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药一般一次有效,若清除不干净可间隔一周再服:
1. 蛔虫感染有多种症状:身体消瘦、食欲下降、肚子疼、睡觉磨牙、脸部斑点、舌头丘疹等。
2. 蛔虫药物治疗需要空腹: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或驱蛔灵等药物可选。
3.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清洗瓜果、常剪指甲、不随地大小便、勿喝生水。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驱虫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连续吃几次
驱虫药宜空腹、饭前服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药有不同的用法,例如驱虫药“肠虫清”的用法为: 1、治疗蛔虫病、蛲虫病:每日400毫克(每片200毫克,用2片),顿服。未痊愈者3周后再服1次。 2、治粪类圆线虫或绦虫病:每次400毫克,每日2次,连服3日。 3、治包虫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每日每公斤体重20毫克,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间隔15-20日后开始第2疗程。 4、治囊虫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每日每公斤体重18毫克,分2次口服,10日为一疗程,间隔15-20日后再服1疗程。
打虫药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片?
口服,驱钩虫、蛔虫、蛲虫、鞭虫,0.4g顿服。
2周岁以上小儿单纯蛲虫、单纯蛔虫感染,0.2g顿服。
治疗囊虫病:每天15~20mg/kg,分2次服用。10天为1疗程。停药15~20天后,可进行第2疗程治疗。一般为2~3个疗程。必要时可重复治疗。
其它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等,每天服400mg,连服6天。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服药前不需空腹或清肠,可嚼服、吞服或研碎后与食物同服。追问顿服是一天吃三次吗?
追答顿服是一天一次,一次吃完。
什么时候吃打蛔虫的药最好?
什么时候吃打蛔虫的药最好?
早上空腹吃最好,头天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吃完药当腹部有感觉的时候,可以喝一杯热水.效果更好.当实在忍不住的时紶再去厕所.
什么时候吃打蛔虫的药最好
如果有蛔虫症就需要服用肠虫清片治疗的,一般每过半年或一年左右服用一次比较好。
建议小孩在晚上睡前服用两片,隔一天后再服用两片就可以了。服药期间不要吃油腻的食物。
打虫药什么时间吃最好,是饭前还是饭
打虫药一般只服用一次就可以,顽固性的需要服用俩次,一般都是在饭后服用,或者是晚上睡觉前服用,必要时10天以后再服用一次。
蛔虫药多久吃一次
肠蛔虫症常见症状有脐周陷痛、食欲不振、善饥、腹泻、便秘。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
吃打虫药什么时间吃好一点
驱虫的药物,建议你在晚上睡觉前口服药物,服用药物期间,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以免会影响到药物的驱虫功效的。
肚子有蛔虫吃什么药 蛔虫药多久吃一次
驱蛔虫药怎么吃效果最好呢?这也是很多父母都很关心的问题,孩子都有生过蛔虫,而家长一般是给孩子吃驱虫药。可是家长会发现就算给孩子吃蛔虫药,还是没有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服用驱虫药是有很多讲究的,下面做了相关介绍。 一、空腹服用 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或晚上睡觉前服用,因为驱虫药毒性较小,空腹时服用,药物在肠道内的浓度会高些,可以提高杀虫效果。左旋咪唑类杀虫药用糖水送下,不仅可以改善口感,也可以增加疗效。 二、剂量要足 按照一般的用药经验,小儿的剂量应该小于。可是肠虫清的剂量却规定:从两岁以上的儿童到,都是两片,这使得部分家长在给小儿用药时不免担心。其实肠虫清口服后绝大部分(95%)不被人体吸收,24小时内即随粪便排出体外,只有5%在体内完成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的任务,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足见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因此,临床上往往采用单剂量一次顿服,无须按体重计算剂量。 