落差2877米(▽3143-▽266)),流域面积135881平方公里,其中四川126280平方公里。岷江各支流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支流3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10条。河口流量2830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820万千瓦。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最重要的水资源,历史上岷江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造就了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干支流上还建设了诸多水利工程,特别是水电工程,给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名片图:岷江茂县叠溪海子上游段河谷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三江白云山旅游集团三江生态旅游
具体规定见。有些景点可以带,一定要用狗绳牵着。在一些景点的大门口,明确写着宠物不得入内。国内条件一般不允许。
海拔4000米。
三江生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汶川县南部、都江堰市北部。景区占地188平方公里,由西河景区、中和景区、盘龙山景区三部分组成。它距成都105公里,开车需要两个小时。是通往九寨沟、黄龙、若尔盖、大草原、卧龙、四姑娘山、米亚罗等黄金旅游线路的必经之路。盘龙山,海拔4000米,像一座用雪堆成的金字塔,在冬日的灯光下显得圣洁而庄严。站在山顶,西有四姑娘山近在咫尺,东有成都平原若隐若现,南有西岭雪山。感觉你在人间,一切都像雾一样。蓝色的杜鹃海,红色的枫叶海,绿色的珙桐海,千百年来静静地停泊在三千多米的高山上。清澈而取之不尽的鹿子井和喷涌的泉水今天仍在汩汩流淌;无数瀑布落在山涧,碎成白色鲜花透明的雨丝在阳光的折射下,变成了彩虹。
一、林西县城阳桥一日游董博物馆石燕寨风光田园风光与水车群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的城阳永济桥侗族民间歌舞表演品尝侗族风味餐游览城阳八寨返回2、一日游蒙江县县宫董祠、李南寨董一岁榕树、乐瞳叶鹏侗寨、孟寨侗苗团结桥、龙寨八斜、刘萍、花莲、八团于风桥系列、杜东老豹水陆县一日游老豹古镇关榕江、蒋勋、榕江交汇处小山峡风光及双龙抢宝开源节流口徒步老巴山关腰寨梯田回归四、八河
五、儋州、古驿、城阳民族风情周末生态游周五晚上:儋州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洗山泉浴)周六:上午安心漂流,下午在城阳桥观看民族风情表演、游览东寨周日:游览天下第一鼓楼三江鼓楼,上午游览侗族博物馆,下午游览东洲岛生态村、古城。
阿坝州三江位于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因西河、中河、黑水河汇合形成寿江河而得名。沿着汶川县水磨镇往上游十公里就可以到达。这里也是世界植物活化石珙桐的最大生长区。三江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得很好,藏羌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是集观光、体验、避暑为一体的短途旅游景区。
木格梁子的原型是四川陶萍的羌寨。陶萍羌寨位于礼县杂谷脑河畔的陶萍乡。羌寨距理县城40公里,距汶川城16公里,距成都139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黄河九线旅游圈的重要景点。
陶萍羌寨的主要景点是世界它是保存最完好、有人居住的建筑群,包括了望塔和民居,享有“世界第一城”的美誉自然空调。还有地下水网完善、通道四通八达、塔楼林立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和神秘的东方城堡。
福州三江口位于闽江、乌龙江和三江口三江六岸在马J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东北平原的东北部。三江在三江平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浩浩荡荡,汇聚冲积,成为这片低矮沃土。该地区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87.64亿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大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丘陵地区分布有针阔混交林252万公顷。
概况
前者北大荒而今天s大北方仓库——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北临黑龙江,南临兴凯湖,小星西起安陵,东至乌苏里江。其行政区域包括佳木斯市所属的21个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城区和哈尔滨市所属的鸡西市、依兰县城区。该领土有52个国有农场和8个森林工业局。总面积约10.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62.5万,人口密度约79人/平方公里。
三江在三江平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浩浩荡荡,汇聚冲积,成为这片低矮沃土。这里纬度虽高,年平均气温1-4,夏季温暖,最热月平均气温22以上,年降水量500-600毫米,集中在6-8月,雨热同季,适宜农业(尤其是优质水稻和高油大豆)的生长。三江平原宽阔低矮的地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的阴冷潮湿天气,缓慢的径流,洪峰突现的河流,季节性冻融的粘性土壤,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水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该地区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87.64亿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大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丘陵地区分布有针阔混交林252万公顷。
五里河东边的第一个哨子是中国的东极中国欢迎初升的太阳。饶河、同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名赫哲族的集中居住地。历史上,三江平原曾是满族和赫哲族以狩猎和捕鱼为生的地方。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还是地广人稀,沼泽遍布,所以被称为北大荒。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14万复员官兵和45万知青守卫边疆。过去,一派打獐子捞鱼,野鸡飞进米锅已经逐渐变成了北大仓,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年产量1500万吨,商品率70%!
