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狗狗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原因:
脱水情况下,血液浓缩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此时可以通过补充水分来缓解,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原因可能包括: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相应处理建议;如有疑虑请及时带宠物就医检查以获取准确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措施建议!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狗狗血红蛋白高是什么原因分析
狗狗血红蛋白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饮食不当,过多的肉类和蛋白质会导致血蛋白含量升高。
2. 肝脏疾病,肝脏受损会导致血蛋白含量升高。
3. 疾病和感染,一些疾病和感染也可能导致血蛋白含量升高。
4. 体内缺氧或者体内需氧量增加,会刺激造血系统产生更多的血红蛋白。
解决方法:
1. 提供均衡的饮食,避免狗狗摄入过多的肉类和蛋白质。
2. 及时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疾病和感染。
3. 定期带狗狗去做体检,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调整。
4. 如果狗狗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可以通过输注红细胞来降低血红蛋白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狗狗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值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参考狗狗的品种和年龄等因素。同时,如果狗狗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呕吐等,需要尽快带狗狗去兽医那里进行检查和治疗。
犬细小血常规单核细胞高
血常规检查是犬猫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方法,血常规检查结果可以很好提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因此血常规检查在疾病诊断及治疗时都非常有必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犬猫血细胞数值变化的意义。
1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
即测量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健康犬红细胞数为5.4×1012至8. 7×1012/L,猫为6.6×1012至9.7×1012/L。
数值降低:提示贫血。大量失血,溶血(细菌、体内外寄生虫、药物、骨髓瘤、犬洋葱中毒)、白血病、红细胞生成障碍和骨髓生成受抑制。
数值增高:绝大多数为相对增多,绝对增多较为少见。数值增高多为机体脱水,造成血液浓缩而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腹泻、 大量出汗、急性胃肠炎、肠阻塞、肠变位、渗出性胸膜炎、渗出性腹膜炎,某些传染病及发热性疾病等;绝对增多为红细胞增生过盛所致,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又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数可增加2至3倍;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见于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患。
2 血红蛋白(Hemoglubin, Hb)
通常是指测定血液中各种血红蛋白的总浓度,用g/L表示。健康犬的血红蛋白在120至194g/L,猫约为110g/L。数值变化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相同。
3 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PCV)
又称红细胞比容(hematociit,HCT),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比值。PCV主要与血中红细胞的数量及其大小有关,常用来辅助贫血诊断,并判定贫血程度,也可用作红细胞各项平均值的计算,有助于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
数值增高:提示血液浓缩,例如大量呕吐、腹泻、失水、大面积烧伤等。红细胞相对增多时,红细胞压积增高。故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脱水犬、猫的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
数值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类型的不同,红细胞体积大小也有不同,故红细胞压积的改变与红细胞数并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必须将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压积三者结合起来,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意义。
4 红细胞指数
红细胞指数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G),可帮助判断贫血的类型。
4.1 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
指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单位为飞升(fL)。增大为巨红细胞性贫血,减小为小细胞性贫血(如严重缺铁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4.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指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单位为皮克(pg)。增加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4.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eentration,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单位为g/L。大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减少,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减小。
