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你相遇之前,我从未想过,世间会有如此单纯的美好!
—— 张大喵
“大喵,你在养猫的时候你家人和你说过养猫的‘害处’吗?最近我快要被我妈妈搞疯了,她说养猫的人眼睛会长寄生虫出来!这个是真的吗?”
大喵不得不说,妈妈们对孩子的爱是真真切切的,若不是因为这份真切的爱,也不至于网络上的人说什么,她们就信什么。毕竟大喵也有一位这样“关心则乱”的同款妈妈!不过确实有很多养猫铲屎官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
铲屎官经常会和猫咪近距离接触,甚至在同一张床上休息,所以猫咪身上到底有没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到底能不能感染到猫咪主人?
很多铲屎官因为这个问题害怕到自己去医院检查是否有感染寄生虫,但是大喵觉得既然这样思虑周全,为什么不定期给猫咪驱虫呢?这样不仅可以让猫咪避免寄生虫的干扰,还可以保持铲屎官的身体健康!
关于宠物驱虫这个话题已经算是老生常谈了,包括大喵之前也专门出过如何进行驱虫,以及如何选择驱虫药物的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到大喵的主页查看或私信大喵。
可以说目前这个季节是宠物寄生虫感染易发季节,所以铲屎官们也要赶紧将驱虫为毛孩子们安排起来了!但是如何判断自家的毛孩子是否感染了寄生虫呢?
今天大喵就从猫咪的五种表现,为铲屎官小伙伴们科普一下猫咪是否感染寄生虫!如果猫咪出现以下这五种表现,铲屎官一定要注意,你家毛孩子已经感染寄生虫了!
1. 猫毛干枯毛躁
如果是在正常的情况下,铲屎官们都知道猫咪们的毛是处于光滑又柔顺的触感的!但是如果家里并没有对猫咪的饮食、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进行改变,猫咪的毛突然变得粗糙干枯,那么铲屎官们一定要注意了!
这样的表现很有可能是猫咪由于感染寄生虫导致的营养不良或是脱水的情况,需要铲屎官尽快给猫咪进行驱虫!
2. 无论怎么吃都吃不胖
并不是说天生就吃不胖的猫咪体质,这一条指的是如果猫咪饮食情况正常,甚至比从前的食量更大了,但是却不见体重有任何的上升,反而是越来越消瘦了,如果出现这种表现,铲屎官们就要注意了!
有这种表现的猫咪很有可能已经感染了寄生虫,寄生虫在猫咪体内会吸收掉猫咪摄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所以就会出现猫咪吃不胖,甚至是越吃越瘦的情况!大喵建议如果猫咪有了这种情况,铲屎官一定要尽快带猫咪驱虫,严重的话会危害毛孩子的生命!
3. 经常摩擦臀部或抓挠身体
如果猫咪在家的时候经常出现在地上摩擦臀部,或者经常抓挠身体的情况,铲屎官们就一定要打起精神来了!
这种表现代表猫咪很可能已经感染跳蚤、绦虫等寄生虫!除了及时为猫咪进行驱虫之外,铲屎官要更加注意生活以及居住环境的卫生问题,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哦!
4. 时常出现拉稀、呕吐的情况
其实猫咪拉稀、呕吐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应激反应,胰腺问题,肠胃问题等等!不过如果猫咪感染了寄生虫,也是会出现拉稀以及呕吐的表现!
猫咪在感染寄生虫之后,寄生虫会刺激到猫咪的胃以及肠道,从而引发猫咪呕吐或是拉稀、软便等症状,大喵建议铲屎官带猫咪及时就医,让医生给出正确的症状原因判断,如果是寄生虫的问题,那就要尽快做驱虫了!
5. 粪便中出现虫体
猫咪的粪便铲屎官们一定不要嫌臭,一定要多多观察,其中可以发现很多猫咪的身体问题!
铲屎官们可以检查一下猫咪的粪便是否有异样,如果粪便中发现虫体或是便血的情况,那么就说明猫咪很有可能已经感染了寄生虫,需要尽快进行驱虫!
以上五种表现是重点,铲屎官们一定要收好,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关于猫咪驱虫这个问题,很多铲屎官还是存在一定认知上的误区的!
“我家猫从来都不出门,所以根本不需要做驱虫吧!”
猫咪是不会出门,但是铲屎官总是要出门的呀~ 只要铲屎官会外出,就难免不会接触到细菌以及虫卵,并且把这些细菌虫卵,以及一些病原体带回家,再加上铲屎官和猫咪的亲密互动,自然也就会给猫咪的健康埋下一丝隐患!
所以,猫咪的定期驱虫还是要安排起来的,这是保障猫咪身体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操作!尤其是很多铲屎官有路遇流浪猫,拔“小鱼干”相助的习惯,刚刚接回家的流浪猫更是一定要做驱虫的!
一般猫咪至少要每 3 个月驱虫一次,或依照不同驱虫药物使用频率或医生安排进行。给猫咪做好驱虫工作不仅可以帮助猫咪抵御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更可以维护主人与毛孩子的共同健康,减少人畜共患病的几率,所以铲屎官们一定要重视,不要等病情严重看医生花掉更多钱,才追悔没有及时驱虫!