三、吃点酸味食物 孩子服用驱虫药后,最好吃一点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食醋等,可能会效果更好。蛔虫具有“得酸则伏”的特性,遇到乌梅、山楂、食醋等酸味较重的食物,蛔虫就会暂时安伏下来,所以酸性食物本身就可算是安蛔虫的良药。孩子在服用驱虫药后,可将乌梅、山楂等酸味浓重的食物煎成浓汤服用,有利于蛔虫的排出。 四、吃多纤少脂食物 在服用驱虫药后应该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因为水和植物纤维能加强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及时把被药物杀死或麻痹的虫体连同粪便一起排出。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有谷类、坚果、新鲜蔬菜及水果,如芹菜、韭菜、菠菜、香蕉、桃子、草莓等;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驱虫类药多为脂溶性药物,且只在肠道内发挥区域性治疗作用,如摄入过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会促使驱虫药在体内被吸收,既增加了对人体的毒性,又降低了疗效;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如萝卜、红薯、豆类等,以防腹胀便结,不利于驱虫。
何时服用蛔虫药最好
预防本病要教育孩子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啃指甲,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清洁的食物。另外,要注意环境卫生,搞好粪便处理。如果得了蛔虫病,可服用驱蛔灵,每岁约一片,分二晚服完;或宝塔糖每岁服二个,连服两个晚上。一次驱虫不一定能达到肃清的目的,治疗一个月后如再检查大便阳性,再服驱虫药。目前广泛应用肠虫清有一定疗效,有并发症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驱虫常用西药:
1.史克肠虫清:每次2片,能杀灭蛔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的成虫、虫卵和幼虫。
2.驱蛔灵:①驱蛔:每日3-3.5克;儿童100-150毫克/公斤/日(最多不超过4.0克),连服2日。②驱蛲:每次1.0-1.2克,一日2次;儿童50毫克/公斤/日,每日总量不超过2.O克,早晚分服。连服7-10天。
3.灭虫宁:每次半空腹服3.0克,儿童每岁0.2-O.3克(一次至多不超过3.0克)。严重感染区可连服2日,主要用于驱钩虫。
4.驱虫净:驱蛔:150毫克,儿童3毫克/公斤,睡前一次顿服,便秘者加服泻药。驱钩:、儿童均按2毫克/公斤计,睡前顿服,连用3日。驱蛲:每日顿服1毫克/公厅,连服1周。
5.灭绦灵:2.0-3.0克/日,分2次服,先后间隔1小时,宜嚼碎吞服,2小时后服硫酸镁导泻。
治疗蛔虫偏方:
1.鲜苦楝根白皮:1岁左右15克,2-3岁20克,4-6岁30克,10-14岁60克,洗净剪碎,煎浓汁,加红砂糖适量煮为糖浆,分3次 l天内服完,连服2-3天。
2.乌梅15克,细辛6克,川椒3克,党参、当归各9克,黄连、黄柏、干姜各6克,桂枝9克。水煎500毫升,直肠滴注,每分钟40-50滴。
本为何成瑶方,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3.新鲜蚕蛹50克、加油盐炒食。
4.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
5.乌梅18克、苦楝树皮15克,槟榔、使君子各12克,黄柏、枳壳、木香各9克,川椒6克,水煎服。,亦可用米醋,每次30毫升,加温开水30毫升,每日3-4次口服;
6.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
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
7.偏方名称:驱虫,化虫除梗汤
【功能主治】功能杀虫除梗阻。主治蛔虫性肠梗阻。
【处方组成】
鹤风9克、榧子9克、芜荑9克、使君子(炒去壳)12枚、槟榔12克、乌梅5枚、川椒3克、细辛2.5克、大黄6克、苦楝皮6克,煎服时加米醋1汤匙,1日1剂,分2次空腹服。同时服用菜油和花生油60-90克,1天1次或2次口服。
【辨证加减】
腹痛甚加木香6克、元胡6克;腹胀加川朴9克、莱菔子(包煎)12克;发热加胡黄连6克、银花12克、黄芩9克;呕吐不止加半夏6克、竹茹6克;消化不良加焦山楂9克、炒麦芽6克;大便秘结加元明粉(冲服)9克。
8. 偏方名称:蛔虫,治疗胆道蛔虫
乌梅30克、川楝子15克、槟榔15克,花椒10克,上为基本方。
偏寒者加附子、桂枝各6克,细辛3克,干姜3克;偏热者加栀子20克,黄莲、黄柏各9克。用法:水煎服,急性期一昼夜服2-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