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鱼友都曾遇爱鱼患鱼鳔失调这一情况,就是观赏鱼在水中倾斜着、倒立着,甚至侧卧于缸底,或侧浮、仰浮水面上等。
不要以为它们在给你表演什么杂技,它们极可能是患了一种叫鱼鳔失调的病,这病目前来说还没什么很好的治疗方法,且治好的时间也不好说,有些很快就能恢复,有些则一年下来都没能治好。
在业界中,有鱼体失衡这一说法,有很多因素可导致鱼体失衡,而鱼鳔失调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病因,这篇文章主要讲讲鱼鳔失调这一情况。
我们先来说说鱼鳔失调是怎么一回事,杀过鱼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鱼体里有一个器官叫鱼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鱼泡”。
鱼鳔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在鱼静止时平衡鱼体。有些朋友说鱼的浮沉靠的就是鱼鳔,这说法并不完全正确,鱼的浮沉,最主要是靠胸鳍和尾鳍,鱼鳔是使鱼体静止时能更好的平衡,不会因静止而下沉。
所以像鲨鱼这些没鱼鳔的鱼,不能让鱼体保持静止,只能靠不停游动而保持在水中的平衡。
鱼通过鱼鳔肌的胀缩以调整鱼鳔内的空气含量,以改变鱼体的密度,从而调整重力和浮力的抵消程度,继然平衡身体,但鱼鳔一但失调,鱼就会在水中显得七倒八歪。
虽说这病没传染性,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死去,影响的只是观赏效果。
但若放任不管,漂浮在水面的鱼,长期暴露于空气一侧的鱼体会有所干瘪、溃烂。而沉在缸底的鱼,会因缸底和鱼体有所磨擦,从而产生炎症。长期下来鱼将体质下降,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鱼鳔失调是因什么造成的?鱼鳔失调多发于金鱼,热带鱼也时有发生。经专家诊断,导致鱼鳔失调的原因不少,多是以下这些因素导致的:
1、肠炎。
当鱼患上肠炎后,特别是引发腹水时,就易致鱼鳔等内脏器官受感染,从而致鱼鳔失调,这些鱼常被事后查出有肠炎。
2、温差太大。
换水时,如温差过大,易致鱼鳔失调症发生。目前观赏鱼经人工饲养后,都变得娇气,急剧温差易让它们的皮肤神经末梢受刺激,从而引起内部器官的失调。
3、体型因素。
这有点像先天性的缺陷,像金鱼里的兰寿、蝶尾、珍珠,因其体型本身短小,在正常加速游动时也易致鱼体失衡,所以鱼鳔若再有问题,将更易有失衡的情况发生。
4、鱼吃得太好了,又缺少运动。
业界认为这是营养过剩,目前一些观赏鱼的饲料含大量脂肪、糖份和蛋白质,远比一般天然饲料要含量丰富。
再加上不合理的喂养易令鱼过度肥胖,当鱼体脂肪过多,就易对鱼鳔造成挤压,导致失调。
5、鱼缺乏营养。
当鱼的营养过差,体内脂肪含量严重不足时,体质会下降,会降低鱼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从而失去对鱼鳔的调节能力。
6、鱼受到过度外部撞击等伤害也会导致鱼鳔失调。
我们应怎样预防鱼鳔失调?对于鱼鳔失调的病症,业界认为,预防胜于治疗。
1、我们在选购观赏鱼时,要注意尽可能不要选择那些体型过于粗短的品种,如上面所提到的鱼种。
2、买来的新鱼,在入缸前要注意消毒,以避免外来细菌入侵。
3、平时要注意水温,特别在换水的时候,鱼鳔病多是在换水时温差太大导致的,所以平时要注意换水水温要一致。
4、平时要注意保持水质良好,养鱼的水不好,真的可以导致很多鱼病发生,如肠炎,很多时候都和水质不好有关。
5、注意要合理喂饲观赏鱼,尽可能少喂多餐,不要把鱼喂养得过于肥胖,鱼是宜饿不宜饱的。而且正常的鱼儿在吃东西时是最活跃的,少喂多餐还可让它们的运动更多一点。
另外,投喂的饲料要对口,如罗汉的就喂回罗汉专用饲料,金鱼就喂回金鱼的。而且还要新鲜,不要喂饲发霉、变质腐烂的饲料,否则导致消化不良后会引起肠炎,还会导致鱼鳔失调。
该怎样治疗鱼鳔失调这鱼病?虽然我们尽可能防止鱼鳔失调这一鱼病发生,但万一此病还是发生时,我们要及时施以救治,以免爱鱼因此而感染到其他疾病,所以我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隔离病鱼,浅水加盐静养。
每天升高水温 2 度,升至 28 度,三天换水一次,每次 1 / 5 左右,保持至少一周。在这期间减少喂食,甚至停食。
给鱼儿升温治疗是希望帮助鱼儿肠胃活动好一点,而且鱼也会活泼点,从而回复调节机能。
这病如是冷水诱发的,把水温略微升高,再施以盐水浴常常能缓解症状。
2、我们也可给病鱼做些平衡装置,以帮助它们正常生活。根据鱼失调的情况在鱼背鳍上捆绑物体,使病鱼能直立悬浮在水中,让鱼能自由游动。
3、以上两个方法是治疗鱼鳔失调常用的方法,但你如确认鱼是因体质较差而导致鱼鳔失调的,那你可把鱼粮浸泡在打点滴用的氨基酸液里。
等鱼粮浸发泡后喂鱼,喂饲起码一周以上,鱼儿可见明显恢复。
4、带有肠炎症状的,可喂鱼儿吃点呋喃西林。
结语:鱼鳔失调有时比较好治,升温停食就好了。但有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治疗的过程也较漫长。
另外,小编建议各位,患鱼鳔失调的鱼,就算治愈,也不要用作繁殖用的亲鱼。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我家小鱼儿身体平衡失调,身体正不起来。
应该是鱼漂失调
鱼鳔病
发病的迹象 鱼不能控制它们在水里的位置,有时只有尽最大的努力才能从水底升起来;有时不能离开水面,甚至在水面上倒置。如果毛病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那么问题可能是鱼鳔的机能失常。
推荐的治疗方法 对于这种状况,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此病是冷水诱发的,把温度略微升高加上中度(1%)的盐水浴常常能缓解病症。投喂水蚤或虫子改善消化有助于治疗。
兰寿金鱼鱼鳔失调的病怎样治?