5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也是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程度的指标。该值越大,说明红细胞个体变化较大,见于再生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缺铁性贫血时有明显增大。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一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与不均一性贫血六类。
6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s,RC)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溶血性贫血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会增多;见于大出血、慢性失血、溶血性贫血、血液巴尔通氏体病、铅中毒和注射肾上腺素。减少见于再性障碍贫血等骨髓抑制。
7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
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5种。白细胞计数是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测定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总数,以109/L表示,
数值增加:提示各种细菌染,尤以球菌感染最为显著,肺炎、胸膜炎、胃肠炎、腹膜炎、子宫炎和乳房炎时,白细胞显著增加。中毒及注射异种蛋白时,白细胞大量增加。某些杆菌、真菌、立克次氏体感染,亦可使白细胞增加。白血病和应激状态(急性出血和大手术)也会出现数值增加。
数值减少:提示某些病毒性疾病,如当犬患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等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数均下降。长期大量使用安乃近、氨基比林、磺胺等药物以及营养不良、骨髓造血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致白细胞数减少。注意,极严重感染、肿瘤化疗后数值也减少。
8 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 DC)
8.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增多见于细菌性传染病和急性或慢性细菌感染(急性沙门氏菌感染除外)、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烫伤、手术后和尿毒症等;白细胞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例如病毒感染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骨髓转移癌、放射线、某些化学药品(肿瘤化疗)等所造成。
8.2 嗜酸性粒细胞(Acidophilic Granulocyte)
增多见于反应性疾病(如过敏反应)、寄生虫病(如肝片 吸虫、球虫、旋毛虫病等)、皮肤病(如湿疹、疥癣等)、某些药物的应用(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苯妥英钠等),以及注射血清之后和某些恶性肿瘤等。其减少见于毒血症、尿毒症、应激性炎症、肾上腺机能亢进和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8.3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增多见于高脂血、丝虫病、甲状腺机能降低、铅中毒等;嗜碱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本来不易见到,故其减少无临床意义。
8.4单核细胞(Monocyte)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犬糖皮质激素增加、慢性炎症、内部出血、溶血性疾病、化脓性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肉芽肿等。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8.5 淋巴细胞(Lymphocyte)
病理增多见于病毒感染,淋巴肉瘤,生理增多下见于猫增加肾上腺活动,如运动、忧虑以及注射某种疫苗后等。其减少见于糖皮质激素增多,如肾上腺机能亢进、外科手术、休克、外伤、冷和热的刺激以及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此外,化疗、放射线、先天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等,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减少。
9 血小板(PLT)
血小板称为“凝血细胞”,犬猫血小板无核(禽类血小板有核)。
生理性的数值增加见于犬猫兴奋或运动后(由于脾脏收缩),病理性多见于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再生性贫血、脾切除后、吸血性寄生虫寄生、猫白血病等。
数值减少多见于猫。造血功能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消耗增加(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
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症状和病例变化
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绀、心率加快等,病例变化则可能涉及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疾病,主要是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从正常的二价状态被氧化成三价状态,导致血红蛋白无法正常携带和释放氧气。这种病症在犬类中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对犬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患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犬只,由于血液中无法正常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增多,会出现一系列缺氧症状。其中,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因为肺部无法从血红蛋白中获取足够的氧气供给全身。同时,可视粘膜发绀也是这一病症的典型表现,这是由于血液中缺氧导致的。此外,心率加快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这是心脏为了弥补缺氧而加快泵血速度的结果。
