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提到猫传腹的各种表现,当主人发现猫咪有这些行为特征时,就应该及时带猫咪去医院接受治疗,那么,各位铲屎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猫咪养得好好的突然得了猫传腹呢?今天这篇文章就带大家好好地了解猫传腹这个疾病,从而更好让猫咪预防和远离猫传腹,做一个能吃能睡能喝能玩的快乐小猫咪。
猫传腹的全称是猫传染性腹膜炎,它其实是猫冠状病毒突变株,也就是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在猫咪体内形成了一个化脓性乳化肿性病变,然后在全身范围内扩散,从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征。
猫传腹有干性和湿性两种形式,不治疗的话猫咪的死亡率可以高达百分之百。在湿性猫传腹,猫传腹全身性炎症可能会导致受损伤的器官出现衰竭,同时表现为猫咪发热,然后在一些体腔内积聚黄色黏稠液体。干性猫传腹不易察觉,其发病时间在几个周或几个月不等,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发热,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眼睛的症状或是神经症状或者其它表现。
猫冠状病毒是 RNA 单链结构具有非常高的突变率,这是导致猫传腹这种特殊疾病的一个大前提。普通的猫冠状病毒只在肠道内感染,并不进入全身循环,更不会侵入别的器官,当猫冠状病毒在不断地突变过程中发生了某些特殊的突变,会获得可能很强的致病力,这时如果这种特殊突变的病毒侵入了白细胞里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并且随着这两种细胞走遍全身,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介导这两种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引起血管炎,而这就是猫传腹形成的基础。
当这种病毒感染了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会失去吞噬这种病原体的能力,反而病毒会把巨噬细胞当作养料,不断地复制自己。而如果这种病毒感染了存在于血管内的单核细胞,那么它就能搭上单核细胞的快车,随着血管传播全身,当它传播到不同的位置时,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了,而这时候这种病毒已经可以叫做猫传腹病毒了。同时,巨噬细胞不断被病毒利用复制自己的过程会促使巨噬细胞分泌很多炎性物质,这些炎性物质会导致更多的巨噬细胞来聚集,还会导致血管上皮出现损伤,然后会出现一些蛋白质和细胞的渗漏,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就逐渐形成了血管周围的肉芽肿性病变和一些黄色黏稠的液体,也就是湿性猫传腹。而干性猫传腹可以理解为一种发病位置比较局限比较轻微的猫传腹。
什么因素导致猫传腹?上面说到猫冠状病毒突变是形成猫传腹病毒的基础,那么那些因素容易导致其突变呢?
1. 猫咪自身免疫力薄弱,例如有猫艾滋、猫白血病毒等等。
2. 猫咪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如家里猫数量过多,猫咪居住环境比较差。
3. 猫传腹病毒的传染性是极低的,但是它的前身即猫冠状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
综上所述,猫传腹是一种比较随机比较流氓的病毒,但是铲屎官们不必慌张,发展到严重的猫传腹之前猫咪都会反应出一些异常行为特征的,只要平时多留心注意猫猫的身体状况及时正确治疗,一般都能把这种病毒扼杀在摇篮里。下一期我们就来谈一谈猫传腹的检查与治疗吧~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请点赞收藏评论加转发,我是铲屎官小攻略,一个分享养猫知识的博主,感谢你的关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传腹是怎么得的
猫传腹是怎么得的
据我了解猫传腹在临床上指的是猫传染性腹膜炎,通常是经常不洗澡、绝育、猫冠状病毒变异后激发等原因引起。
猫咪为什么会感染猫传腹呢?
