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顶红的盆栽管理方法 芭蕉的栽培管理要点 如何在北方养出漂亮的南方花卉 晚香玉不开花的原因分析 马蹄莲夏眠期应该如何养护 羽衣甘蓝的栽培要点 茶花冬季应该如何栽培 茶花冬季应该如何栽培 茶花冬季应该如何栽培 二色茉莉的四季管理方法 如何让翠菊四季开花 扶桑花的换盆方法 暴雨季节如何减少对园林植物的伤害 枸杞的摆放位置要求 为棕榈施肥的注意事项 朱砂根的栽培要点 紫背天葵的栽培管理要点 风信子的水培及种球的保存方法 风信子的水培及种球的保存方法 阳台栽培大丽花的注意要点 羽叶茑萝的栽培要点 羽叶茑萝的栽培要点 小花溲疏的修剪方法 长筒花的栽培方法 趣蝶莲的栽培要点 长筒花的栽培方法 尖尾芋的栽培要点 盆式插花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眼镜蛇瓶子草的栽培要点 君子兰的醉酒促花法 垂盆草的养护管理要点 垂盆草的养护管理要点 西瓜皮椒草的栽培特性 龙舌兰的园林及食用价值 除虫菊的移栽及施肥方法 晚香玉的外形特点介绍 晚香玉的外形特点介绍 晚香玉的外形特点介绍 红口水仙的切花技术 朱兰的栽培方法与环境要求
空心莲子草的习性及特征
提问:小小宠来源:宠搜网
精选回答

空心莲子草又名革命草、水花生,常被用作水面绿化,并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过,空心莲子草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大量繁殖的话很容易封闭河塘水面,降低作物产量,影响农田排灌,对经济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空心莲子草的形态及习性特征,还不认识的朋友可以一起学习。

空心莲子草

一、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伸展,中空,有分枝,节腋处疏生细柔毛。叶对生,倒卵状披针形,有芒尖,基部渐狭,表面有贴生毛,边缘有睫毛。头状花序单生叶腋,5片花被,白色。

二、生态习性:水生型空心莲子草在平均气温8.5℃即可萌芽生长,陆生型在气温9.5℃开始萌发。平均气温10.5℃空心莲子草均已普遍出苗,开始进行营养生长。幼苗开始有2~4对嫩叶,叶小,紫红色。气温逐渐升高,其生长速度剧增,平均气温21℃左右迅速增长,叶面积急剧扩大,但节间数并不增多。属于生物入侵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什么是水葫芦水花生

水葫芦: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浮水植物。根生于节上,根系发达,靠毛根吸收养分,根茎分蘖下一代。叶单生,直立,叶片卵形至肾圆形,顶端微凹,光滑;叶柄处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穗状花序,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斑点,形如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蒴果卵形,有种子多数。

基本概述

凤眼莲[1]

种子植物名称:凤眼莲(华东水生维管束植物)

浮水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发达,棕黑色,长达30厘米。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淡绿色或带紫色,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一般5~10片;叶片圆形,宽卵形或宽菱形,长4.5~14.5厘米,宽5~14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在幼时为浅心形,全缘,具弧形脉,表面深绿色,光亮,质地厚实,两边微向上卷,顶部略向下翻卷;叶柄长短不等,中部膨大成囊状或纺锤形,内有许多多边形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维管束散布其间,黄绿色至绿色,光滑,叶柄松软如海绵体,故漂浮在水中;叶柄基部有鞘状苞片,长8~11厘米,黄绿色,薄而半透明;花葶从叶柄基部的鞘状苞片腋内伸出,长34~46厘米,多棱;穗状花序长17~20厘米,通常具9~12朵花;花被裂片6枚,花瓣状,卵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直径4~6厘米,上方1枚裂片较大,长约3.5厘米,宽约2.4厘米,三色即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有1圆斑,其余各片长约3厘米,宽1.5~1.8厘米,下方1枚裂片较狭,宽1.2~1.5厘米,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外面近基部有腺毛;雄蕊6枚,贴生于花被筒上,3长3短,长的从花被筒喉部伸出,长1.6~2厘米,短的生于近喉部,长3~5毫米;花丝上有腺毛,长约0.5毫米,3(2~4)细胞,顶端膨大;花药箭形,基着,蓝灰色,2室,纵裂;花粉粒长卵圆形,;子房上位,长梨形,长6毫米,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1,长约2厘米,伸出花被筒的部分有腺毛;柱头上密生腺毛。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凤眼莲

