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医院常作的检查项目,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医院用的都是三分类的血球仪(五分类血球仪价格太高),在分析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血涂片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补偿,使得三分类的血球仪也能起到五分类的效果。而且血涂片的作用还不仅于此,它还能更直观的放映细胞的形态,以及血液的一种状态。现在就血涂片的制作和应用做一个介绍。
血涂片的制作:
血涂片的制作方法很多,但需要的材料也都是一样的,载玻片和(或)盖玻片。现在介绍一种我们医院常用的涂片方法:
1、首先左手持一载玻片,将采到的血(做血常规剩下的血)滴一滴到载玻片一端:
血涂片
2、右手持一盖玻片作为推片,成30-45度角于血滴前方靠近血滴
血涂片
3、右手移动盖玻片使其一端与血液接触
血涂片
4、右手持盖玻片往前推动,速度不能太慢,保证血液均匀的被推开
血涂片
5、做好的血涂片
血涂片
5、血涂片做好后需要风干,之后就可以进行染色,尽管每个医院所用染色液可能不一样,但基本的方法都一致,也可以根据染色液的说明进行具体操作,我们医院用的是diff-quick染液。
染好的片子就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我们会从低倍镜开始观察,再逐次转换为高倍镜甚至油镜。
。 细胞分类计数器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显微镜下找到一个合适的视野开始计数,按照一定的方向顺序来数白细胞,而这个视野的选着会很重要,在做血涂片的时候血涂片上通常会有三条带,中间的那一条带就是我们观察的区域,镜下会显示细胞既不重叠也不太稀疏。然后我们会把数的100个白细胞记录下来并分类,并分别记下各类细胞所占的比例。
细胞分类计数器
(细胞分类计数器)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得到白细胞下各个种类的比例,结合血常规的白细胞数目就可以得到一个五分类的项目,这对于分析动物的身体状况更加的全面和科学。如上图的结果是: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分叶:57%,杆状:13%);淋巴性细胞百分比:25%;单核细胞百分比:3%;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0。
再简单举例说一下血涂片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结合血常规的分析。如下图为一只犬的血常规结果:
从结果上看,RBC(红细胞)下降,HGB(血红蛋白)下降,HCT(红细胞压积)下降。很明显的可以判定为贫血。但是贫血也分很多种的,到底是否为再生性,又或者是否是出血或溶血造成的。然后根据血涂片可以知道:
从该血涂片我们可以看到,红细胞中间淡然区明显扩大,说明了这是正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也就是由于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充铁元素,增强营养。一方面我们知道动物的具体情况,可以针对性的帮助解决问题。
当然,血涂片在临床上的作用不仅仅如此,我们不仅可以用来来计数分类白细胞,还可以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来判断如果出现异性红细胞的原因,白细胞形态异常的原因,还可以看到血液寄生虫如:巴贝斯焦虫,血吸虫的微丝蚴。而且对于血常规仪器还可以起到一种验证的作用,就是说如果血常规的结果与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出入较大的时候,如果你保证你血涂片的制作和观察都没问题的话,就要怀疑机器的判读有问题了。比喻抽血过程比较慢,导致血凝的出现而使得机器读书的血小板极低,以及由于猫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体积较近而出现的判读等都可以用血涂片来纠正和验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如何制作干血涂片?
2.血涂片的制作(见图1、2、3)
(1)用75%酒精棉球消毒手指尖,待酒精干后,操作者以左手把取血者手指捏紧,右手用消毒针在取血手指上刺一
伤口
,深约2毫米,以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轻按取血者手指,待
血液
成滴,沾
一滴血
在干净
载玻片
右端。
(2)另取一边缘光滑平齐的
玻片
作为
推片
,推片与载片约成20~30°,并与血滴接触,使血滴在玻片边缘散开,迅速将玻片推向左方。
(3)作成一均匀和
厚度
适中的血涂片。
(4)染色
Giemsa染色。先将已干的
血片
放入甲醇
固定液
内固定10~15分钟,取出待干,然后放入染色液内20分钟,再取出,用水迅速冲洗至血膜呈粉红色,待干即可观察。
注意:
①
取血滴不宜过多,以免
涂片
过厚,影响观察。
②
要使涂片厚薄均匀、拿片角度和速度都要适中,用力要均匀。
③
涂片一般在后半部为好,
白细胞
在边缘
和尾端较多。
血涂片的制作步骤
血涂片的制作步骤如下:
1、用毛细吸管吸取EDTA抗凝的外周血5-7UL,或者直接采集患者末梢血,将血滴滴至载玻片的一端约1CM处或整片的3/4端。有磨砂片的玻片,可在接近磨砂头的部位来水反复冲洗,然后擦干备用。
2、左手持载玻片,右手持玻片,将推片接近血滴处,然后轻轻接触血滴并压在血滴上,使血液呈“ ̄”字型展开,充满推片宽度。
3、将推片与载玻片形成30度夹角,用均匀的速度将血向载玻片的另一端推动。红细胞压积发生变化时,应适当的调整推片与载玻片的角度以及推动血液是的速度。标准的血涂片应做到头、体、尾分明,两边和两端留有空隙。
染色方法
1、瑞氏-吉姆萨混合染色能集合瑞氏染色与吉姆萨染色的优点。