一、感染猫传腹的原因
普遍认为是经过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的猫会通过粪便排毒,带病毒猫会通过粪便排毒传染同居猫咪;少数可通过沾染病毒的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机械途径进行传染。一般情况下,这种病毒看起来很脆弱,在环境中的生存时间较短,大部分的消毒剂都可以杀死它。
猫传腹主要发生在不满四岁的青年成猫或者是免疫力系统病不完善的幼猫,特别是在群集饲养的猫群中,非常容易爆发。发病过程可以是突然的(小猫更常见),也可以是缓慢的,并持续数周。
二、猫传腹的症状
猫传腹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会很明显,一般猫咪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持续发热等症状。
晚期的症状会明显分为干湿两种:
1、湿性猫传腹
发病后两个月内,猫只死亡。胸腹处有高蛋白渗出物。根据胸水的数量,从无症状到喘息或呼吸困难。
渐进式无痛腹胀,雄猫可致肿胀,可发生呕吐或下痢。中度和重度贫血在临床检查上会发现椎体两侧肌肉在性功能减退后,腹部呈进行性膨大。
2、干性猫传腹
干性的猫传腹主要是会引起器官的脓肉芽肿病变,猫咪会出现消瘦,眼浑浊,眼前房缩瞳,积脓,视力受损等眼部症状。少部分伴有多种神经症状,包括后躯麻痹,痉挛性发抖,眼球震颤,人格改变等。肝脏,肾脏,脾,肺,网膜和淋巴结出现结节病变;腹部触诊可触及肠系膜淋巴结节,贫血,黄疸。
从临床角度来看,患此病的病猫致死率为95%,但有些病猫(如胃口好,无恶性贫血,不感染白血病,早期干燥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猫传腹的文章,可以点击《猫传腹会传染人吗》了解。
猫咪为什么会得猫传腹?
导致猫咪的猫传腹的原因有免疫力下降、口鼻粪便传播冠状病毒、应激反应等多种。
1、自身免疫力低下就会感染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猫冠状病毒变异后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疾病,猫传腹就是猫咪肠胃疾病,猫冠状病毒如何变异以及变异后为什么会引起猫传腹的机理科学家们也没研究出来,原因到现在也不清楚;
2、通过口鼻和粪便传播冠状病毒,主要在肠道繁殖,猫咪免疫功能低下时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致死率低;
3、如果猫咪受到某种应激反应,冠状病毒会发生变异,变异的冠状病毒会更严重,胸腔和腹腔出现高蛋白的渗出液,使组织器官出现脓肉芽肿病变,表现出结节性脓肿、眼球震颤等症状,致死率在95%以上。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他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为什么猫咪会得猫传腹?
绝大多数患上此病的猫都很年轻,不会超过两岁,主要集中在3~16个月之间,这其中,又有一半小于12个月。
引起猫传腹的冠状病毒
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 Group)其实不是一种单独的病毒,而是一个病毒的属,包括很多不同的株型、血清型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猫肠道冠状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FECV,FCoV)。
冠状病毒属RNA病毒,遗传物质由RNA组成而非DNA,而RNA对比DNA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RNA不稳定,病毒会不断变异,这也是目前没有一款药物能够有效治疗猫传腹的主要原因。
冠状病毒突变速度极快,免疫系统往往刚知道如何对应,他就变异成另一种样子,导致免疫系统和疫苗都无法彻底消灭冠状病毒。冠状病毒遗传物质的不稳定性也让它们可以互相组合,从而产生新类型的毒株。
猫冠状病毒相比其他的猫RNA病毒如猫杯状病毒,能够达到三倍的体型差异(120纳米)。目前,猫冠状病毒有两大类,一型及二型。一型是原始版猫冠状病毒,二型据推是猫、狗冠状病毒的混合体。
而不管是一型或者二型,又都有两个形态:
