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鱼的知识有哪些 伯劳鸟是一种什么鸟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吃素会怎样 会跳舞的鸟有哪些鸟 我国常见的入侵物种有哪些 长着人脸的动物有哪些 飞得最快的鸟是什么鸟 体型最大的昆虫是什么 没有天敌的动物有哪些 各个国家的国宝动物是什么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哪些 世界上最长的鱼有多长 东方角鸮是什么鸟 罗非鱼喜欢吃什么饵料 淋水变透明的花叫什么 黑色的花有什么品种 自然界有哪些神奇的植物 最贵的植物是什么植物 小太平鸟是国家保护动物么 世界上最贵的马要多少钱 大鹅为什么喜欢攻击人 世界上最小的蜗牛有多大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恐龙吗,为什么说蜂鸟是恐龙? 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动物是什么 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动物是什么 蝙蝠百科知识介绍 世界上最昂贵的生物是什么 豺是种什么样的动物 植物的叶子由什么组成 龙葵是什么样的植物 珊瑚是怎么形成的 无花果真的不开花就结果吗 蝈蝈和蛐蛐是一样的吗 出远门狗狗没人照顾怎么办 为什么爱狗人士成为贬义词了 为什么“爱狗人士”那么讨厌 忠犬八公的故事详细介绍 猫为什么那么怕黄瓜 好狗不跳好猫不叫的意思 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呢
关于螳螂的知识有哪些
提问:小小宠来源:宠搜网
精选回答

这一期说的是螳螂吗?我想说你没有看错。我突然感觉名字里带螳螂俩字的都是自然界的狠角色。正如你所想的那样 昆虫中能捕杀大于自己几倍的昆虫在自然界可能真没几个。螳螂,一个我们熟知的名字,一个我们随手能捏死的小昆虫,却在自然界里是鼎鼎有名的残暴小虫子。

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螳螂是比较牛的呢。我是从黑猫警长里有一集母螳螂把公螳螂吃掉那集知道的。对于年少的我,这么温馨正义的动画片在童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就是我们熟知的武术螳螂拳,我们国家著名导演王晶导演年轻时所扮演的肥螳螂也让我印象深刻,或者又是美丽漂亮的兰花螳螂,又或者是海洋里的螳螂虾,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告诉大家,被我们经常忽略的螳螂是多么牛。

事实上从外形上来看,螳螂有点奇怪,奇特的造型,像是手握两把镰刀。它们不仅能杀死同类的 还能杀死鸟类,蛇类,或者小型的哺乳动物,或者小型的蜥蜴。甚至可以和猫比划两下,是什么让螳螂这么无畏的呢,怎么养成好斗嗜血的性格呢。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从生物圈食物链来看,有些事情是很符合逻辑的 也很容易理解 你知道 猫抓老鼠 蜥蜴吃昆虫 但为啥到螳螂这不是这样了呢。

我想说螳螂绝对是昆虫世界的统治者 它镰刀般致命的前腿通常把猎物抱在怀里,然后给猎物一个爱的摸摸哒。在螳螂的捕食圈里对于猎物来说,螳螂也太热情了吧 ,想抱谁就抱谁。大多数情况下 螳螂会先设下埋伏 利用树叶树皮或自身的伪装进行伏击。它们捕捉猎物的速度超级快。以至于人类的眼睛很难捕捉到它们的动作。螳螂的身体结构使其成为昆虫圈顶尖的杀手,螳螂可以将头部旋转180度 用两只大而复杂的眼睛来扫描环境。整个狩猎场 没有一个猎物的动作会被忽略。

螳螂的正常菜单上通常有蟋蟀 蚱蜢 苍蝇和其他昆虫。非正常菜单上有,小鱼,小青蛙,小蛇,小鸟,小蜥蜴,小老鼠,隐藏级菜单是臭名昭著的成年雌性的交配行为 它们有时会在交配后或在交配过程中吃掉另一半。但是螳螂的无畏,即使有可能被吃掉也不能阻止它们的繁殖。螳螂有时被用作害虫控制的天然药物 有螳螂生活在的那片农作物地区,相当于有一个敬业的小保安。

然而由于螳螂这个小保安过于勤奋, 它们能吃掉对于庄稼有益的昆虫和坏昆虫一样多。螳螂不是那种喜欢追逐猎物的捕食者 ,他们最喜欢的是伏击中发动攻击 有些螳螂伪装得很好 而另一些人则期望如此。待在原地 直到猎物出现或靠近,对于狩猎中的螳螂,它们还会精确计算出使用的力量 速度和距离 这对昆虫来说是不正常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科学家们认为螳螂的攻击移动就像在同一个程序上一样一成不变。,但一些实验证明 螳螂确实会根据目标移动的速度来调节撞击速度,有时意识到速度计算错误 他们就停了下来。然后立即纠正它们的错误,如果不是拍摄到它的慢动作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它试图计算改变它的动作。对于螳螂了解得越多 我就越觉得它们是万能的猎手,而它们海洋里的好哥们,螳螂虾,也是海洋里比较厉害的主,在抖音里我们经常看见。养殖的螳螂虾攻击时多么恐怖。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喜欢的点赞关注我呦。如果你有其它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谢谢大家的观看。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螳螂的特征与习性螳螂是什么?