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以及外敷热疮等功效。本种还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存在,还可净化水中汞、镉、铅等有害物质。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浮水或生于泥土中,生于河水、池塘、池沼、水田或小溪流中,因它多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

5.凤眼莲

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但是也有害处: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植物形态

本段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凤眼莲全株

凤眼莲根茎

凤眼莲花果

2特性

形态特征

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其须根发达,靠根毛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叶顶端微凹,圆形略扁;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2]

凤眼莲

多年浮水草本。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单叶丛生于短缩茎的基部,每株6~12叶片,叶卵圆形,叶面光滑;叶柄中下部有膨胀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具削状苞片。花茎单生,穗状花序,又6~12花朵,花被6裂,紫蓝色,上又1枚裂片较大,有鲜的斑点。花两性,雄蕊6枚,雌蕊1枚,花柱细长,子房上位。[2]

生长习性

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3]

每年4月底5月初在历年的老根上发芽,至年底霜冻后休眠。在水质符合、气温适当、通风较好的条件下株高可长到50cm,一般可长到20~30cm,如漂浮到沼泽地的边坡,潮湿的岸边株高只有10~20cm。凤眼莲萌蘖非常快,母株仲春发芽后长到6~8片叶就开始萌发下代新苗。先是小苗长出两片叶,紧接着长出主根(肉根),随着叶片增多,主根增长,伸到不影响母株的水面生长。生长较壮的母株一次可分蘖4~5株新苗,因此繁殖非常快。[3]

凤眼莲在长江中下游每年8月至10月开花,花期较长。每茬花4~5天,第一茬花谢后4

凤眼莲

~5天,本株又开第二茬花,共开两至三茬。生长良好的大秆花穗有花苞15~18朵,最少的有三朵以上。开花时平均温度25℃,漂泊在沼泽边坡,潮湿岸边生长的极易开花,比水中浮生的多开一至两年。每穗约5~10朵花。[3]

喜高温湿润的气候。一般25~35℃为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39℃以上则抑制生长。7~10℃处于休眠状态;10℃以上开始萌芽,但深秋季节遇到霜冻后,很快枯萎。耐碱性,pH值为9时仍生长正常。抗病力亦强。极耐肥,好群生。但在多风浪的水面上,则生长不良。花期长,自夏至秋开花不绝。[3]

[3]研究水葫芦的文献显示,除了被垃圾渗滤污水毒害致死的个别报道外,水葫芦几乎在任何污水中都生长良好、繁殖旺盛。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富集各种污染物质:从生活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到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稀土元素,到农田汇入的农药污染物,水葫芦几乎是来者不拒,一一吸纳。

凤眼莲

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水质净化,除了一个缺点:它只负责将污染物收集起来,但是并不负责将所有污染物降解掉。毒素依然存在,只不过转移了地点。[3]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3]

物种分布

凤眼莲,多

凤眼莲

年生水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我国见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84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4]

1901年,被引入中国,同时也拥有了一个优美的中文名字“凤眼莲”。它美丽但却绝不娇贵,不但在盆栽的花钵里,在遗弃或扩散到野外时也同样长势旺盛。粮食缺乏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葫芦的茁壮生长是引人注目的,这种南美植物的强壮生命力促成了它的再一次被推广,这一次是作为猪禽饲料。与此同时,它拥有了通俗易记并流传更广的名字——水葫芦。[4]

放眼世界,水葫芦已经广泛分布于北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的至少62个国家。[4]

1901年,水葫芦被引入中国。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严重,并已扩散到温带地区,如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