目前,三江平原环境状况良好,广大林区、农村和大部分农场空气质量处于清洁水平。除部分河段外,自然水质良好。天然沼泽湿地面积134.7万公顷,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已建成6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三江平原的收获季节是最令人向往的。广阔的田野里,河道纵横交错,农机轰鸣,稻花香,麦浪滚滚。一个个引领全国机械化水平的现代化农场生机勃勃,忙得不亦乐乎。冬天的三江平原,安静悠闲。冬天有多长,淡季就有多长。在这片无数知青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土地上,10个沿江县市作为一类口岸向东北亚开放,生活安逸祥和的人们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
气候
三江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为2400~2500小时,1月平均气温为-21~-18,7月平均气温为21~22,无霜期为120~140天,年积温为200~200,年平均气温为200~200
三江平原宽阔低矮的地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的阴冷潮湿天气,缓慢的径流,洪峰突现的河流,季节性冻融的粘性土壤,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水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沼泽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湿地植物主要有白花菜、白花柳、苔草和芦苇。其中苔草沼泽分布最广,约占沼泽总面积的85%,芦苇沼泽次之。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和沼泽土,其中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三江平原被称为北大荒。在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之前,草地和沼泽一望无际,还有大量的森林和野生动物。开垦后,许多大型国有农场建立起来。北大荒变成了大北方仓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环境状况
目前,三江平原环境状况良好,广大林区、农村和大部分农场空气质量处于清洁水平。除部分河段外,自然水质良好。天然湿地面积134.7万公顷,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已建成6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要保护的濒危水鸟是丹顶鹤和天鹅。
湿地概况
三江平原宽阔低矮的地形,夏秋两季降水集中的冷湿气候,缓慢的径流,洪峰突现的河流,季节性冻融的粘性土壤,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水、沼泽化植被和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沼泽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湿地植物主要有白花菜、白花柳、苔草和芦苇。其中苔草沼泽分布最广,约占沼泽总面积的85%,芦苇沼泽次之。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和沼泽土,其中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三江平原被称为北大荒。在1949年大规模开垦之前,草地和沼泽一望无际,还有大量的森林和野生动物。成立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垦,先后建立了4个国营农场管理局和50多个大型国营农场,开垦了4600多万亩耕地。北大荒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农垦区,是小麦、大豆等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此外,三江平原还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和泥炭资源。
同时,该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气候条件恶化,早期涝灾增多,风灾加重,水土流失严重,珍稀动植物减少。今后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防洪优先,旱涝并举,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建立沼泽景观和珍稀鸟类、鱼类自然保护区。
其特点是表面一般有10-15厘米的水,里面长有杂草,称为水草被当地人;有许多淹没沼泽和相当数量的泥炭沼泽;基层较厚,一般可达30-40厘米。三江平原是中国的一大片黑土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中国农业开垦的重点地区。
地质特征
三江平原是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北端的一个坳陷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于通江内陆断陷。这是一个由第三纪形成的盆地
三江平原的收获季节是最令人向往的。广阔的田野里,河道纵横交错,农机轰鸣,稻花香,麦浪滚滚。一个个引领全国机械化水平的现代化农场生机勃勃,忙得不亦乐乎。冬天的三江平原,安静悠闲。冬天有多长,淡季就有多长。在这片无数知青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土地上,10个沿江县市作为一类口岸向东北亚开放,生活安逸祥和的人们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
十大之一新天府
三江平原入选十大新天府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中国。前十名新天府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地区嘉南平原、伊犁河流域、山东半岛、闽南丘陵平原、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三江平原年产粮食1500万吨,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这里农业生产规模巨大,农业机械化程度居全国首位。同时区域环境优美,污染很小。三江平原湿地面积萎缩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市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10个,得到了国际生态环保组织的关注和支持。
