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马齿苋的品种简介 大花马齿苋的栽培要点 大花马齿苋的栽培要点 千日红的外形特点及品种简介 千日红的栽培要点 黄脉爵床的品种简介 黄脉爵床的栽培要点 芙蓉雪莲的品种简介 芙蓉雪莲的栽培要点 荷包牡丹的栽培要点 时钟花的品种简介 时钟花的花语介绍 时钟花的栽培要点 大滨菊的外形特点与品种简介 大滨菊的人工栽培要点 俏黄栌的品种简介 俏黄栌的栽培要点 鸾凤玉的品种简介 鸾凤玉的栽培要点 海仙花的品种简介 薄雪火绒草的品种简介 露娜莲的栽培要点 露娜莲的品种简介 美叶光萼荷的栽培要点 美叶光萼荷的品种简介 鸡冠花的栽培要点 鸡冠花的品种简介 阿拉伯婆婆纳的生长习性 阿拉伯婆婆纳的品种简介 阿拉伯婆婆纳的品种简介 阿拉伯婆婆纳的品种简介 松红梅的栽培要点 松红梅的品种简介 铭月的养护管理要点 铭月的养护管理要点 铭月的外形特点及品种简介 蟆叶秋海棠的栽培要点 蟆叶秋海棠的品种简介 贝壳花的栽培要点 贝壳花的品种简介
薄雪火绒草的栽培要点
提问:小小宠来源:宠搜网
精选回答

薄雪火绒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非常适合岩石园栽种或盆栽观赏。薄雪火绒草是一种珍贵的花卉,集观花、观叶于一体,是藏族古老文化中神圣之花。

薄雪火绒草

薄雪火绒草常生长在沟边,沟边草丛,林中,路边,山顶草丛,山坡,山坡草丛中,山坡灌丛,山坡林缘,山坡林中。

薄雪火绒草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壤中,所以盆土要注意选择腐叶沃土。播种出苗后需间苗,具3片真叶时即可移盆栽。生长期盆土不宜过湿。

每月施肥一次,注意肥液不能沾污叶片。冬季盆土保持稍干燥为好。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雪绒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雪绒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雪绒花的养殖方法

栽培

雪绒花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壤中,所以盆土最好选择腐叶沃土。播种后不要放任不管,出苗后需间苗,当植株具有3片真叶时即可移盆栽。生长期盆土不要过于湿润,盆土稍稍湿润即可。每月施肥一次,注意不要将肥液弄到叶片上,在冬季盆土要尽量保持稍干燥。

繁殖

雪绒花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两种,为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一般于春季进行为好,可以把丛生状的火绒草扒开后直接盆栽。另外播种也以春播为主,种子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播后10天后即发芽。

雪绒花的养殖注意事项

换盆

雪绒花栽培一段时间过后如果要考虑换盆,那么最好是事先准备好需要更换的土壤,然后将欲移入的植株从根部将干枯或发黄的叶茎剪掉,然后再放入更换好的泥土中。

病虫害

雪绒草一般是生活在高寒环境中的,所以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其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不大,但还是要做好病虫害的防御工作。

火绒草_火绒草的养殖方法_火绒草介绍

别名:雪绒花、也得怀、薄雪火绒草、薄雪草、火艾、小毛香、小白头翁、老头草、老头艾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菊目 菊科 火绒草属

盛花期:夏季秋季

火绒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夏季秋季开花,具有杀菌的功效,可以药用,养殖火绒草对技术要求不高,但也需留心养殖,请参看本页关于火绒草的养殖方法等知识。

火绒草的介绍

火绒草,别称老头草、薄雪草、老头艾,又名雪绒花。植株高度为15之40cm之间,白色花序,最适宜春季播种,十天即发芽,夏天开花。火绒草为菊科火绒草属植物,约有40个种类。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寒性,清热凉血,利尿,可用于治疗急性肾炎。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一带,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和龙胆草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山花。