在病例变化方面,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会导致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处于二价状态,可以与氧气结合。但在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中,部分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状态,使得这部分血红蛋白失去了与氧气结合的能力。这不仅减少了血液中可用的氧气量,还可能导致血液pH值失衡等一系列生理紊乱。
治疗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方法通常包括使用还原剂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以及通过输氧等方式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同时,针对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狗化验单怎么看 一文教你看所有化验单
狗血常规检查,最基本的血液检验;狗红细胞专项检查,对红细胞的专项检查;狗白细胞专项检查,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淋巴及单核细胞都属于白细胞;狗血液生化检查,可以评估内脏器官的功能;狗尿液专项检查,可以评估肾脏情况。
就是通常所说的血常规,它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我们兽医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1、RBC—红细胞数量:该指标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所含的红血球总数,参考值为5.50-8.50M/ul。红血球数量偏高通常是因为狗狗的血液黏稠引起的,比如呕吐、拉稀或者心衰等等;贫血则会造成红血球数量偏低。
2、WBC—白细胞数量:指的是血液中白血球总数,参考值为6.0-16.0(109/L)。
如果实际数据高于参考值一般有四个可能:细菌感染、炎症反应、中毒反应和恶性肿瘤。如果低于参考值则有可能是病毒染、血孢子虫病、细菌染、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是其他疾病所造成的濒死期。
3、PL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狗狗的血液凝固能力,参考值为200-900(109/L)血小板减少时,会出现自发性出血现象。
血小板增多通常提示骨髓造血功能紊乱或者是对免疫性血液病的应激反应;减少则是出血、寄生虫或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过度受损。
1、HGB—血红蛋白数量: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运送氧气的物质,以提供体内所必须的氧气,参考值为120-180g/l。血红蛋白的数量是衡量狗狗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贫血、出血或者缺铁都会使血红蛋白的数量偏低。
2、HCT—红细胞压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比例。它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类似,但是以百分比形式表述。
血液的其它部分称为血清,包含酶,蛋白质,电解质等。HCT增多是脱水的征兆,或者是一种罕见的骨髓功能紊乱引起的红细胞增多。HCT减少提示贫血,骨骼功能紊乱,失血,活动性出血或者因中毒或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红细胞受损。
3、MCV—平均红细胞:是指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MCV升高通常表明某种维他命缺乏;减少则意味着缺铁。
4、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是每个红细胞中的的血红蛋白平均重量,不同于全血血红蛋白量。
MCH升高意味着血液缺氧,减少则说明缺铁。
5、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每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平均百分比浓度。
MCHC增多说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过多,意味着血液中铁含量过多,因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铁。血铁含量过高或过低对身体一样有害。MCHC减少则是贫血的表现。
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淋巴及单核细胞都属于白细胞,是在血液里有炎症或是有抗体时活跃的细胞,通过白细胞专项检查可得到具体数值,与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检查值相互配合,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GRAN—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
增多可能是急染或者化脓染(肺炎、脓肿等)、组织损伤、中毒及恶性肿瘤细菌感染。偏低则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此外,GRAN能够反映狗狗炎症感染水平,对这个指标的连续检测能反映出用药的效果,指导兽医师对治疗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正。
2、EOS/EO—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反应有关,具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过多一般是由过敏、寄生虫病、皮肤病或者恶心肿瘤引起的。中毒、饥饿、过度劳累及一些肾脏疾病会使嗜碱性粒细胞低于正常值。
3、BA—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特殊的免疫反应。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癌症转移及骨髓纤维化。
4、LYM—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能产生和运载抗体,在防御病毒感染方面重要的作用。
