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秋丽的栽培要点 姬秋丽的外形特点及品种简介 姬秋丽的栽培要点 姬秋丽的栽培要点 凤仙花的品种简介 凤仙花的栽培管理要点 金鱼草的品种简介 金鱼草的栽培要点 姜花的人工栽培要点 天鹅绒竹芋的栽培要点 条纹十二卷的品种简介 条纹十二卷的栽培要点 鸡冠刺桐的品种简介 鸡冠刺桐的栽培要点 黄花风铃木的品种简介 黄花风铃木的栽培要点 朱顶红的品种简介 朱顶红的栽培要点 花叶芋的品种简介 大和锦的品种简介 鱼尾葵的品种简介 龙吐珠的栽培管理要点 龙吐珠的品种简介 蓝雪花的栽培要点 蓝雪花的外形特点及品种简介 琉璃苣的栽培要点 虹之玉锦的栽种要点 虹之玉锦的栽种要点 虹之玉锦的栽种要点 虹之玉锦的栽种要点 虹之玉锦的品种简介 红背桂花的扦插繁殖 红背桂花的栽培要点 红背桂花的品种简介 六倍利的栽培要点 六倍利的品种简介 牵牛花的栽培要点 牵牛花的品种简介 结香的人工栽种要点 结香的人工栽种要点
鱼尾葵的栽培要点
提问:小小宠来源:宠搜网
精选回答

鱼尾葵的树形优美,叶片翠绿,由于其叶片形似鱼尾,故此得名。鱼尾葵现在被用作大型盆栽树种,非常适合在客厅、会场、餐厅等处放置,其羽叶剪下做切花的配叶也非常好看。

鱼尾葵

1、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也不耐强酸,不耐干旱瘠薄,也不耐水涝。

2、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30℃,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

3、耐荫性强,忌阳光直射,叶面会变成黑褐色,并逐渐枯黄;夏季荫棚下养护,生长良好。

4、喜湿,在干旱的环境中叶面粗糙,并失去光泽,生长期每2天浇水一次,夏季应每天浇水,并向叶面喷水。

5、盆栽或换盆时,另加少量腐熟饼肥作基肥,生长期每15天施追肥一次,立秋后停止施肥;鱼尾葵生长较快,根系发达,应每年早春换盆一次,换盆时切除部分老根,剪除植株基部的枯黄老叶,更换一些新的培养土,有利生长。

6、病虫害:夏季多雨湿热季节,易染霜霉病,可喷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防治,发现介壳虫可用氧化乐果喷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尾葵栽培管理技术

鱼尾葵,树姿优美潇洒,叶片翠绿,形奇特,有不规则的齿状缺刻,酷似鱼尾,富含热带情调,是优良的室内大型盆栽树种,适合于布置客厅,会场,餐厅等处,羽叶可剪作切花配叶,深受人们喜爱。

鱼尾葵,又名红棕竹、假桄榔、酒椰子;棕榈科,鱼尾葵属,常绿丛生乔木;同属有短穗鱼尾葵等。

根据其生理特性,在栽培管理上,有其独特之处,特分述如下:

1、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也不耐强酸,不耐干旱瘠薄,也不耐水涝。

2、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30℃,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

3、耐荫性强,忌阳光直射,叶面会变成黑褐色,并逐渐枯黄;夏季荫棚下养护,生长良好。

4、喜溼,在干旱的环境中叶面粗糙,并失去光泽,生长期每2天浇水一次,夏季应每天浇水,并向叶面喷水。

5、盆栽或换盆时,另加少量腐熟饼肥作基肥,生长期每15天施追肥一次,立秋后停止施肥;鱼尾葵生长较快,根系发达,应每年早春换盆一次,换盆时切除部分老根,剪除植株基部的枯黄老叶,更换一些新的培养土,有利生长。

6、病虫害:夏季多雨溼热季节,易染霜霉病,可喷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防治,发现介壳虫可用氧化乐果喷杀。

7、繁殖:可用播种繁殖;对多年生较大株,也可利用根蘖进行分株繁殖,将根基部萌生的蘖芽切下单独栽植,如孽芽无根,可将其插入砂中,保持一定溼度,温度保持25℃左右,一个月后可生根。

鱼尾葵的土壤栽培要点有哪些?

鱼尾葵的土壤栽培:1.选土与定植:南方露天地栽。宜在我国岭南地区种植。北方需在温室栽培。对土壤要求并不很严,宜选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定植的栽种密度每5米21株,将种苗保持相等间距进行穴栽。在温室内可将盆栽苗均匀分布。

2.浇水与施肥:在定植后浇水1次,2天后再浇水1次。如果天气不是过于干旱,可隔段浇水。但是在定植后头2年里,植株尚小,应该经常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随着植株的长大,根系的加深,鱼尾葵的抗旱力也越来越强,在南方可利用自然降水。北方应保持偏干而湿润为好。

在定植前,可以施用畜禽粪作为基肥,用量为每平方米2千克,应该将基肥均匀地深翻于土壤中。在其生长旺季,可以结合浇水或降雨每周为植株追尿素、磷酸二氢钾1次,用量为每平方米尿素2克,磷酸二氢钾3克。

