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就像自己的毛孩子一样
寄予了我们许多的情感
然而,当宠物遭受侵害的时候
我们发现,居然没有专门的法律
可以用来保护我们所喜爱的萌宠们
今天,格小宠和你捋一捋
我国目前法律对宠物的认定标准是啥
宠物在法律上的性质
在现行法律上并没有对宠物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具体什么是宠物,宠物包括哪些动物,以及如何保护宠物,目前在法律上都是空白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探究如何更好保护宠物的同时,一方面是积极地推动宠物保护立法的发生,另一方面是根据现行尚不健全的法律法规寻求有利于宠物的保护措施。
宠物在本质上属于“物”的范畴,是属于我们的个人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然而民法典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宠物”是否属于物权客体,根据法无禁止即自由,宠物可以认定为物权中的动产来寻求相应权益的保护。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以及《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八条: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图片来自顾问单位犬影村提供
宠物作为一种动物,在《民法典》当中,最直接相关的是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 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 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相关的动物饲养规定对宠物进行一定的法律保护。
那么,要对宠物有什么明确规定的话,得是什么样的呢?
图片来自顾问单位犬影村提供
我们可以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二条规定:
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本法各条款所提野生动物,均系指前款规定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的规定。
该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野生动物的所有权,以及详细描述了驯养、宰杀、收购、繁殖等都明确的规定,野生动物与宠物的定义有所不同,也就明确了有哪些野生动物是不能成为宠物,或者哪些动物的饲养是不受法律保护甚至违反法律规定的。
反观之,台湾的《动物保护法》则对宠物作出了明确的定义:
宠物:指犬丶猫及其他供玩赏丶伴侣之目的而饲养或管领之动物。
与此同时,韩国司法部最新修订的《保护动物法》列明了:
宠物不再是私人财产,并承认动物是有生命的实体而非物件,以此遏制虐待及遗弃宠物。
宠物受侵害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是一种现实的损害,按照“有损害即有赔偿”的民事赔偿原则进行。
鉴于宠物具有财产的属性,因此一般的宠物纠纷事件,是以宠物主人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财产侵权赔偿或合同纠纷以主张赔偿损失,通常以实际认定的财产损失为主。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 修正)第一条:
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我们可以看到:在解释当中并未涉及到因宠物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然而,因宠物受侵害引发的内心情感上的痛苦却真实可见地出现在宠主人身上。
图片来自格德法宠铲屎官家族成员:呆呆
那么,宠物在这里是否可被视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呢?
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必须是特定物;
其二是该物承载了一定的精神利益。
宠物虽然作为“物”的存在,却不同于一般的物,它有生命和灵性,是会和我们建立起一定的感情联系和精神依赖的动物。
在许多时候,宠主都是把宠物视为自己家庭的一员,已经无形之中形成了某种人格利益上的关联,一旦宠物发生什么事情,精神带来的打击和痛苦都是清晰可见的。
这种情感意义上的价值是无法用具体的财产来衡量,因此,宠物完全可以被视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但需要被侵权人举证证明宠物系其财产以及共同生活的经历为前提。
综上所述,宠物目前在现行法律当中,是属于“财产”性质且具备人身意义的特定物,一般以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进行法律维权。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民法典对养狗狗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养狗的规定有: 1、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2、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3、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关于小区养狗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小区养狗规定如下:
1、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2、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3、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起诉流程:
1、立案受理。原告向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递交起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
2、庭前准备。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
3、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时,首先由员宣布法庭纪律,由法官查明当事人到庭情况并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4、上诉。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的判决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提出上诉;
5、申请执行。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发生法律效力后,债务人未按照上述文书所确定的期间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强制执行;
6、申请再审和申诉。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认为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和调解确有错误时,可以申请再审。
综上所述,起诉是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提起诉讼,请求人民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即请求通过审判,使被告人承担某种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管辖范围。 起诉是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之一,但并不代表着一定要把司法程序进行到底。协商、调解、诉讼等途径,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
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民法典关于宠物的规定
法律分析:关于宠物的规定有:饲养的动物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侵权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则不能承担或者减轻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关于宠物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宠物的规定具体如下:
1、单位和个人饲养的犬只,应按规则定期免疫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组织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挂号机关申请挂号。带犬外出时,应按规则佩戴犬牌,并按规则系上犬绳等,防止犬伤人,传播疾病。从五月一日起,遛狗不系绳子、不带犬牌将涉嫌违法;
2、对饲养的犬只不按规则进行狂犬病免疫接种的,由县级以上当地农业乡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3、动物疫病防备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给犬只注射狂犬病疫苗后,确认免疫证和犬种等信息后,向养犬人发放《大同市狂犬病免疫证》。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条 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 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五十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2020中国允许养的鸟有:金丝雀、斑胸草雀、白腰文鸟、七彩文鸟、长尾草雀、八哥等。但在饲养鸟类的时候要注意,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一些野生的鸟类最好不要进行饲养。
20CM的小缸可以饲养差不多100只黑壳虾,黑壳虾体型非常的小,品种也非常多的,体长只有2厘米左右,其身体颜色非常的多,这类虾很少有人会当作观赏虾饲养,其主要作用就是清楚鱼缸里的藻类。
25天的玄凤鹦鹉在饲养时,主人可以喂食小米、高粱、稻米之类带壳的谷物,偶尔可以喂食一些干净的青菜、大白菜、黄瓜、苹果之类的蔬果,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喂食任何添加油脂和调味的食物。
两个月的玄凤多久能养熟需要看家长的饲养方式,还有玄凤鹦鹉的性格,如果家长的饲养方式正确,而且玄凤鹦鹉的性格很好,那估计过不了几个月它就能养熟了,如果家长不怎么会饲养,而且玄凤鹦鹉比较胆小,那就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了。
50缸养10-12条一眉道人。如果是幼鱼的话,可以饲养40条左右,但在它们长大后便要更换更大的鱼缸,或是分缸饲养,否则它们便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导致出现发育不良等之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