1. 人畜无害型,最多造成腹泻、炎症,处于这种形态的冠状病毒会老实地呆在猫的大肠中。
2. 致命型,这种形态下的病毒经过变异,已经有能力离开肠道到其他器官进而威胁猫的生命,也就是猫咪患上传染性腹膜炎了。
猫传腹的传播
猫传腹本身不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因为当猫咪出现传腹症状时,只有少量的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但是猫冠状病毒会通过污染物传播。
当猫咪急染冠状病毒(并不是患传腹),大量的病毒会存在于病猫的唾液和粪便中,通过接触直接传播,原发染能持续7-18个月,在此期间病毒的排出量达到最高。大部分猫咪粪便排毒持续2-3个月,少部分会持续排毒。
另外,病毒传播还可以发生在母猫和小猫之间,通常在小猫5到8周大的时候。
多猫家庭如果有一只猫有冠状病毒,那么其他猫咪大概率也会有,冠状病毒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活7周,有囊膜,因此生存能力较差,很容易被消毒剂灭活。
猫传腹症状
感染初期症状表现极不明显,精神不佳、食欲不良及皮毛无光杂乱往往是首先出现的症状,体重下降急速消瘦也是警告信号之一,但是太多猫病也有这样的症状,很难一下子判断具体病因。
湿性传腹感染的病变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 出现顽固低烧,起初会怀疑细菌感染,开抗生素,随后发现用药也无法退烧。
2. 感染传腹病毒一段时间后,猫会出现贫血(非再生性贫血)
3. 胸腔积液聚集,这时候猫会显得呼吸困难。
4. 产生腹水,身体像梨形一般。触摸鼓胀的肚皮,猫没有不适感。
一些传腹属于“干性”传腹,不出现积液、腹水,病情发展也比较慢。尤其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
湿性猫传腹
湿性传腹是最多见的传腹类型,腹腔、胸腔中出现积液是其特征之一。
这些液体的产生并非来自病毒的破坏,而是猫自己的免疫系统察觉到病毒入侵的自我防御但是却反应过度,免疫反应(发炎就是一种免疫反应)释放出液体混合物变成腹水,这种腹水粘稠、泛黄,混杂着蛋白质、白细胞、血浆。
传腹X光片
有腹水不一定就是传腹,胸腔出现粘稠积液可能是乳糜胸;肝脏疾病、肿瘤、低蛋白症也会导致腹腔出现积液。
干性猫传腹
小部分传腹没有出现胸腔和腹腔积液,或者说积液非常少的时候,就属于干性传染传腹。
当传腹病毒入侵猫的脏器,免疫系统作出防御反应,产生肉芽组织包裹、阻隔已经被病毒占据的身体组织,传腹病毒转而入侵眼睛、肝脏、肾脏、淋巴结、神经系统等,结合免疫系统作出的反应,什么症状都可能发生。
传腹病毒入侵的部位不同,出现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以典型的眼部、神经系统为例:
入侵眼部
身体免疫系统作出防御反应,眼部出现炎症。
出现这种症状,同时伴随神经系统问题,传染性腹膜炎的可能性就极高了。
入侵神经系统
行走不稳、萎靡不振、抽搐癫痫都是干性传腹猫可能出现的症状。罕见情况下,肝门静脉分流(Liver Shunts)这种可治愈疾病会产生如同干性传腹一般的症状,容易误诊。患有肝门静脉分流的猫咪持续发生间歇性抽搐,精神方面产生问题,最好做一次胆汁酸测定,确定是不是肝性脑病。
猫传腹的诊断
目前不存在针对性的传腹病毒检测手段,冠状病毒是不是已经变异到诱发传腹的程度,需要医生结合实际情况和有限的检测结果去做推断,也导致会造成很高的误诊率。
下面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诊断依据,必须互相结合,再作判断:
1. 积液里含有大量球蛋白和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则传腹的几率很高。
2. 通过免疫染色法(Immunostaining)检测积液中的巨噬细胞,如果这些巨噬细胞是对抗冠状病毒的类型,那传染性腹膜炎的几率极高。
3. 通过检测抗体(titer),如果检查出猫体内存在极高的冠状病毒抗体,同时又存在明显的传腹症状,那传腹的几率极高。
4. 传腹患猫的往往淋巴细胞数量很低,血常规可检测
5. 生化指标中的A/G(白蛋白/球蛋白)比指标在猫感染传腹的情况下会偏低。其中的G,即球蛋白(Globulin Protein)会超标。此时,结合其他症状可以判断是不是传腹。
6. 其他血检指标。血液中主要蛋白指标之一的白蛋白(Albumin/ALB)会降低,原因是传腹引发的慢性炎症。
冠状病毒抗体或者抗原检测是否能确诊?
