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鹦鹉鱼患有肠炎疾病的症状表现
鹦鹉鱼肠炎根据其具体病因的不同,可以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病因引起的鹦鹉鱼肠炎所表现的症状及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鹦鹉鱼肠炎的常见类型及相关症状表现有:
1、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鹦鹉鱼因为受到细菌感染而引发肠炎,最大的病症特征是出现明显腹胀,同时出现发黑、缩鳍和聚堆,拖便或出现脓样白便。
2、因为内寄而引起的肠炎:内寄引起的是鹦鹉鱼肠炎病的症状与鹦鹉鱼内寄的症状较为相似,通常难以区分。鹦鹉鱼在以上两种疾病下所表现眼睛、体色、神态等特征几乎相同,只能从鱼儿的食欲和粪便状态上来进行区分。通常受到内寄感染的鱼儿的食欲不会受到影响,不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而患有肠炎的鱼儿通常会表现出厌食或拒食的表现。此外,鱼儿感染内寄时所排放的粪便通常是空心或分段的白便;而在患有肠炎的时候,则很少排便或出现脓样白便。
3、因为水质变化过大引起的肠炎:这一病因引起的肠炎的症状表现为:鹦鹉鱼的体色发黑、缩鳍、聚堆等,并且时常出现拖便的情况。
4、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炎:鹦鹉鱼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炎的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厌食或拒食、神态呆滞等,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体色变暗或发黑等症状。另外,鱼儿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离群、面壁表现,粪便形态呈散便或脓样白便。
二、治疗鹦鹉鱼肠炎疾病的方法
1、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如果病鱼的体色不变的,可以使用氟哌酸对其进行药浴,药浴3~6天,一旦发现病鱼的腹涨症状消失即可停药换水,注意在对鱼儿进行药浴期间需要给它禁食;如果鱼儿的体色变黑并伴有缩鳍、烂尾等症状,则需先使用土霉素硫酸铜和盐给它消炎,。当然,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在病鱼还愿意进食的时候,使用土霉素或氟哌酸等药物拌入汉堡中给它喂食,这种治疗起效较快。
2、由内寄引起的肠炎:治疗内寄引起的鹦鹉鱼肠炎一般以驱虫为主,因为既然是内寄引起的肠炎,那么只要将鹦鹉鱼的内寄治好,其肠炎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不过双重治疗是关键。现在市面上也确实用很多可治疗鹦鹉鱼内寄和肠炎的双重功效的药物,比如可以使用甲硝唑加痢特灵、肠虫清、盐酸左旋咪唑和氯苯胍片等药物治疗等,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好用药量。
3、由水质变化引起的肠炎:这种情况引起的鹦鹉鱼肠炎,一般无需用药治疗,只需调整好水质,保证水质良好,让病鱼静养几天即可。宠主需要认识到水质对鱼儿健康的重要性,平常需注重维持水质良好。
4、由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炎:鹦鹉鱼由于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肠炎相对比较容易治疗,使用痢特灵药物治疗即可,根据100公升水4~6片痢特灵的药量,给病鱼药浴三天或看到病鱼食欲恢复,粪便也正常,即可停药换水。
以上就是氧宠博士对鹦鹉鱼肠炎疾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的介绍,希望此次介绍对你有所帮助。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鹦鹉得了肠炎怎么办
1、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这种鹦鹉鱼肠炎的表现除了发黑,缩鳍和聚堆外,最大的特征是腹涨。粪便多为脓样白便,也有拖便的。这类肠炎治疗起来麻烦。体色不变的,可以用氟哌酸药浴。100公升水4~6粒。药浴3~6天,看到腹涨消失可以停药换水。药浴期间要禁食。体色变黑伴有缩鳍。烂尾的可以先用土霉素硫酸铜和盐消炎。同时加入氟哌酸也可以。好的办法是在鱼还能吃的时候用土霉素或氟哌酸拌入汉堡喂食。见效比较快。一天一次连服三天。或者看到脓样白便排出停药。用量是每公斤汉堡一片。
2、内寄引起的肠炎:此类肠炎是鹦鹉鱼肠炎病的表现之一,通常难以和内寄区分开来。眼睛,体色,神态,与内寄几乎相同。只能从食欲和粪便来区分,内寄的鱼食欲不减,肠炎多数厌食或拒食。内寄的粪便通常是空心或分段的白便,肠炎的鱼很少有便,或是脓样白便。
此类肠炎比较顽固,需要认真对待,否则很容易让鹦鹉鱼有生命威胁。一般治疗内寄引起的鹦鹉鱼肠炎以打虫为主。既然是内寄引起的,把内寄治好了肠炎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而双重治疗就是关键了,现在有很多药有双重功效,能治疗内寄和肠炎,但是大家一定要选对药瓶,常用的治疗肠炎药物如下。
A、用甲硝唑加痢特灵治疗:它适用于鱼小型虫内寄引起的肠炎,表现为鹦鹉鱼粪便为实心白便或拖便。一般用甲硝唑加痢特灵治疗比较有效。100公升水各下4~6粒。药浴三天。或者看到有大量白便排出即可停药换水。
也可以用肠虫清药浴。每片800公升水。注意:这里的一片是指两个半片。因为肠虫清两片药药性不同。其中有一片是缓冲剂。很多鱼友不明白,结果中毒的很多。药浴也是三天或有大量白便排出后停药换水。 以上两种药对温度没有要求。