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水葫芦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故水葫芦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

分类学

中文学名: 凤眼莲

拉丁学名: Eichhornia crassipes

别称: 水葫芦、凤眼蓝、水葫芦苗、水浮莲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鸭蹠草目

科: 雨久花科

属: 凤眼莲属

种: 凤眼莲

分布区域: 原产巴西,见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

英文名: water hyacinth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原产南美。分类学上属雨久花科。这个科是较小的科,我国仅有4种。除了水葫芦,另外3种分别是箭叶雨久花、鸭舌草和雨久花,均为水生草本,是稻田中的常见恶性杂草。

关于水葫芦引进我国的时间,至少有3种说法,1901年、20世纪三十年代和20世纪五十年代。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几十年间,农民争相用它来饲养家畜。人们在引进的时候,大概也没有想到它会成为世界十大恶草之一。

3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能力极强。由腋芽长出的匍匐枝既形成新株。母株与新株的匍匐枝很脆嫩,断离后又可成为新株。

繁殖方法分株或播种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分株繁殖在春季进行,将横生的匍匐茎割成几段或带根切离几个腋芽,投入水中即可自然成活。此种繁殖极易进行,繁殖系数也较高。

播种繁殖凤眼莲种子发芽力较差,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繁殖,一般不常用。

凤眼莲栽培:本种耐寒性较差,喜欢温暖向阳及富含有机物质的静水或流速缓慢的动水,水温要求在20℃左右。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繁殖力旺盛,单株一年内可覆盖十几平方米水面。

凤眼莲喜生长在浅水而土质肥沃的池塘里,水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我国各省多采用母株防寒越冬,春季放养于池塘中。高温季节,繁殖迅速。适生温度为15~30℃,低于10℃便会停止生长。通常浅水栽植或盆栽。因本种耐寒性差,故霜降之前应予保护,转入冷室水中养护,来年投入池中。盆栽植株应使根系稍扎入土中,并在生长长期定量补给有机肥料,供给充足光照,可使其生长强健,开花多而大。

摘自:百度百科

这是什么花?有谁知道这个请在下回答谢谢

空心莲子草的介绍

空心莲子草,原名:喜旱莲子草,别名:空心苋、水蕹菜、草、水花生,拉丁文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成杯状; 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果实未见。花期5-10月。 

1930年传入中国,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春夏采其嫩茎叶、洗净、沸水烫,清水漂洗后切断,可凉拌、炒食,清脆可口。也可牛、兔和猪饲料。

空心莲子草的形态特征

空心莲子草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长55-120厘米,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

空心莲子草的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7-20毫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下面有颗粒状突起;叶柄长3-10毫米,或微有柔毛。

空心莲子草花密生,成具总花梗的头状花序,单生在叶腋,球形,直径8-15毫米;苞片及小苞片白色,顶端渐尖,具1脉;苞片卵形,长2-2.5毫米,小苞片披针形,长2毫米;花被片矩圆形,长5-6毫米,白色,光亮,,顶端急尖,背部侧扁;雄蕊花丝长2.5-3毫米,基部连合成杯状;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

果实未见。

空心莲子草的花期5-10月。

空心莲子草的生态习性

水生型喜旱莲子草在平均气温8.5℃即可萌芽生长,陆生型在气温9.5℃开始萌发。平均气温10.5℃空心莲子草均已普遍出苗,开始进行营养生长。幼苗开始有2~4对嫩叶,叶小,紫红色。气温逐渐升高,其生长速度剧增,平均气温21℃左右迅速增长,叶面积急剧扩大,但节间数并不增多。

空心莲子草生在池沼、水沟内。

空心莲子草的分布区域

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我国引种于北京、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后逸为野生。

空心莲子草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护花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

终极护花任务: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食用价值

空心莲子草的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春夏采其嫩茎叶、洗净、沸水烫,清水漂洗后切断,可凉拌、炒食,清脆可口。也可牛、兔和猪饲料。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作用。