这种检测只能让我们知道猫咪体内是否有冠状病毒,但是没办法区分致命的传腹病毒和普通的冠状病毒,这也是传腹经常误诊的主要原因。
1. 如果在胸腔、腹腔积液中检测到冠状病毒,传腹可能性很高。
2. 假若在肠组织外的身体组织中检测到高量冠状病毒,传腹可能性极高。
传腹试纸可否检测有无患病?
市面上厂商出售传染性腹膜炎检测试纸,这些试纸只能检测猫咪是否有冠状病毒,并不能区分致命的传腹病毒和近乎无害的普通冠状病毒。
猫传腹的治疗和预防
传腹的治疗
目前没有有效的传腹治疗方法。通常是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如良好的护理和营养,并减轻炎症反应的疾病。很多科学家正在研究传腹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尚未有特效药的出现。国内目前能接触到的药物有GC376和GS441两种。如果猫咪患有传腹,一般都是直接尝试GS441,针剂是油剂叫比较疼(现在已经有片剂可供选择了,价格比针剂贵,但不疼,小猫咪接受度较高),15mg/ml浓度的注射剂量是0.3-0.5ml/kg体重/天,注意不要固定注射同一个部位,容易导致组织纤维化,后期注射不进去,第一个周打针后去医院复查,如果指标没有好转说明药效不好,抓紧时间换药。
抽液与蛋白质补充
患病猫咪的胸腔、腹腔会有积液,需要把这些液体抽走。抽出后,猫会舒服许多,呼吸也顺畅起来,然后这些积液会再次出现,此时又需要抽液。反复如此蛋白质会随之大量流失,所以在食物选择上尤其要注意给食高蛋白食品,比如罐头和肉食。
手动喂食
患病猫咪食欲精神都很差,不太会主动吃东西。尽量提供猫咪他爱吃的食物,一些医生会开“处方粮”,但是对传染性腹膜炎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的猫咪不爱吃,就不要吃。
陪伴与环境
猫咪病很重,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避免嘈杂的环境和陌生人、猫、狗。这时候的猫咪大多比以往更粘人,多陪陪他,跟他聊聊天,哪怕他听不懂你说啥。
传腹的预防
关于预防,没有太多好的方法,都是一直强调的方法:
1. 保持环境整洁
2. 每天清理粪便,定期彻底清洗消毒猫砂盆
3. 新进家的猫咪要做好隔离
4. 提供适当的营养
5. 尽量避免猫咪应激
如果猫咪在室外,0度左右猫咪是会冻死的。猫咪正常体温在37.5-39度,如果周围环境温度太低,猫咪没有任何保暖措施的情况下,就会被冻死。如果在室内,0度左右猫咪通常是不会冻死,一般室内会比室外温暖一些,猫咪也会自己找温暖的地方待。
10KG的猫粮一只成猫大概要吃半年,不过根据猫咪品牌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还有季节的不同,一只成猫一袋10KG猫粮能吃多久也不同,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准,一般不建议饲养一只猫咪的家庭一次购买这么多猫粮。
1l猫砂约等于0.83公斤,10l约等于8.3公斤,这类以l做单位的猫砂大多为豆腐猫砂、木屑猫砂等,这样的猫咪灰尘下可以溶于水,价格较彭润土高、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彭润土搭配使用。
应该是疾病的表现、饲养员先查看猫咪是否有拉稀软便的迹象,若有可能是上火、脱水等疾病,饲养员可以尝试几天的人工喂养。
10天小猫没有妈妈需要人工喂养,可以喂小猫吃羊奶粉,用温开水将羊奶粉冲好,然后将羊奶粉倒入奶瓶中让小猫吃。如果室温太低,要将小猫放到温暖的环境里,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要放到小猫能接受的温度。10天的小猫没有自主排便能力,在没有母猫的情况下,主人也可以用流动的温水冲洗小猫屁股,以刺激小猫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