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犬病什么样子 两个月的奶猫吃什么好 两个月大的奶狗吃什么 两个月大的蓝猫吃什么 两个多月的蓝猫吃什么 俩月大的狗狗吃什么 俊介犬是什么犬 一种耳朵很长的狗叫什么名字 一种耳朵很长的狗叫什么 一个月狗喂什么好 一个月的狗喂什么 小泰迪除了吃狗粮还可以吃什么 小牧羊犬叫什么品种 小母猫怀孕要吃什么 小母狗什么时候发情 小猫为什么早上一直叫 小猫睡姿说明什么 小猫猫一般吃什么 小猫怀孕什么样的 小狼狗是什么品种 乱犬什么意思 买了只博美起什么名字 买猫 需要检查什么东西 买猫 需要检查什么问题吗 买猫咪需要注意什么好 买猫需要打什么疫苗 买小狗要检测什么 买小狗要检测什么东西 买幼犬都打什么针 人得犬病是什么病 三个月大的猫喂什么 三个月大狗吃什么 三个月的猫适合吃什么水果 三个月的小狗注意什么东西不能吃 什么大型犬很温顺 什么动物陪猫玩 什么方法可以驱赶猫 什么狗 最可爱 什么狗. 身体小 什么狗不太吵比较乖
乱犬病是什么样的
编辑:小小宠来源:宠搜网
导读典型症状狂犬病潜伏期无任何征兆。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即狂躁型与麻痹型。

典型症状

狂犬病潜伏期无任何征兆。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即狂躁型与麻痹型。

其他异常表现包括肌束震颤(尤其是暴露部位附近)、换气过度、唾液分泌过多、局部或全身痉挛,以及一些较罕见的症状,包括阴茎异常勃起或性欲增强,这些体征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小狗得了狂犬病要怎么看的出来!还有什么特征!大神们帮帮忙