至于给毛孩子选择什么品牌的驱虫药好,大喵可以说几个自用的品牌:“D 宠爱”、“福 L 恩”、“德国拜 ER”(此处非广告,所以不方便打出全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信咨询大喵),用法,以及选择方面也可以去大喵主页看一下之前关于驱虫的内容!
今日互动话题:作为铲屎官,你多久为毛孩子驱虫一次呢?快留下你的神评,我们评论区见!
我是张大喵,一个超级爱猫的硬核铲屎官!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身上有寄生虫有哪些表现
猫身上有寄生虫的表现主要包括皮肤瘙痒、脱毛、红肿、异常的消化症状以及行为改变等。
首先,皮肤瘙痒是猫身上有寄生虫的常见症状之一。寄生虫如跳蚤、螨虫等会叮咬猫的皮肤,导致瘙痒感。猫可能会频繁地、咬或抓痒处,甚至造成皮肤破损和感染。
其次,脱毛也是寄生虫感染的一个明显迹象。某些寄生虫如癣菌会侵入猫的毛发,导致毛发脱落。通常,这种脱毛是局部性的,可能伴随有皮屑和红肿。
此外,皮肤红肿也是猫身上有寄生虫的表现之一。这通常是由于寄生虫叮咬或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红肿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通常集中在头部、颈部和腹部等区域。
除了皮肤症状外,异常的消化症状也可能表明猫身上有寄生虫。例如,猫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或体重下降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某些内部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感染所引起的。
最后,行为改变也可能暗示猫身上有寄生虫。例如,猫可能会变得异常安静或活跃,或者出现异常的叫声。此外,猫可能会出现过度毛或抓挠等行为,这可能是由于皮肤瘙痒或不适所引起的。
总之,猫身上有寄生虫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瘙痒、脱毛、红肿、异常的消化症状以及行为改变等。如果你发现你的猫出现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请及时带它去看兽医以进行诊断和治疗。
猫咪患寄生虫的五大症状?
猫咪患寄生虫的五大症状?
1.毛发干枯,毛发上有黑色颗粒
一般健康的猫咪,毛发都是柔顺有光泽的。如果你家猫在饮食和生活上都没有改变,毛发却很干枯、没有光泽,同时毛发上还有黑色小题粒,如果你把这些黑色小颗粒溶于水中,会出现血色,说明猫味患有寄生虫了。
2.牙龈发白,贫血
健康的猫咪牙银是粉红色的,如果你家猫咪牙龈发白,说明它贫血了,有可能是患上了寄生虫了,这个症状,看不出来的,说明你不是合格的铲屎官。
3.摩擦,缓解瘙痒
猫咪一般不会摩擦屁服,如果你家猫频繁摩擦,其实猫咪并不是在玩耍,也不是在擦屁屁,可能是因为猫咪感染了寄生虫,导致瘙痒,所以猫咪才通过摩擦来缓解瘙痒。
4.便便有虫,拉稀或便血
健康的猫咪,拉出来的便便,颜色是黄褐色和棕褐色的,软硬也适中。如果猫咪的便便有异味,便血、拉稀,便中有虫等。这都说明了猫咪身体里“有虫”,宠主要及时发现猫咪这个症状,如果发现不了的话,说明你不是合格的铲屎官。
5.咳嗽,呼吸急促
猫咪一股呼吸都正常,不会有大喘气的情况,除了生病的时候。但是如果猫咪不是生病,却总是频繁咳嗽,有呼吸急促的情况出现,那猫咪可能是感染了心丝虫和弓形虫。
怎么判断猫咪体内有虫 判断猫咪体内有虫的方法
1、若要判断猫咪的体内是否有虫可以观察它是否有不吃胖的现象,特别是瘦猫的现象,很可能有寄生虫;
2、其次,还可以观察猫的粪,有白色条状的虫,说明猫身上有虫;
3、还可以观察猫皮肤是否有结块脱毛或抓挠的行为,有这种情况的话说明猫咪体内有寄生虫。
如果猫咪在室外,0度左右猫咪是会冻死的。猫咪正常体温在37.5-39度,如果周围环境温度太低,猫咪没有任何保暖措施的情况下,就会被冻死。如果在室内,0度左右猫咪通常是不会冻死,一般室内会比室外温暖一些,猫咪也会自己找温暖的地方待。
10KG的猫粮一只成猫大概要吃半年,不过根据猫咪品牌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还有季节的不同,一只成猫一袋10KG猫粮能吃多久也不同,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准,一般不建议饲养一只猫咪的家庭一次购买这么多猫粮。
1l猫砂约等于0.83公斤,10l约等于8.3公斤,这类以l做单位的猫砂大多为豆腐猫砂、木屑猫砂等,这样的猫咪灰尘下可以溶于水,价格较彭润土高、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彭润土搭配使用。
应该是疾病的表现、饲养员先查看猫咪是否有拉稀软便的迹象,若有可能是上火、脱水等疾病,饲养员可以尝试几天的人工喂养。
10天小猫没有妈妈需要人工喂养,可以喂小猫吃羊奶粉,用温开水将羊奶粉冲好,然后将羊奶粉倒入奶瓶中让小猫吃。如果室温太低,要将小猫放到温暖的环境里,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要放到小猫能接受的温度。10天的小猫没有自主排便能力,在没有母猫的情况下,主人也可以用流动的温水冲洗小猫屁股,以刺激小猫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