火绒草又名雪绒花,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叶互生,全缘。苞片数个,围绕花序,开展,形成星状苞叶群;头状花絮多数,排列成伞房花序。

原产欧洲的高海拔地区,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名花。为瑞士、奥地利把火绒草定为国花。

火绒草即薄雪火绒草,薄雪火绒草(学名:Leontopodium japonicum)是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的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等地以及日本等国家地区,通常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地灌丛、草坡以及林下。

火绒草的形态特征

火绒草为多年生草本,高5-45cm,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分枝稍长,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幼茎。茎直立,高10-50厘米,有时达80厘米,不分枝或有伞房状花序枝,稀有长分枝或基部有分枝,基部稍木质,上部被白色薄茸毛,下部不久脱毛,节间长1-2厘米,或上部节间长达4厘米。

叶狭披针形,或下部叶倒卵圆状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0.5-1.3厘米,基部急狭,无鞘部,顶端尖,有长尖头,边缘平或稍波状反折,上面有疏蛛丝状毛或脱毛,下面被银白色或灰白色薄层密茸毛,3-5基出脉和侧脉在上面显明;下部叶较小,在花期枯萎或凋落;苞叶多数,较茎上部叶常短小,卵圆形或长圆形,顶端钝或稍尖,两面被灰白色密茸毛或上面被珠丝状毛,排列成疏散而径达4厘米的苞叶群,或有长花序梗而开展成径达10厘米的复苞叶群。

头状花序径3.5-4.5毫米,多数,较疏散。总苞钟形或半球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长约4毫米;总苞片3层,顶端钝,,露出毛茸之上。

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花冠长约3毫米;雄花花冠狭漏斗状,有披针形裂片;雌花花冠细管状。冠毛白色,基部稍浅红色;雄花冠毛稍粗厚,有锯齿;雌花冠毛细丝状,下部有锯齿。不育的子房有毛或;瘦果常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9月;果期9-10月。

地下茎粗壮,为短叶鞘所包裹,有多数簇生的花茎和与花茎同形的根出条,无莲座状叶丛。

花茎

花茎直立,较细,被灰白色长柔毛或白色近绢状毛,不分枝或有时上部有伞房状或近总状花序枝,下部有较必,上部有较疏的叶,节间长5-20mm,上部有时达10cm。

叶直立,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形,长2-4.5cm,宽0.2-0.5cm,无鞘,无柄,上面灰绿色,被柔毛,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绵毛或有时被绢毛。

苞叶

苞叶少数,较上部叶稍短,长圆形或条形,两面或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厚茸毛,在雄株多少开展成苞叶群,在雌株多少直立,不排列成明显的苞叶群。

头状花序大,雌株的直径7-10mm,3-7个密集,稀1个或较多,在雌株常有较长的花序梗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长4-6mm,被白色绵毛;总苞片约4层,常狭尖,稍露出毛茸之上;小花雌雄异株,稀同株;雄花花冠长约3.5mm,狭漏斗状,有小裂片;雌花花冠丝状,花后生长,长4.5-5mm;冠毛白色,长约4mm;雄花冠毛有锯齿或毛状齿;雌花冠毛有微齿;一育的子房工有乳头状突起。瘦果长圆形,黄褐色,长约1mm,有乳头状突起或密粗毛。花果期7-10月。

火绒草的生态习性

沟边, 沟边草丛, 林中, 路边, 山顶草丛, 山坡, 山坡草丛中, 山坡灌丛, 山坡林缘, 山坡林中。

火绒草的栽培技术

火绒草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壤中,所以盆土要注意选择腐叶沃土。播种出苗后需间苗,具3片真叶时即可移盆栽。生长期盆土不宜过湿。