一、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二、狂犬病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一般说来,狂大病毒的抵抗力并不强,可被日光、 紫外线和超声波所破坏。强碱、强酸、高锰酸钾和碘酒等都可使其死亡,在 1%或70%酒精中很快死亡。干燥后逐渐失去感染力。 对温度作用较敏感,加势56℃时一小时,60℃时10-15分钟,100℃只2分钟均可使病毒完全死亡。但低温却是病毒的良好生存条件。在4℃时脑块中的病毒可以保存几个月,在-70℃ 时则于几年之内,仍能保持其传染特性。。 三、狂犬病的病毒有几种类型? 狂犬病的病毒有两种类型: 1.从病人及有病的动物中分离出的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嗜唾液腺的特点,可使人或动物患狂犬病。其症状以疯狂为主,称为狂躁型狂犬病。 2.从中南美洲的蝙蝠分离出的狂犬病毒,感染了人和动物以后,可以患狂犬病。但其症状以瘫痪为主。称为瘫痪型狂犬病。这种病毒的特点是即嗜神经,又嗜内脏,侵犯力比较弱。但可借空气传播,在脑内形成内基氏小体不典型。 四、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两种。 1.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 一切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等动物。禽类则不敏感。鸡、 鸭鹅、孔雀等也可以发生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通常呈麻痹型。鸭对狂犬病毒有较强的抵抗力,只有29%可以出现神经症状,其中许多鸭子仍能存活。一切冷血动物如鱼、蛙、 龟等可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感染。 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通过角膜移植的传染也有发生。 2.带有狂犬病毒的"健康"狗及动物 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大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 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染源。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危害性最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五、为什么狗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习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狗咬伤占80.07%,被猫咬伤者占9.25%, 被狼咬伤占0.64%,被狐狸咬伤占0.03%,被农畜咬伤占0.64%。其中狗占的比例最高,所以说,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六、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狂犬病有下列三种传染方式: 1. 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 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据统计86例狂犬病人中,被咬伤者78人,宰杀狗剥皮刺伤手感染者8人。 3. 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七、患狂犬病的狗或猪及牲畜的肉,经加工制成熟肉。吃了以后能否被感染? 得狂犬病动物的肉煮熟后人吃了并不能得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毒经100℃ 的煮沸处理已经死亡,没有传染性。但是患狂犬病的动物禁忌宰杀,剥皮吃肉。为发防止剥皮或刀切过和刺伤手或使干裂的手感染,接触发病动物的血液和唾液是极易被感染发病的。 八、哪些人容易被感染狂犬病? 人一般都容易感染狂犬病,但是不同的人群感染的机会也不同。男性比女性多,14岁以下者多,约占总数的52%。在14岁以下人群中,男女比例为2.37:1。男高子女的原因,一般认为男性好动,外出的机会多、 被咬伤的机会也多。5--14岁这段年龄的少年儿童,尤其男孩,表现好动,受玩狗,逗狗,也爱寻衅,因此易被咬伤,这段年龄又称"事端年龄",易患狂犬病。 九、被疯狗和动物咬伤后,发病率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 被疯了的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的发病率与如下的六个因素有关: 1.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对 1--14岁被咬儿童的流行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头部占25.6%、上肢占29.7%、躯干占2.1%、下肢为27.8%,多处咬伤占14.8%。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 2.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 3人均发病死亡。 3.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 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 4.与有无衣着有关。不穿衣服的发病最高;夏季穿单衣与冬季穿棉衣比,单衣的发病率高。这是因为沾有病毒的牙齿和唾液,经过衣服的擦拭后进入伤口减少了的缘固。 5.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伤口及时处理者,比不处理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 6.与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全程规定注射者发病率最低。 十、狂犬病的流行和什么因素有关? 狂犬病的流行主要和下述三种因素有关。 1、 人类狂犬病发病的多少主要和周围的养狗环境有关。由于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如养狗的很多,狗的密度增加,就极容易造成在狗之间的传染病流行,直接对人形成很大威胁,加大了流行的可能性。 2.与地区和季节有关。气候较暖的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狂犬病的流行。而北方寒冷地区,虽然一年四季均有狂犬病发生,但在天气较暖季节,由于衣着较少,其发病率高。而在寒冷季节,狗不愿外出,人又穿着棉衣其发病率就下降了。 3、 与当地的重视和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关。如当地大力捕杀野犬,或采取养犬措施,大大减少犬的密度,即可减少狂犬的流行。