性味:甘、性寒,味苦。

化学成份:含黄酮甙、三萜皂甙、有机酸、酚性成分、香豆素、糖、脂肪、蛋白质、6-甲氧基木犀草素、7-a-L-鼠李糖甙(7-a-L -rhamnosy 1-6-methoxyluteolin)及藤菊黄素(patuletin)。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流行性出血热初期、麻疹。

药理作用:体外试验有抑菌作用(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及金葡萄球菌);其注射液还有某些抗病毒作用(亚洲甲型流感病毒70~5株、乙脑病毒、狂犬病毒)。毒性很小,对小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455.4g/kg。

临床应用

1、治疗麻疹:取鲜草50公斤洗净,加水浸过药面,煮沸1小时,压渣过滤,滤液浓缩至10000毫升,加糖和苯甲酸钠适量,即成每毫升含鲜草5克的煎剂。每次口服20~50毫升,每日2~4次。治疗200例,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在退热和退疹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且出疹快而稀,留有色素沉着轻或不明显。

2、治疗乙型脑炎:用100%空心莲子草葡萄糖注射液(含鲜草100%、葡萄糖10%)或500%空心莲子草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公斤体重用量为20克,必要时可加大剂量,1次或分次注射。据613例的治疗结果,总治愈率为96.58%,较以往某一年的治愈率85.9%显著上升;极重型病例中有17例在恢复期有不同程度精神、神经功能障碍,经1~4个月的治疗,均基本恢复出院。

3、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用1%螃酯(空心莲子草提出物注射液)或500%空心莲子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4次,每次2~5毫升;同时配合煎剂口服(服法与麻疹同)。治疗发热期病人21例,其中20例直接进入多尿期,无1例死亡。另曾单用煎剂治疗初热期病人20例,亦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休克;只有2例经过轻度少尿和多尿。根据初步观察,认为空心莲子草能干扰出血热的病程发展。

抑菌试验证明,空心莲子草对10余种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但临床观察,作用并不理想。根据抑毒试验及临床实践,空心莲子草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空心莲子草干晶较鲜品毒性大,7月份较11月份采集者毒性大。故临床宜于11月份采集鲜草,加工成浓膏保存备用。

附方

1、治血尿、尿路感染:空心莲子草、猪哥刺头、紫珠草叶(蟹目根)各30克,水煎服。

2、治口腔炎:空心莲子草根、鲜白茅根各适量,水煎,冲冰糖服。

3、治淋浊:鲜空心莲子草60克,水煎服。

4、治流感或感冒发热:鲜品空心莲子草30~60克,水煎服。

5、治肺结核咳血:鲜空心莲子草60~120克,水煎,冲冰糖服。

6、治毒蛇咬伤:鲜空心莲子草120~180克,捣烂取汁服,渣外敷患处。

7、治带状疱疹:鲜空心莲子草根、鲜耳钩草、鲜鹅仔唔食草各1份,捣烂取汁,调少量青黛,敷患处。

8、治疔疮:鲜空心莲子草捣烂,调蜜,敷患处。

9、治湿疹:

(1)鲜空心莲子草适量,水煎熏洗,另用木鳖子适量研末,调麻油抹患处。

(2)鲜空心莲子草适量和洗米水同捣烂,取汁,抹患处。本品内服常用量干品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

空心莲子草的鉴别方法

鉴别特征

水生型植株无根毛,茎长达1.5~2.5m;陆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有根毛,株高一般30cm,茎杆坚实,节间最长15cm,直径3~5mm,髓腔较小。叶对生,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具长1.5~3cm的总梗。花白色或略带粉红,雄蕊5。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例,呈类长方形,外被较厚的角质层,并有气孔及非腺毛。表皮下方为厚角组织,2~3列细胞,排列成不连续环状,常为气孔下方的气室所间隔。皮层细胞排列疏松。维管束排列成环,韧皮部较狭,外侧散有少数纤维束;形成层成环,束间形成层内方的1~6列细胞壁增厚,木化;木质部导管数个至十多个;木薄壁细胞壁增厚且木化。髓部中空。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均有气孔及非腺毛。气孔直轴式,偶见不定式。

