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肚竹又称为罗汉竹、密节竹,由于佛肚竹的节短且膨大,看上去好似弥勒佛的肚子,和其他常见的竹子有很大的不同,故此得名。如今,盆栽爱好者对于竹子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而佛肚竹做盆栽又是相对好看的,所以更深受盆栽爱好者的欢迎了。小编就为你分析一下佛肚竹盆景的养护与制作。
佛肚竹
一、环境
刚栽种的佛肚竹盆景,浇透水后,置于蔽荫处养护l0天左右,再置于半阴半阳处养护5天,然后再放置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细心养护。因盆钵浅盛土少,夏季在烈日下曝晒易损伤根系,故要适当蔽荫。秋末冬初,当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时,应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8℃左右即可,室温过高对来年生长不利。在南方,只要把盆钵埋入向阳背风处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
二、栽种与繁殖
佛肚竹的繁殖、翻盆、栽种,均以5月或9月为宜。繁殖时常用分株法,即把植株从盆中扣出,用竹片将根部宿土除去1/2左右,找到株间相连的粗根,将其剪断,即可分植。栽种时要多带宿土,以提高成活率。结合分株、翻盆,要把老根、过长根和枯根剪除,同时剪去直立枝、下垂枝和过密枝,以减少植株水分蒸发,有利成活,并使株形更美。佛肚竹喜疏松、比较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壤,以腐殖土为主加少量沙土调匀后,即可使用。
1、浇水。佛肚竹喜潮湿,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盆内不可积水。夏季是它的生长旺盛期,气温又高,早晚应各浇一次水。冬季移入室内后,叶面尘土多,要适当向叶面喷水,使叶片保持青翠美观。
2、施肥。佛肚竹盆景施肥不宜过多,肥水过大使枝叶陡长,影响美观,3~9月,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即可。
佛肚竹
三、造型与用盆
用佛肚竹制作盆景,多采用丛林式,以表现竹林的自然风韵,但也有用一株或两株佛肚竹来制作盆景的。如将两株佛肚竹栽于一·个盆中,应一大一小、一粗一细、一高一低、一直一斜,直立株一般要高、大、粗,斜株一般应小、细、低,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如两株大小相近,而且又都是直立的,这种盆景情趣较差。制作丛林式佛肚竹盆景,根据盆钵大小,一般用5、7、9株合栽于一盆。以5株为例,根据植株大小,将其编为第1、2、3、4、5号,制作时,常以第1、3、4号为--组,作为盆景的主体;第2、5号为一组,作为盆景的客体,起衬托作用,两组之间并要留有适当的距离。
丛林式佛肚竹盆景以用较浅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紫砂盆为好,釉陶盆次之。如在其中放置一些大小比例适当、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熊猫等摆件,会使盆景更添诗情画意。如在盆钵中栽种2-3株高低不一的佛肚竹,再在盆钵适当位置摆上玲珑剔透的山石,即成为一幅造型优美的立体国画--《竹石图》。
四、整形
佛肚竹生长较快,对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应及时剪除,以免消耗营养。新生竹可视其形态,决定去留,如节短肚大,虽对造型有所影响,也应留下,待9月份分株时另植;如新竹干细、节长,又影响造型,则应及时剪除。
佛肚竹盆景在最初的制作到后期的养护都是养好个佛肚竹的关键,虽然竹子是比较容易饲养的,但是佛肚竹盆景是饲养在室内的,还是需要根据其生长习性来进行日常的护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佛肚竹盆景怎么养
佛肚竹盆景怎么养
1、土壤条件
佛肚竹适宜生长在腐殖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土壤中,可将腐叶土、沙土、园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并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也可将草皮和农田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消毒装入花盆中作为栽培的基质。
2、光照条件
佛肚竹在生长期间对光照的需求较大,但不耐强光的暴晒,尤其在干旱地区。因而在北方地区夏季养护时,需在上方搭建一层遮阳网来弱化光线的强度。在其他季节温度过高时,也需避免强光暴晒。在冬季光线较为柔和,可将其转移到向阳处养护,室温控制在10℃以上。
3、水肥管理
佛肚竹在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需每隔2~3天浇一次水,沿着花盆边缘浇灌水分,浸湿全部的土壤。在夏季温度较高时,需在早晚各浇灌一次水分,使盆土处于湿润的生长状态。在每年3~9月还需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肥,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
养殖佛肚竹的注意事项
注意由于佛肚竹的生长速度较快,养护期间需定期进行修剪整形,使用消毒后的锋利剪刀,修剪掉佛肚竹上方长出的生长不良、生长细弱以及遭到病害侵袭的枝条,保证株型的美观。修剪完成后,需往伤口处喷洒稀释后的多菌灵溶液,避免伤口感染病菌。
大佛肚竹盆栽方法大佛肚竹如何养殖
1、造型与用盆:用佛肚竹制作盆景,多采用丛林式,以表现竹林的自然风韵,但也有用一株或两株佛肚竹来制作盆景的。如将两株佛肚竹栽于一个盆中,应一大一小、一粗一细、一高一低、一直一斜,直立株一般要高、大、粗,斜株一般应小、细、低,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如两株大小相近,而且又都是直立的,这种盆景情趣较差。