或规定养犬必须按期注射兽用狂犬疫苗,亦能有效的控制狂犬病的流行。 十一、狂犬病是什么样的发病机理? 在发病动物唾液中存有大量病毒,当咬人时,病毒侵入伤口而感染,在周围组织中繁殖。到一定程度,就沿着周围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脑。病毒的传人速度约每小时 3毫微米。病毒到达脊髓背侧的神经根时,便开始大量繁殖。并侵入到脊髓的有关节段,在24小时内遍布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病毒主要侵犯许多部位神经原。近来又证明,狂犬病毒,除有向心神经传播外还发现有离心神经传播,致使许多末梢神经组织受累。其中嗅觉神经受感染程度比唾液腺严重。从死者的心肌、 骨骼肌,肺、肝、 肾等内脏中,亦可分离到病毒,可能与离心传播有关。患者许多脏器均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什么叫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任何传染病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病,这段时间就叫潜伏期。 狂犬病的潜伏期波动最大,可从6天、12天到 1年或5年以上,最短的 6天最长的可达10年,甚至还有极特殊的长达30年至40年。据统计,约有84、4%的病例潜伏期为12--99天。 十三、狂犬病有哪些症状? 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 前驱期:发病初,小儿常说头疼、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 37.5--38℃。患儿的性格或行为可发生改变,如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易发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搔痒。伤口的变化是狂大病的重要鉴别,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时一般为1--3天,有时可为7天。 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可出现狂犬病年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呼吸也困难,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甚至想到水,都可引起反射性发作,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呼吸困难,病人可出现发绀现象,亦可见瞳孔散大。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高达39--40℃。此期经过1--3天。 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狂躁为安静,痉挛逐渐停止,反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一般家人常以为病情好转。实际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一般为15--20小时。 十四、狂犬病如何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驱期症状不太明显时,一般不易诊断。询问有无咬伤史,或伤口处有无异常感觉可帮助诊断。若有典型的怕水或咽部痉挛,则是不难诊断的。 在诊断中需与其他疾病鉴别的有: (1)狂犬恐怖症:这些病人常是有狂犬病知识或是看见过狂犬病病人发作的人。这种人对狂犬病十分恐怖,有咬伤部位的疼痛感面产生精 神恐怖症状。但这种病人无有低烧,也没有遇水咽喉肌肉真正的痉挛,没有恐水现象。 (2)破伤风:两者的症状有相似处,但破伤风潜伏期短,为6-14天,有外伤史。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及长时间的强直性全身痉挛等典型症状,而狂犬病以局部痉挛为主,持续时间也短。 (3)脑膜炎、脑炎,常易与狂犬病前驱的症状相混淆。但无有咬伤史,精神状态出现迟钝、嗜睡,昏迷及惊厥等,与狂犬病的神志清楚、恐慌不安等症状不同。此外,狂犬病还应与脊髓灰质炎、中枢神经药物中毒、尿毒症等相区别。 十 四怎样看出狗得了狂犬病病初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咬伤处.不久,即狂暴不安攻击人畜,常无目的的奔走.外观病犬逐渐消瘦,下颌下垂,尾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声音嘶哑,流涎增多,吞咽困难.后期,病犬出现麻痹症状,行走困难,最后终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具有上述典型症状的病例,结合有被咬伤的病史,可初做初步诊断.但是犬咬人不一定都是狂犬病犬,而也确实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无临床症状的病犬及呈现临床症状前就向外排毒的犬.所以,对咬过人,畜的可疑病犬,不应立即打死,应将其捕获,至少隔离观察两周,如两周内不呈现病犬症状,证明不是狂犬病,可以解除隔离;如出现临床症状,最好待其自然死亡后,进行剖检. 还有一种方法:1、前期:患犬表现眼鼻水样分泌物,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持续2天左右,病犬似有好转,稍进食,接近常温。接着又第二次体温升高,持续数周,这时呼吸道、消化道表现卡化性炎症更明显。这种情形一般维持1—2周之间 2、中期:随着第二次体温的升高不降,病情进一步恶化,各类细菌继发感染更为严重,畏寒颤抖,精神时好时坏,鼻眼分泌物增多转为脓性,口角糜烂。咳、气管炎、肺炎症状多有发生,吐、泻等时有发生,食欲减退或根本不进食,机体逐渐消瘦。这种情形一般持续1月以上。 3、晚期:以神经性症状出现征照。患犬除中期所表现症状外,偶尔还出现神经性症状,表现萎顿、肌疼无力,肌肉阵发性痉挛,平衡失调,圆圈运动,癫痫状惊劂和昏迷等,一般出现此症状维持1—2周犬之便会死亡。有的病犬中后期在腹下或股内侧等处皮肤出现丘疹、泡疹等,有的形成什蟅肉趾(脚蹄硬化)。三、预防。1、预防接种:犬瘟热的预防关键是接种犬瘟疫苗。目前常用疫苗较多,有灭活苗、弱毒苗;有单苗和联苗等,免疫接种后一般在1—2周产生中和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免疫期可达1年。免疫持续期的长短主要受免疫方法、疫苗性状和个体因素等影响,一般在6个月内免疫保护能力较强,但是也有因犬只6个月后因犬瘟死亡原因为犬只自身免疫系统制造滞怠所造成! 简单地说病犬主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因此又称疯狗病。 病犬会喜黑,夹着尾巴,发病后的症状: 情绪焦燥不安、无缘无故地吠叫。 对光线和声音变得特别敏感,躲藏在暗处或不停地走动。 胃口大变,食量大增或大减。 对主人的命令不再言听计从,变得似听非听。 发高烧、声音嘶哑、常流粘稠唾液、对水非常恐惧,所以狂犬病也叫恐水病。 最后开始攻击人和其它动物,出现肌肉颤抖、抽搐,身体衰竭而死。 资料比较全面,看过以后希望对你有帮助