每月施肥一次,注意肥液不能沾污叶片。冬季盆土保持稍干燥为好。

火绒草的繁殖方式

分株和播种繁殖。

分株,在春季进行为好,把丛生状的火绒草扒开后可直接盆栽。

播种,也以春播为主,种子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播后10天后即发芽。

火绒草的品种分类

火绒草为属菊科,约50种以上,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南美洲,中国有41种,产西南、西北至东北部。

多年生、簇生草本,被绵毛;茎直立或上举,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叶基生或互生,全缘;头状花序小,盘状,单性或两性,于枝顶密集成球状或伞房花序状,外面被星芒状的苞叶群所围绕;缘花雌性,丝状,结实,花冠顶端截平或有微齿;盘花雄性或两性而雄蕊不实,管状,花冠顶端5裂;花药基部箭形,耳具纤细的尾部;两性花的花柱枝通常全缘,顶端钝或截平;总苞钟状,总苞片多列;花序托凸,裸露;瘦果近圆柱状;冠毛毛状,纤细,1列。

火绒草的分布区域

广泛分布于新疆东部、青海东部和北部、甘肃、陕西北部、山西、内蒙古南部和北部、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山东半岛。

也分布于蒙古、朝鲜、日本和苏联西伯利亚。

火绒草分布于甘肃南部和东部、陕西中部和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山西南部和东部、湖北西部、安徽南部,在秦岭、大巴山、金佛山、黄山等处常见。也分布于四川东部(奉节、万源、城口)。生于山地灌丛、草坡和林下。海拔1000-2000米。此外,在日本也有分布。

本种是唯一的在中国和日本广泛分布的种,变异也最多。一般有高大的茎和长圆形或多少披针形的叶。但茎的高低和苞叶及叶的形状有极大的变异。有一低矮的变型,茎高十余厘米,叶少数,椭圆形或匙形,长2-2.5厘米,宽约0.7厘米,头状花序少数,生于山地岩石上(安徽黄山)。

火绒草的用途

观赏价值

火绒草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具有花、叶并美的特点,株形小巧玲珑,叶片银灰绚靓,白色花序如雪,朴实大方。同时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优点,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特别适用于岩石园栽植或盆栽观赏。

火绒草的文化背景

雪绒花,在中国意义最非凡了,它是藏族古老文化中的神圣之花,它更属于中药范围内的中药藏药蒙药(都是基于汉中药),实用性强,并且历史悠久,有记述文献于典籍,诸如《本草纲目》《敦煌本藏医残卷》等。

在,更有关于神圣力量的意义,有古老的传说等传承至今,比任何文明的使用都要早并且意义重大。奥地利国花,象征着勇敢。因为植株含水分较少,被用以引火,所以叫火绒草。

歌词

雪绒花、雪绒花,清晨迎着我开放,小而白,洁而亮

向我快乐的摇晃,白雪般的花儿任你芬芳。

永远开花生长,雪绒花、雪绒花,永远祝福我家乡。

火绒草的花语

雪绒花(即火绒草)象征着勇敢。

弹簧草怎么养才好?弹簧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弹簧草又叫螺旋草,弹簧草光听名字就觉得是一种很可爱的植物了,而它确实就是一种很可爱。是近年新引进的观赏小型盆栽植物,其线条飘逸流畅,变化多端,花色淡雅清新而不浑浊,适合用小盆栽种点缀于窗台、几案等处。在市场上也非常的受到欢迎,但是对于弹簧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弹簧草怎么养才好吧!

弹簧草的生长习性

弹簧草原产南非,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湿热,耐半阴,也耐干旱,有一定的耐寒性,具有夏季高温休眠,秋季至春季的冷凉季节生长的习性。弹簧草喜凉怕热,主要生长期在9月至翌年的4月,冬季宜保持10℃至20℃的温度,在此环境中植株能继续生长,可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若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不低于0℃可在室内安全越冬。

