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感染绦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请注意,一旦发现猫咪出现腹泻、消化不良和呕吐等症状,应尽快带它去看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为什么会长绦虫
猫会长绦虫的原因:
1.哺乳期的幼年猫可以通过母乳获得染绦虫卵。
2.猫咪感染跳蚤引起,而绦虫传播的中间宿主就是跳蚤,跳蚤在吸食猫咪血液时可将绦虫传染给猫咪。
3.间接染,比如接触了被绦虫卵污染的食盆、水盆,主人外出回来后鞋子上可能携带绦虫卵。被子上的猫绦虫一般经过常规清洗消毒后即可杀灭,因为绦虫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猫咪绦虫排出体外主要形态为米粒状或面条状,这些绦虫的节片或卵囊。猫咪感染绦虫后要及时带到宠物医院驱虫,一般驱绦虫的药物有含芬苯达唑、吡喹酮等成分的药物,建议在宠物医生的指导下喂药,以免喂食过量。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猫为什么会得绦虫
1、猫身体特征导致易感绦虫
猫天性喜欢毛,不注意卫生容易引起绦虫感染。此外,猫咬食老鼠和鸟类等小动物亦为绦虫的一大传播途径。因为绦虫的幼虫在它们体内寄生,并在猫的消化道内继续发育,成为绦虫。
猫的消化道较短,不能很好地消化他们咀嚼食物。这也导致了它们的排泄物中存在寄生虫的卵囊,这些卵囊可以在环境中生存数月,转移到它人、宠物、甚至食物(如生肉)等物品上。
2、猫与人常接触也是传播途径
猫与人的密切接触,如、拥抱、共用床铺等,都是传播绦虫的途径。猫的排泄物里携带着绦虫卵囊,与它人亲密接触后,这些卵囊可能沾在人的手指上,或被吸入肺内。
此外,也有人类不小心吃下或吸入了含有绦虫卵囊的猫咳血、呕吐物等,导致感染绦虫的情况。因此,平时与猫接触后,务必保持宠物的卫生干净,并及时进行预防和检查。
3、症状和治疗方法
猫感染绦虫后,常有明显的症状。例如:消瘦、厌食、排泄物中出现绦虫体、脱水等。如果发现宠物有上述症状,主人应尽快与兽医联系,诊断是否感染绦虫,确定具体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改善卫生条件等。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清除猫体内的绦虫,但要注意用药时的副作用和。改善卫生条件则可以通过每日更换猫砂、勤洗猫咪食盆等措施来减小绦虫卵囊的传播风险。
4、绦虫感染的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要想预防猫感染绦虫,主人需要在日常中加强猫咪的卫生管理:
1、厨房里不要给它们摆放食盆;
2、保持猫的食具及其用具干净,每天更换猫砂;
3、定期打虫,使猫体内的蛔虫、绦虫、吸虫等都被清除;
4、避免猫与野生动物相接触,防止小动物拥有绦虫感染。
猫为什么会感染绦虫?
一、形态上:
① 绦虫的腹背扁平,两侧对称,呈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带状虫体,虫体的长度可由数毫米到数米不等。
② 虫体分头节、颈节及体节,头节小呈球形或梭形其上有固定器官,颈节细而不分节,具有生发作用,不断向虫体发育体节,体节又分"幼节"--"成节"--"孕节",成熟的孕节片会脱落,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③ 成虫最多可以长到50多厘米,不过大部分的成虫长度为20厘米左右。
二、种类上:
绦虫其实有很多种,其中犬复孔绦虫和猪带绦虫是主要感染猫咪的两种种类。
三、习性上:
绦虫寄生在猫咪的小肠,没有特定的时间排卵,只要孕节片成熟,孕节片就会从绦虫的身体上掉下来,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有时候还能爬出来。
四、诊断上:
非常容易诊断。一般可以通过问诊就能诊断,因为感染绦虫,在粪便上或者肛周旁边就会粘着类似白芝麻的节片。或者通过粪检能直接检出绦虫。
猫咪感染绦虫的途径
猫咪为什么会感染绦虫,感染绦虫的途径有哪些:
一、对于犬复孔绦虫来说,猫咪感染绦虫的途径就是吃入被感染的跳蚤。
二、对于猪带绦虫属来说,猫咪感染绦虫的途径就是把被感染的中间宿主吃了。
也就是如果猫咪吃了已经感染绦虫的其他动物的肉,猫咪也会感染:比如猫咪在吃生鱼、生虾、生猪肉、鸟类、老鼠、爬行动物等的时候,可能会将绦虫的幼虫摄入体内。
整个感染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跳蚤幼虫把绦虫卵吃进去了,然后绦虫卵在跳蚤的体内发育成包囊