螳螂的特征与习性 螳螂,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螳螂目昆虫的总称。身体中型或较大,头部倒三角形,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体呈黄褐色、灰褐色或绿色。具有翅2对、足3对;前胸细长,前足为1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故为益虫。后足的基部具有听器。雌性的食欲、食量和捕捉能力均大于雄性,雌性有时还能吃掉雄性。雌性的产卵方式特别,既不产在地下,也不产在植物茎中,而是将卵产在树枝表面。交尾后2天,雌性一般头朝下,从腹部先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顺次产卵,泡沫状物质很快凝固,形成坚硬的卵鞘。卵鞘中药称“桑螵蛸”或“螵蛸”。次年初夏,从卵鞘中孵化出数百只若虫。若虫蜕皮数次,发育为成虫。为不完全。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在《昆虫记》一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在书中,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应社会人生。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2]

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后。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1]

昆虫记中螳螂有什么生活习性?

1、螳螂的生活习性: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善于利用“心理战术”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属于益虫。螳螂的生活环境为草丛,为了避免被天敌发现,一般的螳螂颜色多为绿色,除绿色外也比较常见。

2、蝗虫的生活习性: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以禾本科植物为主要食物,是农业害虫。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寿命大约6个月。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

3、蝉的生活习性:常见的蝉科动物是蝉,俗称知了(蛭蟟)、蛣蟟或借落子。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在地下“潜伏”四年后钻出地面。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

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4、蝈蝈:后足强健、大腹,善跳跃。生于原野草丛、矮林、灌木,平时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茎杆上爬行、栖息、觅食。主要吃植物的茎、叶、瓜、果等。

5、毛虫:一般只在某种或某些植物上生活,并以其为食,直到变为成虫。而后交配并寻找此类植物产卵。它们一般以寄主的叶或果实为食。

毛虫中群居、独居的都有,变为成虫前,一般会蜕4-6次皮,以便不断长大,最终做蛹。蜕皮、做蛹前会不吃不喝,一动不动。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法布尔31岁时,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这段时间他就先后创作了《植物》、《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生物学作品。1854年,法布尔在法国的《自然科学年鉴》上发表了他的《节腹泥蜂观察记》。

三年后,他又发表了关于鞘翅昆虫问题的研究成果,其学术质量之精,理论意义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在1879年,他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终于问世。

煌煌10卷的《昆虫记》一书,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昆虫记

螳螂的有关知识?

分类: 教育/科学

解析:

螳螂

螳螂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南大刀螂、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螳螂体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渐。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

螳螂是益虫还是害虫

  螳螂身体中型或较大,头部倒三角形,复眼大而明亮,具有翅2对、足3对;前胸细长,前足为1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故为益虫。

  一、螳螂是益虫还是害虫

  螳螂身体中型或较大,头部倒三角形,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体呈黄褐色、灰褐色或绿色。具有翅2对、足3对;前胸细长,前足为1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故为益虫。

  螳螂身体为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渐。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六至八个月左右,有些种类是孤雌生殖。

  二、螳螂吃什么食物

  螳螂是肉食性昆虫,螳螂可捕食40余种害虫,如蝇、蚊、蝗、蛾蝶类及其幼虫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虫,蝉、飞蝗、螽斯等大型昆虫。可作为蚜虫、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害虫的天敌,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

  三、螳螂怎么捕食的

  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而且动作灵敏,捕食时所用时间仅有0.01秒,只吃活虫,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钳食它的猎物。受惊时,振翅沙沙作响,同时显露鲜明的警戒色。常见于植丛中而非地面上,体形可像绿叶或褐色枯叶、细枝、地衣、鲜花或蚂蚁,依靠拟态不但可躲过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

  螳螂其它知识:

  没虫子给螳螂吃什么

  没虫子给螳螂吃,可以将瘦肉剁成糊状,然后用来喂食螳螂。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喜食各类作物害虫,如蝗虫、家蝇、玉米螟等。

  螳螂吃什么害虫

  螳螂会吃60多种害虫,比如棉蚜虫、红铃虫、菜螟、金龟子、苍蝇等,而且还喜食蝗虫,可以说螳螂是农业生产中的“安全卫士”,不过一只螳螂的寿命只有6至8个月左右。

  螳螂的寿命有多长

  螳螂的寿命大概在9至12个月左右。螳螂是无脊椎动物,喜捕捉活虫作为食物,如果有机会,还会捕食小鸟、壁虎、幼鼠等,是农业益虫。

相关问题

明星医生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