弹簧草的繁殖方法

1、分株:弹簧草分株繁殖可结合秋季换盆进行,方法是将大鳞茎周围萌生的小鳞茎掰下,另行栽于培养土中,无论有根无根都能成活。

2、播种:弹簧草播种防治在秋季进行,播后覆以薄土,罩上玻璃片,以保持土壤、空气湿润,具有较高的出苗率。

弹簧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1、光照:弹簧草喜光,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光照,若光照不足会使叶片细弱,而且卷曲程度差,很难突出弹簧草所独有的魅力。而在阳光充足处生长的植株叶片低矮粗壮,盘旋扭曲,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但4月以后仍要搭遮阳网,以避免烈日暴晒,防止叶尖干枯。

2、浇水:弹簧草喜湿润的环境,生长期宜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可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避免叶子顶端干枯。夏季为了避免雨季水淹,可将花盆放在架子上或有一定高度的台上,并注意控制浇水,以防因积水造成鳞茎腐烂,但也不能让盆土完全干透,以免鳞茎干枯。

3、施肥:弹簧草在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月为植株生长旺盛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使植株生长旺盛,春季花莛抽出后,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至3次,以促进开花。

4、换盆:弹簧草一般是每年8月底换盆一次,盆土要求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3份,蛭石或沙土2份混合配制,并掺入少量的骨粉。

5、病虫:弹簧草的病虫害不多,虫害主要有蜗牛以及土壤内的线虫等危害鳞茎,栽种时可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以杀灭土中的害虫及虫卵,也可在培养土中掺入呋喃丹等杀虫农药。

同瓣草_同瓣草介绍

(别名:长星花、许氏草、长冠花)

科属:桔梗科同瓣草属。

学名:Hippobroma longiflora。

英文名:

原产地:热带美洲、大洋洲及西印度群岛。

繁殖方式:播种。

花果期:花期7~11月,果期8~12月。

日照:全日照或半日照。

温度:生长适温22℃~30℃。

土壤:喜疏松、肥沃的壤土。

水份:喜湿润。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约50~8c厘米。叶互生,纸质,披针形,花单生叶腋,花冠管长,五裂,白色。全株具乳汁。蒴果椭圆形。

观赏用途

盆栽适合阳台、窗台栽培观赏,或植于适合的路边、花坛欣赏。

白脉椒草养殖养护方法

白脉椒草,为胡椒科椒草属(也称豆瓣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容易植株丛生,高20厘米~30厘米,茎直立生长,红褐色,叶片3至4枚轮生,具红褐色短柄,叶质厚,稍呈肉质,椭圆形,全缘,叶端突起,呈尖形,叶长5厘米~8厘米左右,宽3厘米~5厘米,叶色深绿,新叶略呈红褐色,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尤为明显,叶面有5条凹陷的月牙形白色脉纹。

白脉椒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稍耐干旱,不耐寒,忌阴湿。它对空气湿度要求不是很高,能在干燥的居室内正常生长。白脉椒草生长适温为20℃~30℃,在此条件下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即可。白脉椒草不耐水淹,浇水要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以免土壤长期积水而引起根部腐烂。

如果空气湿度较低,可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向植株喷洒,可使植株生长繁茂、叶色光亮洁净,提高观赏性。春、夏、秋三季要适当遮光,太强的光线对植株生长不利,有时强烈的直射阳光还会灼伤叶片,但光线过弱,又会使叶片变得暗淡,白色脉纹不明显。在生长期,可每2周至3周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肥料中氮肥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叶面上的白色脉纹减退。冬季可将其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

如果最低温度在15℃左右,并有10℃左右的昼夜温差,仍可正常浇水、施肥,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越冬温度达不到这么高,就要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使植株进入休眠,可耐5℃的低温。每隔1年~2年在春季换盆一次,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少量的珍珠岩或粗砂、蛭石混匀后配制,并掺入适量腐熟的马粪做基肥。