过高可能是感染滤过性病毒或结核菌引起的;免疫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急染病的初期都会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的表现。LYM计数能反映狗狗的整体免疫情况,判断是否有病毒感染以及是否有免疫介导性的疾病可能(这些疾病的症状往往不是非常典型)。
5、MON—单核细胞:同样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除了吞噬细胞和异物外,又能吞噬原虫及具有类脂质包膜的结核杆菌及麻风杆菌。
急性细菌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等都会造成单核细胞数量增多。单核细胞能反映狗狗是否可能有寄生虫的感染,是否有过敏性的疾病。对红细胞的指数进行检查能反应是否有贫血的可能,是否有脱水,是否有营养不良等,而连续的监测则能检查是哪一种类型的贫血,治疗效果怎样,脱水有无纠正等等问题。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能为宠物健康提供重要信息。血液生化检查可以评估内脏器官的功能,量测电解质水平如血钾,并确定机体循环中酶的水平。读懂生化测试报告并非易事,但可以了解非常多的信息。
一般来讲,血液生化检查全套包含十二项数据,这些数据从肝脏、肾脏等各个方面反映出了狗狗身体的真实状况,对宠物医师诊断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1、ALKP肝-碱磷酶(参考标准值:23-212U/L):广泛分布于各脏器器官中,其中以肝脏为最多是动物肝功能(胆管系统)指数。
ALKP升高提示胆管阻塞,库欣氏综合症,肝病,某些癌症,也可能由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或苯巴比妥引起。过低则表明饥饿或营养不良。
2、ALT肝-丙胺酸转氨酶(参考标准值:10-100U/L):犬猫的肝病诊断指数。
肝脏受损或肝病时ALT会明显上升低值则表明饥饿或营养不良。
3、AST肝-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参考标准值:10-50U/L):AST与ALT都是肝脏细胞里面的酵素,当肝脏细胞受到发炎等因素破坏时,血液里面的AST与ALT就会上升。
红血球受到破坏、心脏细胞受损、肌肉细胞受伤等其他疾病也会使AST上升,ALT则不会受到影响,所以用ALT来判断肝脏病变的准确性较高。
4、BUN肾-血中尿素氮(参考标准值:0.7-27.0mg/dL):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由肝脏产生,肾脏排除,是肾脏指数之一。BUN升高一般由肝病、脱水、高蛋白饮食或者尿路堵塞引起;饥饿和营养不良则会使BUN低于正常值。
5、CREA/CRSC肾-肌酸酐(参考标准值:0.50-1.80mg/dL):磷肌酸的代谢最终产物,由肾脏排除。它对肌肉的收缩功能非常重要,肾病或尿道阻塞、尿道感染会造成肌酸酐指标的上升。
6、PHOS肾-磷(参考标准值:2.5-5.9mg/dL):是肾脏疾病(尤其是末期肾病)的指标。
7、ALB肝肾-白蛋白(参考标准值:2.8-4.0g/dL):是身体的主要蛋白质。它携带很多不同的物质参与血液循环。
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肝病、肾病、脱水、肠胃道疾病或寄生虫(例:钩虫)会使白蛋白异常。
8、CHOL肝肾-胆固醇(参考标准值:100-265mg/dL):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
与人类不同的是,高胆固醇很少引起犬类罹患心血管疾病,但甲状腺机能低下通常会引起胆固醇升高,胆固醇升高还提示肝病,肾病,胰腺炎,糖尿病,营养不良,胰腺炎及肠炎引起的吸收障碍,某些急慢性肝炎,慢性炎症也会引起胆固醇水平下降。
9、TBIL肝胆-总胆红素(参考标准值:0.1-0.7mg/dL):红细胞在体内分解产生的胆色素,用来评估贫血及胆管系统的疾病情形。胆红素升高通常由黄疸引起,也可能是胆管阻塞,胆囊阻塞,肝病和红细胞过早破坏。
10、AMYL胰脏-胰淀粉酶(参考标准值:300-2000U/L):胰脏疾病的指标;通常与LIPA(脂肪酶)一起测定;来评估胰脏疾病的情况。肾病时亦可能会上升。
11、GLU全身性-血糖(参考标准值:77.0-125.0mg/dL):血中葡萄糖浓度,如果动物当时的身体状况不佳及多种疾病(如糖尿病)时,就会使此值异常。
升高的原因:糖尿病、紧迫(猫)、胰脏炎、Cushing'sdisease及药物(cortisosteriod)。降低的原因:肝衰竭,平滑肌瘤或感染。
TP全身性-总蛋白质(参考标准值:5.20-8.20g/dL):是组成全身所有器官组织的最重要物质,该指标表示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脱水、肝肾疾病或胃肠道疾病均会使其上升或下降。
12、CA全身性-钙离子(参考标准值:8.8-11.2mg/dL):多种疾病,如泌乳失当、营养失调、肿瘤、肾衰竭、骨头疾病时,皆会造成钙离子数值异常。
也叫尿常规检查,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尿液专项检查一般以“+”或者“-”号标注,阴性为(-),阳性为(+)。 1、GLU—葡萄糖(参考值:(阴性)mg/dL):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
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震荡、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
2、PRO—蛋白尿(参考值:NEG.(阴性)mg/dL):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等。
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3、BIL—胆红素(参考值:NEG.(阴性)mg/dL):
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溶血性黄疸时为阴性反应。肝性和阻塞性黄疸合并严重肾损伤时,尿内胆红素则呈阴性反应。
4、PH—酸碱值(参考值:5.0-7.5):一般狗与猫,如果食物为肉食,尿液为酸性,如果食物为混合的,尿液为中性,狗5-7.5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0左右。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白血病或服酸性药物(如氯化铵)。尿pH值大于正常值则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5、S.G.—比重(参考值:1.015-1.045):
尿比重减低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多见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脱水、休克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