2、染色方法:标记血涂片,将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滴加A液覆盖整个血膜,30秒-1分钟后,滴加B液,将A、B液混匀,可用洗耳球轻吹液面,A、B液的比例为1:2,静置水平位置染色5-10分钟后,将载玻片拿起,轻轻晃动,使染料不再附着于血膜上。
把水流调至最小,平持载玻片,与水流方向呈90度,在血膜头部冲入,向血膜的尾端调整玻片的角度,直至染料冲干净,冲洗干净后的血涂片,放置在血片架上将水自然控干,或倾斜玻片等待自然干燥。
人血涂片的制作方法
血涂片-实验材料、试剂
3.1实验材料:医用采血针、酒精棉球、载玻片、血推片、消毒牙签
3.2实验试剂:瑞氏染液、抗B血清、抗A血清、生理盐水、蒸馏水
3.3仪器设备:Motic光学显微镜
血涂片-实验步骤 听语音
4.1ABO血型鉴定
4.1.1取一块清洁玻片,用记号笔标上记号。
4.1.2用小滴管吸A型标准血清(抗B)一滴加入左侧,用另一小滴管吸B型标准血清(抗A)一滴加入右侧
4.1.3以穿刺法自左手无名指指尖取血,在玻片的每侧各放入一小滴血,用牙签搅拌,使每侧抗血清和血液混和。每边用一支牙签,切勿混用。
4.1.4静置室温下10—15min后,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并据此判断血型。
4.2血涂片的制作及血细胞观察
4.2.1取末捎血一滴置于玻片的一端,左手持载玻片,右手以边缘平滑的推片的一端从血滴前方后移接触血滴,血滴即沿推片散开。然后便推片与载片夹角保持30-45度平稳地向前移动,载片上保留下一薄层血膜
4.2.2血涂片制成后可手持玻片在空气中挥动,使血膜迅速干燥,以免血细胞皱缩.
4.2.3用蜡笔在血膜两侧划线,以防染液溢出,然后将血膜平放在染色架上.加瑞氏染液2-3滴,使覆盖整个血膜,固定0.5-1.0分钟.滴加等量或稍多的新鲜蒸馏水,与染料混匀染色5-10分钟.
4.2.4用清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后或用吸水纸吸干,即可置血涂片于显微镜下进行镜检。
4.2.5白细胞分类计数。
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红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所占比值。
如何用显微镜检验血液,制作涂片
血涂片的显微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制备厚薄适宜,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
涂片法制片是生物显微制片的基本方法之一。
步骤:
可分5个步骤进行
消毒→取血→推片→染色→观察
消毒与取血
消毒
先按摩取血部位,使血流通畅;再用酒精消毒采血针和取血部位(如指尖)。
取血
待酒精干后,刺破皮肤,使血自然流出,勿挤。取干净载片,让血滴在离载片一端中4~5毫米处,注意手指持握载片的边缘,勿触及其表面。不能使载片接触取血部位的皮肤。
推片
取一块边缘光滑的载片做推片。将其一端置于血滴前方,向后移动到接触血滴,使血液均匀分散在推片与载片的接触处。然后使推片与载片呈30°~40°角,向另一端平稳地推出,如右图所示。涂片推好后,迅速在空气中摇,使之自然干燥。
染色
用特种玻璃铅笔在血膜两侧画两条线,防止染液外溢。再将瑞氏染液(伊红-亚甲基蓝)滴在血膜上,至染液淹没全部血膜,染半分钟。加等量蒸馏水(或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再染5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把染液冲掉,用吸水纸吸干,自然干燥后,即可观察。
观察
红细胞
淡红色,无核的圆形细胞,因红细胞为双凹形,故边缘部分染色较深,中心较浅,直径7-8微米。
颗粒白细胞
嗜中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大于红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紫色分叶状,可分1-5叶。直径10-12微米。
嗜酸性颗粒白细胞:略大于嗜中性白细胞,细胞核染成紫色,通常为2叶,胞质充满嗜酸性大圆颗粒,被染成鲜红色。直径10-15微米。
嗜碱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小于嗜酸性白细胞,细胞质中有大小不等被染成紫色的颗粒,颗粒数目较嗜酸性白细胞的颗粒少,核1-2叶,染成淡蓝色。直径10-11微米。
2020中国允许养的鸟有:金丝雀、斑胸草雀、白腰文鸟、七彩文鸟、长尾草雀、八哥等。但在饲养鸟类的时候要注意,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一些野生的鸟类最好不要进行饲养。
20CM的小缸可以饲养差不多100只黑壳虾,黑壳虾体型非常的小,品种也非常多的,体长只有2厘米左右,其身体颜色非常的多,这类虾很少有人会当作观赏虾饲养,其主要作用就是清楚鱼缸里的藻类。
25天的玄凤鹦鹉在饲养时,主人可以喂食小米、高粱、稻米之类带壳的谷物,偶尔可以喂食一些干净的青菜、大白菜、黄瓜、苹果之类的蔬果,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喂食任何添加油脂和调味的食物。
两个月的玄凤多久能养熟需要看家长的饲养方式,还有玄凤鹦鹉的性格,如果家长的饲养方式正确,而且玄凤鹦鹉的性格很好,那估计过不了几个月它就能养熟了,如果家长不怎么会饲养,而且玄凤鹦鹉比较胆小,那就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了。
50缸养10-12条一眉道人。如果是幼鱼的话,可以饲养40条左右,但在它们长大后便要更换更大的鱼缸,或是分缸饲养,否则它们便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导致出现发育不良等之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