栽培中应注意摘除基部枯萎、发黄的叶片,剪除影响株型的枝条,以保持美观;注意摘心,以促使分枝。当植株衰老,观赏价值降低时,应及时繁殖新的植株,对其进行更新。。

白脉椒草的繁殖常用扦插的方法,枝插、叶插均可。

枝插:多在4~6月进行,剪取带顶尖的枝条,长7cm~10cm,直接插入培养土中,放在无直射阳光处,保持土壤稍有潮气,不要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以免腐烂,半月后生根。

叶插:扦插可剪取健壮充实的叶片,并带一部分叶柄,晾一天后,直插或斜插于装有粗砂或蛭石的花盆中,深度约为叶柄的1/2~1/3,插后保持湿润,也不要盖玻璃片或塑料薄膜,否则易腐烂,在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的条件下,2~3周后伤口部分可产生细小的不定芽盒根,5~6周后不定芽长出土壤表面,将其挖出,连同老叶一齐上盆,即成为新的植株。

白脉椒草基本没有什么病虫害,但栽培环境闷热、通风不好,会导致介壳虫危害;土壤长期积水,浇水过于冷凉,则会造成根部腐烂。应注意改善栽培环境,进行预防。

如何种植雪绒花?

雪绒花(Leontopodium alpinum),又名 火绒草、薄雪草,为菊科火绒草属的高山植物,原产西欧。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度15-40cm,植株被白色或灰白色绒毛。叶互生,全缘。苞片数个,围绕花序展开,形成星状苞叶群;头状花絮多数,排列成伞房花序。英文名称为edelweiss。

栽培:

火绒草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壤中,所以盆土要注意选择腐叶沃土。播种出苗后需间苗,具3片真叶时即可移盆栽。生长期盆土不宜过湿。每月施肥一次,注意肥液不能沾污叶片。冬季盆土保持稍干燥为好。

欣赏与应用:

火绒草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它具有花、叶并美的特点,株形小巧玲珑,叶片银灰绚靓,白色花序如雪,朴实大方。同时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优点,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特别适用于岩石园栽植或盆栽观赏。

繁殖

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在春季进行为好,把丛生状的火绒草扒开后可直接盆栽。播种,也以春播为主,种子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播后10天后即发芽。

[认识火绒草]火绒草知多少

一、火绒草简介

火绒草即薄雪火绒草 。薄雪火绒草(学名:Leontopodium japonicum)是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

二、火绒草的分布与生长习性

火绒草的分布:布于中国的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等地以及日本等国家地区。

火绒草生长习性:通常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地灌丛、草坡以及林下。

三、火绒草的植物形态

火绒草的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分枝稍长,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幼茎。茎直立,高10-50厘米,有时达80厘米,不分枝或有伞房状花序枝,稀有长分枝或基部有分枝,基部稍木质,上部被白色薄茸毛,下部不久脱毛,节间长1-2厘米,或上部节间长达4厘米。叶狭披针形,或下部叶倒卵圆状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0.5-1.3厘米,基部急狭,无鞘部,顶端尖,有长尖头,边缘平或稍波状反折,上面有疏蛛丝状毛或脱毛,下面被银白色或灰白色薄层密茸毛,3-5基出脉和侧脉在上面显明;下部叶较小,在花期枯萎或凋落;苞叶多数,较茎上部叶常短小,卵圆形或长圆形,顶端钝或稍尖,两面被灰白色密茸毛或上面被珠丝状毛,排列成疏散而径达4厘米的苞叶群,或有长花序梗而开展成径达10厘米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径3.5-4.5毫米,多数,较疏散。总苞钟形或半球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长约4毫米;总苞片3层,顶端钝,,露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花冠长约3毫米;雄花花冠狭漏斗状,有披针形裂片;雌花花冠细管状。冠毛白色,基部稍浅红色;雄花冠毛稍粗厚,有锯齿;雌花冠毛细丝状,下部有锯齿。不育的子房有毛或;瘦果常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9月;果期9-10月。

四、火绒草的繁殖方法

火绒草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在春季进行为好。

相关问题

明星医生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