可以对照兰寿金鱼鱼鳔失调症状,看下是否为鱼鳔失调症。
鱼鳔失调症是在冬季或者春秋季易发生。
兰寿金鱼鱼鳔失调症的症状是:兰寿金鱼横七竖八的在鱼缸中,出现侧卧,倒立,浮在水面上或者沉入水底,一般这种情况下兰寿金鱼还有进食行为,捕食积极。但是浮在水面的金鱼会在浮出的那一侧会溃烂、干瘪;而沉入水底的兰寿会因为身体摩擦鱼缸,产生感染发炎的症状。
兰寿产生鱼鳔失调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兰寿的营养不良或者温度过低引起的,针对这样的原因治愈方式是提高水温和加强营养。但是一般家养的兰寿也会产生失调症,这其中的原因不只是因为温度的原因。其中原因包括下面几点。
营养超标:一般家庭养兰寿为了方便都喂食饲料,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饲料大都根据热带鱼的营养搭配来做为配方,养兰寿的时候使用这样的饲料会使营养超出金鱼生长所需,导致金鱼过于肥胖,体型失调,引起兰寿鱼鳔失调症。
病毒侵染: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弹状病毒会引起鱼鳔上皮组织发炎变性,鱼体内积存大量体液,压迫体腔管,造成鱼鳔内的空气无处可去,浮沉调节机能实效。发病的金鱼消瘦,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头朝下滚动。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鱼体表有瘀斑,常并发肠炎。发病的金鱼会在一周左右死亡。
水温变化:金鱼是冷血动物,对于水温的变化敏感,当急剧地改变水温时,降低和升高均能刺激金鱼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发病的症状是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侧卧在水面或水底,懒于游动。金鱼特别是名贵品种长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精心呵护,换水时新旧水温一致,因此更为“娇气”。当水温突然变化在3度以上时,极易引发失衡的病状。
体型因素:根据经验,兰寿金鱼相对于其他金鱼来说易患上鱼鳔失调症。体型因素并不是造成鱼鳔失调症直接原因,但这些品种的体型短小,在正常的情况下加速游动也容易失去平衡。因此一旦鱼鳔出毛病,更容易出现失衡的病状。
有没有朋友知道养殖鱼类鱼鳔失调症的治疗方法?
鱼鳔失调病是一种非传染性鱼病,怕寒的透明鱼为常见。鱼鳔失调症以前只在水族箱养殖的金鱼身上见到,目前在池塘养殖的鲤鱼、草鱼上也有发现。患病的金鱼不会很快的就死亡,而且在水温逐渐回升后,金鱼的鱼鳔失调症会得到缓解。但是当发现金鱼患有鱼鳔失调症是,也应该给与及时有效的治疗。
病鱼不能在水中保持平衡,或侧卧,或倒立,甚至腹部朝上,浮于水中或沉入水底;解剖发现鱼鳔萎缩或溃烂。
(1)营养过剩。多出现在精养池塘,饲料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丰富,前期鱼生长快,后期过多的营养物转化为脂肪,鱼体脂肪蓄积太多,对鱼鳔造成挤压,使鱼鳔失去调节平衡的功能。
(2)肠道发炎引起鱼鳔继发感染。鱼体因饲料难以消化、饲料变质或污染,以及感染病菌,使肠道发炎,特别是产生了腹水,很容易继发感染鱼鳔等内脏器官。解剖发现,凡有鱼鳔失调症者多有肠炎病,肠道、鱼鳔之间有相互感染的可能。
(3)水温变化过大。鱼是冷血动物,对水温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一次换水过多,新旧水温相差过大,极易引发鱼鳔失衡。
(1)急救措施:当鱼鳔失调症发生较严重时,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应激灵1袋(500克)和食盐1.5-2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2)投喂大蒜素、三黄粉、复合黄连素等消炎药物,治疗肠炎病。
(3)在治疗期间改换饲料,降低饲料蛋白质、油脂的含量,选用新鲜、易消化的饲料,不用氧化、变质的劣质饲料。
(4)一次换水不能过多,更不能一次换水达30%以上。
金鱼可以正常游泳但常常倒立是鱼鳔失调吗?怎样解决?