狂犬病的狗狗是什么样子的

一旦得了狂犬病,发病状态一般有几个阶段:

1、前驱期,前驱期病人觉得可能有低烧,肢体有些麻木感觉,尤其是咬伤的患肢可能会有肢体疼痛、麻木或蚁行感,就像很多蚂蚁在骨头里爬似的,出现蚁行感的病人有时容易烦躁,情绪不稳定,然后进入躁狂期;

2、躁狂期患者表现为咽肌痉挛,恐风恐水,因为所受累的神经影响吞咽功能,所以病人表现为吞咽困难,阵发性咽肌痉挛,病人恐风恐水流唾液,乱喊乱叫,然后进入麻痹期;

3、麻痹期病人昏迷,呼吸循环衰竭,基本上就是以上三个阶段。在早期病人恐风恐水,到最后进入麻痹期时,病人进入呼吸循环衰竭昏迷状态,一般一旦发病以后,死亡率几乎是100%。

什么是狂犬病?如何预防?

狗狗

       一、概述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是一种专门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一旦发病100%死亡,传播途径为动物和人、动物和动物间传播,人和人之间不传播。

       狂犬病毒,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几乎感染所有温血动物,自然宿主为犬类及野生动物。主要损害中枢神经,人或动物被咬后沿神经纤维移行至CNS(中枢神经系统),传播过程见图1。该病毒对环境抵抗力不强,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0%乙醇、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敏感。也易被巴氏消毒、紫外光、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灭活。但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相关实验发现,在组织粗提物中或中性甘油中,感染组织中的病毒灭活通常很缓慢,在冷冻或冻干的组织提取物中,感染性十分稳定。

图1:狂犬病毒在人(动物)体内传播过程

       二、临床表现

       1.动物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⑴犬(感染过程见图2)

       前驱期:精神沉郁、烦躁不安,对声、光敏感,常躲在暗处,流涎和夹尾;后躯软弱;食欲反常,喜吃异物;望空捕咬,添咬伤口,亢进,嗅自己或其它犬的性器官;病犬往往改变习性,病初常有逃跑或躲避趋势,不愿和人接近或不听呼唤;病犬可能失踪数天后归来,此时体重减轻,满身污泥,皮毛上可能带有血迹。主人对其爱抚或强迫牵引为其清洗时,往往被咬。

       兴奋期(狂躁期):行为凶猛,有明显的进攻性,想挣脱绳索,攻击人或动物,有时到处奔走,远达数十公里,沿途随时都可能扑咬人及所遇到的各种家畜;一些狂暴期病犬间或神志清楚,重新认识主人;狂暴和沉郁往往交替出现,病犬疲劳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立起,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出现一次新的发作;病犬也可出现自咬四肢及尾部等;大量流涎,有时下颌不能闭上;声音改变;不恐水反而嗜水。

       麻痹期 (“哑行”狂犬病):随病势发展,很快进入麻痹期,此时病犬下颌下垂,舌脱口外,流涎显著,后躯及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

图2:犬狂犬病的感染过程

       ⑵牛

       起卧不安,前肢刨地,高声咆哮,有阵发性兴奋和攻击动作,如试图挣脱绳索、冲撞墙壁,跃踏饲槽,可见磨牙和流涎等。有时出现攻击人畜现象。当兴奋发作后,常有短暂停歇,随后再次发作,并逐渐出现麻痹症状,如吞咽麻痹、伸颈、流涎、臌气、里急后重等,最后倒地不起。发病后3~6天死亡。

       ⑶马

       咬伤部位奇痒,病初往往啃咬或磨擦咬伤部位,以致摩擦出血。易于惊恐,目光呆滞,瞳孔散大,亢进。兴奋狂暴时亦攻击其它动物或人,有时将自体咬伤,异食木片和粪便等。在短期狂暴后出现进行性麻痹,有类似破伤风症状,最后后肢强直,呈现不全麻痹而死。

       ⑷羊

       病例少见。症状与牛相似,但多无兴奋症状或兴奋期较短。表现起卧不安,亢进,并有攻击其它动物的现象。常咬伤口,使之经久不愈。末期发生麻痹而死。

       ⑸猪

       表现为兴奋不安,横冲直撞,叫声嘶哑,流涎,反复用鼻拱掘地面,攻击人畜。在发作间歇期间,常钻入垫草中,稍有音响即一跃而起,无目的地乱跑,最后发生麻痹症状,病程约2~4天。

       ⑹猫

       狂犬病一般呈狂暴型,症状与犬相似,但病程较短,出现症状后2~4天死亡。在疾病发作时攻击其它动物和人。

       2.人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人患狂犬病后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潜伏期、症状前驱期、兴奋期和昏迷期四期:

       潜伏期 :平均约10~90天,有超过1年以上潜伏期的报道,但是很罕见,潜伏期的长短与发病的可能取决于受伤部位和程度。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症状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头痛、恶心、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红肿、疼痛、有蚁走感等症状。

       兴奋期: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三、流行病学

       1.传播

       狂犬病的传播大致是野生动物向家养动物(主要是犬类)传播,家养动物再向人类传播的过程(见图3)。

图3:狂犬病传播圈

      2.分布

       动物狂犬病,除了例如新西兰、马尔代夫文莱等少数国家未曾记载过有狂犬病发生外,大部分国家均有存在。而人狂犬病,据统计,自人狂犬病发现以来,发病数的56%发生在亚洲(其中90%在农村),44%发生在非洲(其中75%在农村),其他地区发病总数不到500例。