第二步:猫咪在毛的时候把携带有绦虫卵的跳蚤吃进去了
第三步:包囊在猫体内再发育成绦虫
第四步:绦虫成熟后就会有节片掉下,一个节片内包含大约5000个虫卵
第五步:绦虫节片干了后会爆裂开来,里面的虫卵就会散发出来,这些虫卵又被跳蚤吃下去
很有趣的是,和其它的肠道寄生虫不一样,猫咪直接摄入虫卵是不会感染绦虫的,只有通过跳蚤这一中间宿主才会被感染。
猫咪感染绦虫后的症状
一、轻度感染的情况下:
猫咪一般没有什么症状,但是会在粪便上或者肛周旁边就会粘着类似白芝麻的节片,或者可以在环境中发现绦虫节片。
二、感染严重后:
① 呕吐:有时能在呕吐中发现绦虫。如果猫咪的呕吐物里有扁平、会蠕动的小虫子,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感染了绦虫。
② 肠炎:软便拉稀是常客,在粪便中能发现节片,但偶尔也会便秘。
③ 食欲异常:吃很多,但越来越瘦
④ 精神不振,贫血
⑤ 瘙痒,会频繁屁屁或者在地上摩擦
⑥ 非常严重的时候,部分出现神经性症状,兴奋,痉挛,四肢麻痹。
⑦ 最严重后期因为虫过多,堆积肠道,导致肠梗塞、肠套叠、肠扭转最后死亡。
猫身上的绦虫会传染人吗?
很不幸,其实是会的,绦虫是人畜共患病。如果铲屎官不注意卫生,或者不小心病从口入,就会被传染。
其中犬复孔绦虫、线中殖孔绦虫会感染人,阔节裂头绦虫是寄生人体最大的绦虫之一,另一种比较罕见的绦虫被称为棘球绦虫,这种绦虫也会感染人类,而且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这也被称为“包虫病”,人感染绦虫后主要表现是消化不良,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体重减轻,严重的出现头疼,癫痫等症状。但是,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只要铲屎官发现猫咪感染绦虫,及时驱虫,以及彻底清洁环境,平时勤洗手,就几乎不会被传染的。
预防和治疗
一、预防:
①保持家里环境卫生
② 不要散养猫咪,严格饲养在室内的话,风险就会小非常多。
③ 不要喂猫咪来源不明的,没有经过处理的生肉:生骨肉喂养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是随便买一块肉然后喂就行了。
④ 定时驱虫。
二、治疗:
治疗绦虫并不难,可以说很简单了,每3个月按时使用能杀死绦虫的驱虫药即可。那么什么驱虫药最适合?身为合格的铲屎官,选择驱虫药不仅需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其成份、成效以及安全性。
猫为什么会有绦虫
1、猫为什么会有绦虫
猫之所以会有绦虫,是因为它们会经常毛和梳理身体,这些动作会导致它们吞食寄生在自己毛发中的绦虫卵。此外,也有一些寄生在小型哺乳动物体内绦虫可以跳跃感染到猫身上。
绦虫的生命史比较复杂,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蚤子,然后通过猫的食物链再度感染到猫身上。因此,猫在日常生活中,若吃下了被感染的蚤子、啃咬过类似小鼠的中间宿主,或者被其他受感染的猫咬过,都有可能携带绦虫。
2、绦虫对猫的健康有哪些影响
虽然有些绦虫感染对猫的健康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会导致一些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由于绦虫卡在肠子里,导致猫体内的水分流失。此外,绦虫也可以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呕吐、消瘦和贫血等症状。
另外还有一种绦虫,叫做犬绦虫,可以在猫身上寄生。这种绦虫可以导致动物疯狂进食,拒绝休息,在重症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肝和脾发育不正常,最终导致猫的死亡。
3、如何预防和治疗绦虫
要想预防和治疗绦虫,最重要的是保持猫咪的卫生,尽量减少绦虫在环境中的存在。定期的驱虫也非常重要,一般建议每季度给猫咪做一次体内驱虫。此外,不要让猫咪自由进食,不要让它们在野外啃咬其他小动物。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驱虫药物,服用前可以先咨询宠物医生,了解哪些药物更适合自己的猫咪。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猫咪的饮食和生活环境,避免让它们受到恶劣的外界环境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