鱼鳔失调症
[发病原因]
金鱼患鱼鳔失调症的原因有多种因素,一般认为这是由于水温过低,金鱼耐寒力差,尤其遇上严冻使鱼鳔失去调节平衡能力所致。一般鱼体过短、头有发达肉瘤或水泡的尾鳍过分平直或反翘的寿星头、狮子头、水泡眼、蝶尾等金鱼品种更易发生此病。
[症状]
病鱼不死不活的侧卧、倒立、甚至腹部朝天、浮于水中或沉于水底,用手触碰病鱼时,暂时又能恢复正常游动,但相隔片刻又会重复出现上述异常状态,有时也能吃食,其生长发育皆明显慢于健康鱼,不过这种鱼一般不会很快死亡。一旦温度逐渐回升,病情可能缓解,甚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发病季节] 一般以深秋和冬季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积极的办法是在入冬前后,把种鱼移入室内或暖房里饲养。如在室外越冬,宜将缸埋人土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晚上遮盖防冻。)
(2).如果是侧卧或沉底的金鱼,可用面盆带水把金鱼捞起,再用小的缝衣针穿上不易腐烂尼龙棉线,一端先穿上一块瓶盖大小的泡沫,然后在金鱼背鳍的前面第2、3根绍条的基底部把缝衣针穿过去,打上2个结,扣牢在背鳍上,上面再把泡沫浮标固定。固定后线的距离不要过长,因过长金鱼仍然可以侧在池(缸)底里。也不要过短,过短金鱼不能下到水的中层,觅食或游动。至于浮标固定的位置要看缸(池)中的水位深浅来决定。总之,以金鱼不可再沉底侧卧,鱼体又能下人中层水中觅食等为宜。只有这样,金鱼能在水中自由游动、觅食,而又不侧卧沉底。
(3)如果是倒立或鱼体上浮,腹部朝天者,可用有机玻璃扣子一粒,大小视金鱼大小而定。具体方法是先把扣子用柔软而不易腐烂的尼龙线固定,再用面盆把病鱼带水捞出来,一面把扣有扣子的2个线头离扣子6一10厘米处打一个结,然后一个人把金鱼捉住,另一个人很快地在齐结的地方把扣子扣挂住金鱼的尾柄上。这样,金鱼放入水中后,倒立的金鱼因尾柄上有了重物就不易倒立了。而游动还是自由的。但这里要说明一点,扣子不能太大、太重,如果太大,过重了,则金鱼拖不动扣子,游动不便。相反,扣子又不可太轻,因太轻了起不到下垂作用,金鱼尾鳍仍要上浮或倒立。
(4)如果是无背鳍的蛋种鱼,患鱼照失调症时,鱼体呈倒立状,则可把病鱼养在浅水中,以控制鱼体倒立,一面提高其水温,以利奏效。
(5)金鱼发生上述现象,是与鱼体过短,尾错过小或往上翻翘,头部特征过于发达等因素也有关.鱼瘟/中暑与闷缸鱼瘟:鱼瘟是金鱼春季的一种疾病,常因金鱼冬伏少动,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鱼体质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状。到黄梅季节,其发病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导致金鱼死亡。
防治方法:鱼瘟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每年开春季节,要经常给金鱼晒太阳以增强其体质。若金鱼发生鱼瘟应尽快将其隔离或淘汰掉。
十厘米长的乌龟一次吃多少龟粮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每个品种的乌龟食量是不同的,喂食的龟粮不同投喂量也会不同,我们可以在第一次喂食的时候分次喂以免浪费,等到乌龟不吃以后记住那个投食量就可以了。
1个月小孔雀鱼能长1厘米左右。通常来说,孔雀鱼一个月能长的长度是非常有限的,但出于发育期的孔雀鱼生长的变化会比较明显,比如,刚出生的孔雀鱼到一个月大的时候,就能长到1厘米长。
1元小锦鲤能长大。在饲养1元的小锦鲤的时候,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的鱼缸,这样能给锦鲤更大的生长空间,同时要注意定期给锦鲤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这样锦鲤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1米2宽40的鱼缸可以养地图鱼、鹦鹉鱼、龙鱼、罗汉鱼、飞凤鱼等之类的中大型鱼。在养鱼的时候,要根据鱼缸的大小来挑选饲养的鱼和饲养的密度,要注意的是饲养密度不可以太大。
这个要根据七彩神仙鱼的大小来决定,正常情况下1CM的鱼需要1公升的水来喂养,如果你的鱼是两厘米长就需要两公升。家长可以根据这个情况来推算自己的鱼缸可以杨多少七彩神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