B、用盐酸左旋咪唑和氯苯胍片治疗:它适用于大型虫引起的肠炎。一般打大型虫的成品药比较多,但价格昂贵。这里推荐使用兽药,盐酸左旋咪唑和氯苯胍片。100公升水4~6片药浴三天。或看到有虫体排出即可停药换水。对温度也没有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看到虫体马上捞出,避免被其他鱼吃后引起二次感染。
3、水质变化过大引起的肠炎:此类肠炎鱼的表现是体色发黑。缩鳍。聚堆。粪便表现多为拖便,长可达10公分左右。这类肠炎几乎可以不用治疗。通过调整水质静养几天就可以不治而愈,其实想要鹦鹉鱼健康,关键还是水质,好水出好鱼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4、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炎:此类鹦鹉鱼肠炎的鱼表现为厌食或拒食。神态呆滞,有时伴有体色变暗或发黑。大多时间表现出离群,面壁状态。粪便多数为散便,或脓样白便。治疗比较简单。痢特灵就可以搞定。100公升水4~6片,药浴三天。或者看到索食、粪便正常也可停药换水。
我家鹦鹉鱼肚子下面拖出来了一段红色的东西,像是肠子,都好几天了,也没收进去,也不吃东西,该怎么办?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您的鹦鹉鱼可能患有严重的疾病,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案:
1. 停止喂食: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停止喂食,以减轻鹦鹉鱼的肠胃负担。
2. 提高水温:将水温提高到30℃以上,可以促进鹦鹉鱼的新陈代谢,加速康复过程。
3. 下盐: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
4.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治疗肠炎的药物,如土霉素、痢特灵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业人士。
5. 观察病情: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鹦鹉鱼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无明显好转,应及时就医。
此外,如果拖出的红色物体是肠子,可能是因为肠道出现问题导致的。这种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水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将鹦鹉鱼带到专业的水族馆或兽医那里接受治疗。
鹦鹉鱼常见肠炎病怎么治疗
1.当然要喂食,这里的食物是指药饵,其他就不用喂了。
2.治疗肠炎仅外用药不行,必须有内用药,内服药要做成药饵。
3.即使是采用注射法也应多管齐下。
4.少喂也是肯定的,可以减少肠道压力,有利恢复。
说了道理,但不知你的治疗方法和所选药物,但无论怎样,我这几句都是有用的。
鹦鹉鱼拉白便是怎么了?
肠炎病因:投放饲料量变化过大,突然变换饵料品种,水中含氧降低,水质污染,饱食后搬动鱼体,吃了不洁饵料,或摄食过饱等,导致消化不良,诱发肠炎。
初期--托便(黑白相间)
中期--白便(长条状态)
晚期--涨肚(拉不出来)
治疗方法:
初期治疗:
先停食.升温32~34度,,,加盐,0.4%,,,保持三天...坚持每天换水五分之一,,,,然后缓慢降温致原来温度,,,其间一直不要喂食..七天后可少量喂食..
中期治疗:
同上方法在停食的24小时后加甲硝锉和痢特灵,量每100升水分别加10片和5片
其后每天换水1/5后,,加放甲硝锉和痢特灵分别为5片和3片连续三天,,记着仍然要补充盐致原来的浓度...
三天后缓慢降温..七天后少量喂食..观察是否仍有白便,,,如有白便可继续放盐,,十天后基本上恢复正常..
晚期治疗:
鱼涨肚时,,基本上肠炎已经很严重了..这时随时就有挂掉的可能...
可仍用上述方法治疗..盐的浓度可加到0.5%..保持高温直至拉出白便后肚涨消失...恢复同上,
治疗时间上要长一点,,当发现鱼拉出白便.基本上就渡过了危险期了,,,,鱼得了肠炎,,最容易挂的就是涨肚..肚涨后,24小时左右鱼就挂了,,
以上治疗加盐是非常重要的,可减缓鱼的紧迫感,,防止鱼脱水而挂,,,
个人意见...我治了不少次,,,基本上可痊愈....
有条件的可隔离治疗...仍用上法,,,
可以同时使用且效果更好,
十厘米长的乌龟一次吃多少龟粮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每个品种的乌龟食量是不同的,喂食的龟粮不同投喂量也会不同,我们可以在第一次喂食的时候分次喂以免浪费,等到乌龟不吃以后记住那个投食量就可以了。
1个月小孔雀鱼能长1厘米左右。通常来说,孔雀鱼一个月能长的长度是非常有限的,但出于发育期的孔雀鱼生长的变化会比较明显,比如,刚出生的孔雀鱼到一个月大的时候,就能长到1厘米长。
1元小锦鲤能长大。在饲养1元的小锦鲤的时候,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的鱼缸,这样能给锦鲤更大的生长空间,同时要注意定期给锦鲤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这样锦鲤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1米2宽40的鱼缸可以养地图鱼、鹦鹉鱼、龙鱼、罗汉鱼、飞凤鱼等之类的中大型鱼。在养鱼的时候,要根据鱼缸的大小来挑选饲养的鱼和饲养的密度,要注意的是饲养密度不可以太大。
这个要根据七彩神仙鱼的大小来决定,正常情况下1CM的鱼需要1公升的水来喂养,如果你的鱼是两厘米长就需要两公升。家长可以根据这个情况来推算自己的鱼缸可以杨多少七彩神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