3.调温控光:鱼尾葵喜温暖的环境,在我国,南方切叶生产主要是利用自然温度进行的。因此,最好将其生产基地设在广东、广西等地区,越冬温度不宜低于0℃。但在北方,必须在温室内生产。

鱼尾葵喜日光充足,有疏荫处亦可正常生长。保持环境适当通风即可。

4.中耕与修剪:每月松土1次有助于植株根系更好生长。

修剪于每年春季,在植株进入迅速生长阶段前,去掉外围老叶,随时剪去病叶。保持良好株形,增强观赏效果。

5.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鱼尾葵易患炭疽病,其病原为黑盘孢目细菌。此病在植株生长势弱,阴雨季节时易发生。受害植株多先自叶缘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表面轮生黑色小点。严重影响鱼尾葵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对发病植株,可每周喷施1次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用药2次。此外还要及时剪去病叶集中焚烧。

(2)虫害防治:常有柑橘并盾蚧为害鱼尾葵。此虫一年发生1~2代,其成虫、若虫常附生于叶片、叶柄处,吸吮植株汁液。

防治方法:每周喷施50%的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1次,共用药2~3次。采收标准:当枝条上的小叶完全成熟后,时为其采收适期,所收获的切叶在整理分级后10支一束进行。

短穗鱼尾葵要怎样培养?

短穗鱼尾葵为棕榈科丛生常绿小乔木。枝条聚生成丛,高可达5~8米。大型二回羽状复叶,长可达1.2~3米,羽叶较薄,小叶形似鱼尾。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广为栽培。

性喜高温和强光,也能耐阴。在我国南方常作庭院树栽植。北方均作盆栽。盆栽用土与鱼尾葵相同。短穗鱼尾葵虽为阳性树种,但华北等地培养,幼株夏季中午前后需稍加遮阳。成株一般于4月下旬搬到室外阳光下,10月上旬再搬回室内光线充足处越冬。越冬期间室温白天18~25摄氏度,夜间不要低于10摄氏度,此时适当减少浇水,就能安全越冬。生长旺盛季节(5~9月),每半个月左右施一次稀薄饼肥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即能生长良好。一般于每年4月换一次盆。换盆时剪去部分老根,并除去部分陈土,添加新的培养土。生长过大的植株,有碍室内摆放,可于春季换盆时将其中粗大的植株从基部截去,保留其他的较小植株继续培养。

短穗鱼尾葵树姿优雅、叶色浓绿,是夏季布置庭院和阳台、冬季美化客厅等大型房间的优良大型盆栽观叶植物。

鱼尾葵(棕榈科 鱼尾葵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Caryota ochlandra Hance.

鱼尾葵又名孔雀椰子、假槟榔、面木。茎叶挺直,叶片翠绿,花色鲜黄,果实如圆珠成串,是我国最早栽培观赏的棕榈科植物之一。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株高可达20米,干直立,不分枝。叶大型,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似鱼尾状,淡绿至翠绿色。花序长约3米,多分枝,悬垂。花3朵聚生,。果球形,成熟后淡红色。花期7月(见彩图32)。

[分布]

原产亚洲热带。分布于马来西亚、缅甸、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分布广泛,多生于山谷林中。

[习性]

喜温暖而多湿的气候,不耐寒,冬季应保持10℃以上的气温才能安全越冬,生长适温为25~30℃,气温过高也会使生长受到抑制。耐阴性强,在疏荫和庇荫的环境下都能正常生长,怕直射强阳光,在烈日下暴晒半天,叶面很快就会变成黑褐色,然后枯黄。空气中湿度低,也会使叶面粗糙而失去光泽。

喜疏松的沙质土,在黏土中生长不良,不耐盐碱,不耐瘠薄,根系浅,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涝。

[繁殖与栽培养护]

用播种、分株繁殖,播种繁殖用得较多。

(1)播种

多于春季播种。种子随采随播,也可混沙贮藏,播前用60~70℃的温水浸种一昼夜催芽。种子采收后即播者,如保持土壤湿润,约经56~120天发芽。由于实生幼苗生长缓慢,经2~3年培育的幼苗才能上盆。

(2)分株

在大丛的老株一边,用利刀切取部分植株分栽,分栽后要搭棚遮荫。栽植时要将幼苗移植于排水良好的沙质泥炭土中,植后保持23~30℃,适当遮荫,维持一定的土壤和空气湿度,待萌发出新枝后逐渐多见阳光和加大浇水量。在春季和仲秋期间每月施1次液肥。平时可放在具有明亮散射光处培养,寒冷地区盆栽必须移入温室中越冬,室内保持10℃以上,并放在光照充足处。夏季要避免强光直射,否则易导致叶色枯黄。

[观赏与应用]

鱼尾葵适宜栽植于园林、庭院中观赏,也可盆栽布置厅堂及大厅入口等处,富于热带情调,呈现一派南国风光,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叶片作切花配叶亦深受大家欢迎。

相关问题

明星医生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