2、栽种与繁殖:佛肚竹的繁殖、翻盆、栽种,均以5月或9月为宜。繁殖时常用分株法,即把植株从盆中扣出,用竹片将根部宿土除去1/2左右,找到株间相连的粗根,将其剪断,即可分植。栽种时要多带宿土,以提高成活率。
3、养护管理:场地。刚栽种的佛肚竹盆景,浇透水后,置于蔽荫处养护l0天左右,再置于半阴半阳处养护5天,然后再放置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细心养护。因盆钵浅盛土少,夏季在烈日下曝晒易损伤根系,故要适当蔽荫。秋末冬初,当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时,应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8℃左右即可,室温过高对来年生长不利。在南方,只要把盆钵埋入向阳背风处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
4、浇水。佛肚竹喜潮湿,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盆内不可积水。夏季是它的生长旺盛期,气温又高,早晚应各浇一次水。冬季移入室内后,叶面尘土多,要适当向叶面喷水,使叶片保持青翠美观。
5、施肥。佛肚竹盆景施肥不宜过多,肥水过大使枝叶陡长,影响美观,3~9月,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即可。
佛肚竹盆景怎么养
佛肚竹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盆景植物,也是很受欢迎的室内观赏植物之一。养护佛肚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环境要求:佛肚竹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度,避免暴晒和寒冷。在盆栽时可以选择通透性好的土壤和适度的肥料。
2. 灌溉与喷水:佛肚竹不宜过度浇水,也不能让土壤过于干燥,建议每周浇水1-2次、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同时,可以每天用喷壶给植物叶面进行必要的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
3. 看护:佛肚竹生长较快,需要经常修剪、整形,可以适当地剪掉过长或者无法控制的枝条,适当地修剪和摆弄时,可以让植物更加美观。
4. 繁殖:佛肚竹繁殖比较容易,可以通过插枝或者分株繁殖。插枝主要是将竹节从株中挑选直径约为1-2cm的,放在水中进行插养,等到一些嫩芽长出来以后,再移到土中养护。分株繁殖在上述步骤中进行摆放与适度防虫浸泡,等到根系统长势健旺后,就可以进行分株,让佛肚竹快速繁衍。
总之,如果想要保护好佛肚竹、让它健康有活力,需要经常注意以上四点。只有不断地给予它适宜的光照、水分,就能够保持其青翠的颜色和自然生长的魅力。
盆栽佛肚竹如何进行养护?
佛肚竹竹秆的部分节间短缩而膨胀,富有观赏价值,尤宜盆栽。竹枝叶秀丽,幽雅别致,四季常青,深受大众之宠爱。
佛肚竹与其他竹类一样,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水分十分敏感,既要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一旦盆土干涸,几小时之内竹叶就会卷筒。所以盆土须保持润而不湿,半干则需浇水,但又忌积水。空气干燥时,还应经常向叶面喷雾,以使竹叶四季青翠。
盆栽用土宜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可用腐叶土、菜园土及有机肥各1份进行配制。每年初冬追施1次有机肥,以利保温越冬,促使鞭根生长。要防止施肥过多所引起的笋变、竹节伸长、节间平直不膨鼓等现象。盆栽2~3年的植株应进行分株更新,去除老竿及缺乏生机或虫蛀笋,保留培养幼嫩竿,使植株充满生机。
分株于每年的3~4月在竹笋未出土前磕出,选壮竿留于原盆,其余的分成个体,将竹竿短截,另行栽种。切竹鞭时最好带有宿土,保护好笋尖。
亦可进行压根繁殖,结合换盆进行,选无病虫害的粗壮竹根顶端,长10~15厘米,横埋于盆中,覆土10~15厘米,踏实,浇足水,移至避风向阳处,床面盖上5~6厘米厚的落叶或杂草保湿。新笋出土后扒开落叶让其自然生长。
金针虫在地下可为害竹鞭、嫩笋,造成退笋或孔洞折断。可于早春用5%辛硫磷1000倍液浇根,另外辛硫磷液可兼杀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多种地下害虫。也可用5%西维因粉加细土制成毒土撒入盆中,杀灭成虫或幼虫,常用的比例为1:1、
每年竹笋出土前后常有蚜虫为害嫩叶,可用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或马拉硫磷1000倍液杀灭。
2020中国允许养的鸟有:金丝雀、斑胸草雀、白腰文鸟、七彩文鸟、长尾草雀、八哥等。但在饲养鸟类的时候要注意,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一些野生的鸟类最好不要进行饲养。
20CM的小缸可以饲养差不多100只黑壳虾,黑壳虾体型非常的小,品种也非常多的,体长只有2厘米左右,其身体颜色非常的多,这类虾很少有人会当作观赏虾饲养,其主要作用就是清楚鱼缸里的藻类。
25天的玄凤鹦鹉在饲养时,主人可以喂食小米、高粱、稻米之类带壳的谷物,偶尔可以喂食一些干净的青菜、大白菜、黄瓜、苹果之类的蔬果,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喂食任何添加油脂和调味的食物。
两个月的玄凤多久能养熟需要看家长的饲养方式,还有玄凤鹦鹉的性格,如果家长的饲养方式正确,而且玄凤鹦鹉的性格很好,那估计过不了几个月它就能养熟了,如果家长不怎么会饲养,而且玄凤鹦鹉比较胆小,那就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了。
50缸养10-12条一眉道人。如果是幼鱼的话,可以饲养40条左右,但在它们长大后便要更换更大的鱼缸,或是分缸饲养,否则它们便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导致出现发育不良等之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