三江,即三江镇,不属于都江堰市,属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又称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因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交汇,故称三江。景区毗邻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城山风景区,是世界世界上最大的珙桐生长区s植物的活化石。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藏羌民俗文化、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是集观光、体验、避暑为一体的短途旅游景区。
江珊苗寨,又称将军军营,是一个有着浓郁苗族生活气息的小村舍。苗族人称江珊为巴古,意思是洞。村子附近有一个山洞,里面有很多蟾蜍,因此得名。
将军营之名源于清朝苗族起义时曾有一座将军营驻扎于此。解放后,在村子的西北山上修建了一座江珊水库。苗寨缺水,水库建成后,人们称巴古江珊。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区的名称改为江珊。
江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苗族风俗。眼花缭乱的苗族服饰,独特的酒吧酒,独特的牌鼓,拦路歌,还有副业游戏,会让你耳目一新,如痴如醉。还有传统节日4月8日月亮和花的舞蹈,以及在六月六日,会让你感到兴奋和惊叹。门票:100元/人的一日团游约120-180元/人(含车费、餐费、导游费)。
三江源的三江指的是哪三江
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1、长江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千米,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2、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3、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东北部,流经、云南两省区,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流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的地貌类型以及地势高低、坡度大小、山川走向,直接影响着水热条件的再分配。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2019年1月,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布通告,明确将永久性禁止三江源头水域的外来鱼种放生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江源
猪游三江,狗游四海
“猪游三江,狗游四海”是一句谚语,意思是猪和狗的游泳能力很强,可以在不同的水域中自由畅游。这句谚语形象地表达了猪和狗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
猪是杂食类哺乳动物,五畜之一。它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口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毛发较粗硬,根据品种不同,分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
狗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具有灵敏的嗅觉、听觉和视觉,能够快速移动和奔跑。它们通常被人类驯养为宠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之一。
这句谚语的含义是,猪和狗在不同的水域中都能够表现出非常强的游泳能力,这反映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同时,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能够表现出类似的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
总之,“猪游三江,狗游四海”这句谚语,既表达了猪和狗的游泳能力,也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也要具备类似的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三江源头在青海哪里
三江源头在青海南部。
三江源头一般指三江源区,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三江源区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
三江源区河流主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大类,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支流有雅砻江、当曲、孜曲、结曲等大小河川并列组成。
三江源的珍贵
三江源,是“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上善若水,世界少有三条“母亲河”同出一地,奔腾不息,覆盖了我国66%的地区,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
长江携众支流、黄河呈“几”字形,流经数省,横贯入海,是孕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大地血脉;澜沧江流贯六国,出境后作为意蕴“幸福之母”的湄公河,滋润着肥沃的沿岸平原,连接起国家和民族友谊的纽带。
三江源,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青藏高原隆起为“世界屋脊”,夏季引导季风带来降雨,冬季抵挡寒流长驱直入,冷暖期带动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气候的被动适应者,也是亚洲及北半球气候的创造者。
三江源,是“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让三江源地区成为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特点最显著的地区,其中存有的孑遗物种、特有物种,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基因库之一。
三江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世界生态安全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