       我国的人狂犬病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农村地区(见图4)。

图4:中国人狂犬病分布情况

       3.流行现状

       ①感染犬仍然是我国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在引起人狂犬病的流行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②发病犬咬伤人事件频繁发生。

       ③犬狂犬病仍以高度散发为主,但疫情仍然难以统计。

       ④家畜及野生动物发病死亡增加:猪、绵羊、山羊、水牛、奶牛、鼬獾、貉等。如2013新疆羊,内蒙牛和羊等疫情。

       ⑤出现家畜和野生动物向人传播的病例,如2007年浙/人传播;蝙蝠/人传播;鼬獾/人传播。

       ⑥感染动物:野生动物狂犬病逐渐出现。

       犬: 绝大部分是农村犬和流浪犬,不是宠物犬。

       家畜: 猪、绵羊、奶牛、水牛。

       经济动物:梅花鹿、貉子。

       野生动物:鼠、蝙蝠、獾、狐狸、狼等。

       四、狂犬病控制

       1.特点

       狂犬病一种是最容易控制的传染病,因为其不能靠空气传播,需要靠发病动物咬伤健康动物后方可传播,因此相对不易传播,另外其疫苗效果非常优秀,能很好的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最难以根除的传染病,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几乎感染所有温血动物,使得其宿主范围非常广,从而要彻底根除,难度非常大。

       狂犬病是一种必须用疫苗才能控制和消灭的传染病,由于狂犬病宿主范围广,潜伏期不定,发病到死亡的时间短,发病后100%死亡率,但其疫苗效果又非常优秀,因此靠接种疫苗来控制和消灭狂犬病,是最易实施和成功的办法。

      2.消灭狂犬病的三大策略

       ⑴立法、管理与教育: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社会基础。

       ①养犬许可与登记制度(包括农村)。

       ②控制与消灭流浪犬或野狗。

       ③严格免疫注射措施。

       ④在省级动物疫控中心建立狂犬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常年开展动物狂犬病诊断、流调与监测。

       ⑤的行政与经济支持。

       ⑥技术培训:培训狂犬病防治技术人员(省、市、县和乡)。

       ⑦社区与农村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

       ⑧流浪犬、猫管理:扑杀或送往专门动物收养中心。

       ⑨犬、猫生育控制。

       ⑵流行病学监测: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先决条件。

       ①了解本地区自然宿主和带毒宿主种类、分布以及跨边境流动情况等。监测高发地区重要宿主带毒情况及毒株的分型。

       ②建立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在公共报警电话系统中嵌入动物疫情及死亡应急报告电话,方便接受市民报告。

       ③培养市民对死亡动物的重视意识,发现死亡猫狗及野生动物主动报告与送检意识,提高样品送检率。

       ④村级防疫员:树立意识、积极宣传、主动关注、及时报告。

       ⑤一旦发生人狂犬病疫情,立即开展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⑶免疫:是控制狂犬病的核心。

       ①农村犬免疫:可以使用弱毒疫苗,尽快遏制疫情。口服诱饵疫苗是农村地区急需的。

       ②城市宠物免疫:使用灭活疫苗

       ③野生动物免疫:口服弱毒或基因工程诱饵苗。

       ④WHO研究表明75%的犬群免疫率就能高效阻断RV的传播链。

       ⑤狗、猫三月初免,一岁二免,以后每年免疫一次。

       3.动物狂犬病处理原则

       ⑴所有动物狂犬病似疑病例应该立即扑杀确诊,并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⑵未免疫动物被疑似患病动物咬伤,原则上应立即扑杀销毁,如确实不能扑杀销毁的,应该隔离饲养观察6个月,如发病,可视为患病动物予以扑杀销毁;如果未出现发病症状,可视为健康,予以解除隔离,进行正常饲养。

       ⑶如果免疫过的动物被咬伤,应立即再次注射疫苗,并隔离观察45天。

       4.伤人犬的处理原则

       ⑴任何有主人的外表健康犬在咬伤人后,应该活动,并观察10天,观察期内如果有狂犬疑似症状,应立即报告,处死采集脑组织送专业实验室后进行确诊。

       ⑵流浪或无主犬以及其他犬科野生动物动物和蝙蝠等咬伤人后,如能捕捉,应立即处死,送专业实验室采集脑组织进行病毒学检测。

       5.狂犬病控制存在的问题

       ⑴落后的养犬观念:

       ①缺乏养犬责任:有不少人过了养犬的新鲜感后,就会选择转赠或遗弃,造成流浪犬数量高居不下,从而加大了犬只传播狂犬病的风险。

       ②无视养犬卫生:在农村,养犬基本都以散放模式存在,犬只在各个村庄、野外随意活动,加大了传播风险;另有不少养犬人会将犬与家畜养在一起,除了喂食,几乎很少去管理,极易造成犬和家畜间的狂犬病传播。

       ⑵免疫力度不足:

       我国现阶段,由于防疫专项经费不足,只有部分省市开展了有限的犬免疫工作,免疫覆盖率较低,而且犬的免疫工作没有不间断地坚持下去。造成各地犬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许多无疫情的省或市、县没有免疫。全国平均免疫覆盖率<10%。其中农村最低,少数大城市可达30~40%。<><!--10%。其中农村最低,少数大城市可达30~40%。

       ⑶防疫意识不强:

       ①只灭犬不重视犬的监管与免疫,缺乏持久的预防性工作。

       ②国家没有专项经费投入。

       ③兽医工作不力,动物狂犬病防制尚未纳入兽医防疫工作重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很少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

       ④各省动物狂犬病防治工作很不平衡,能够规范地做到及时采样、及时送检的地区并不多。

       ⑤百姓认识不足,有疫情不报告,不愿接受动物免疫。

       ⑥死亡动物不送检。农村地区犬免疫工作难以开展。

       五、受伤后的处理措施

       1.伤口处理:

       ⑴应立即处理 (不应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进行彻底的清洗。

       ⑵处理方法:

       ①被咬的伤口要赶快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而灭或清水反复冲洗,约15分钟。伤口较深时要灌注清洗。

       ②冲洗后,马上用75%的酒精或碘酒擦伤口内外进行彻底消毒。

      2.疫苗注射:

       ⑴免疫程序

       ①经典免疫程序:于0、3、7、14、28天臂三角肌各注射疫苗1人份,儿童也可注射于大腿前外侧肌。

       ②替代免疫程序:即WHO推荐的2-1-1程序,0天时左右两侧臂三角肌同时注射疫苗1人份,7和21天时分别再注射1人份疫苗

       ③节约型免疫程序:WHO推荐皮内注射,大大降低了疫苗的用量,疫苗成本降低60%-80%。国内正在评估。

       ⑵受伤程度

       ①一般伤:即II度暴露,应注射疫苗

       ②透皮伤、严重咬伤:即III度暴露,应遵循及时清洗伤口、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以及疫苗接种三者并重的原则。最近WHO重新建议,不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均应合用免疫球蛋白(RIG)。

       ③免疫球蛋白:总剂量控制在40 IU/kg体重。应在伤口周围皮下肌肉多点浸润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治疗后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尽量开放暴露。同时按上述程序注射5次疫苗

狗狗要是得了狂犬病是什么样子的啊?

狗得狂犬病(即发疯了)发病初期,躲在暗处不接近人,不听 呼唤,连主人强拉它也咬人。过两天后,它就到处乱跑,常狂暴地咬伤人和畜,夹着尾巴,流很多口水。过三四天后,全身麻痹,不再进食,伸着舌头流口水更严重,最后躺在底上再也起不来了。 人被疯狗或患狂犬病的家畜咬伤以后,发病的机会也很多。被咬后会不会发病,与咬伤的部位,创伤的程度,咬伤后对伤口的处理及时不及时,以及当时穿的衣服厚薄等,都有很大关系。人被狗咬伤后,应在2小时内及时处理伤口。用2%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要冲洗半个小时。然后,用烧酒、75%的酒精或25%的碘酒,擦涂伤口。处理完伤口必须迅速报告卫生防疫部门,注射人用的狂犬疫苗,预防发病。发现被咬人有异常,病情发作,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最短的8天,长的达几个月甚至1年。人和畜被疯狗咬后,是否被传染上狂犬病,一定要仔细观察,千万不能大意,一般情况下,被咬的伤口离头部越近,伤口越严重,发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潜伏期就越短。

相关阅读

宠物百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