非腺毛有2种:一种似蚕形,短小,向一侧弯曲,有3~8细胞;另一种较长,3~6细胞,有疣状突起。叶肉细胞含众多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1、取该品粉末1g,加乙醇20ml,湿浸,趁热滤过。取滤液1ml,加少许镁粉和数滴浓盐酸,振摇,溶液显橙色。(检查黄酮)

2、取该品粉末10g,加甲醇5ml,热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0ml,蒸干,残渣加乙醚10ml,搅拌,滤过,不溶物再用乙醚5ml,同法处理2次,弃去醚液。残渣加甲醇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新制的7%盐酸羟胺甲醇液与10%氢氧化钾甲醇液3滴,水浴上微热,冷后加三氯化铁盐酸溶液2滴,显橙红色。(检查香豆素)

3、取上述甲醇滤液1ml,加3%碳酸钠溶液1ml,煮沸3min,置冷,加新制的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1滴,显红色。(检查香豆素与酚羟基)

空心莲子草的植物危害

相关危害

主要影响表现在

(1)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

(2)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

(3)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

(4)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

(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

(6)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

(7)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危害的管理措施

1、采取植物检疫,建议在中国建立健全该植物的检疫体系。

2、机械人工防除:对喜旱莲子草的防治,应侧重于预防。结合农业措施,在耕翻换茬时花大力气挖除在土中的根茎,然后务必晒干或烧毁;在种群密度较小或新发现的入侵地手工拔除,进行根除。对新入侵的空心莲子草,深挖1m,并彻底焚烧,连续三年,能起到根除的效果。在许多水域依靠人工打捞,但打捞后的植株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又会死而复活。

3、化学防除:在中国,化学防除是抑制空心莲子草的主要措施之一。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水花生净),草甘膦或加二甲四氯等除草剂在中国应用较多。

空心莲子草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空心莲子草又名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科属分类苋科,莲子草属。形态特征茎基部匍匐,常呈粉红色,上部斜升或全株平卧,长50~150厘米,中空,髓腔大,直径0.3~0.5厘米,节膨大,着地生根。茎和分枝有细棱,棱间有白色细毛,节腋处疏生细柔毛。叶对生,叶柄短,叶片长圆形,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或上面有伏毛,边缘有睫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直径1~1.5厘米,由10~20朵无柄的白色小花集生组成,具总花梗,总花梗长1.5~3厘米。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花被5片,披针形,长约0.5厘米,宽0.3厘米,背腹两侧压扁,膜质,白色有光泽。雄蕊5,花丝长0.2~0.3厘米,退化雄蕊与之相间而生,先端如丝,花丝基部与退化雄蕊之基部连成短管。子房球形,花柱粗短,柱头头状。脆果扁平,边缘具翅,略增厚,透镜状。种子透镜状,种皮革质,胚环形。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空心莲子草结实率很低,在田间及自然界均很少见实生苗。在南方,空心莲子草终年生长,长江流域,气温降至5℃时,因霜冻而使地上(或水面)部分枯死,使地下或水下部至0℃以下仍保持生活力,节上芽处于环境休眠状态,早春3~4月,气温高于10℃以上即萌发生长,越冬根茎芽的萌发对温度、湿度要求范围较宽,在旱地、湿地、水面均可萌发。2)营养生长空心莲子草原产热带、带地区,偏嗜高温、高湿从阳光,但适应性极强,在0℃以下仍然不死,但在8℃以下基本停止生长,8~20℃生长较慢,20℃以上生长加快,温度越高生长越快,空心莲子草对湿度也有极强的适应性,是水陆两栖多年生植物,从植物解剖学来看,空心莲子草是陆生植物,但由于茎秆中空、髓腔较大、可浮水生长,因而在旱地、果园、滩地、池塘、河道中均可生长,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生长较差,水分越多长势越好,空心莲子草对不同深度的立层也有广泛的适应性,在深水、浅立、死水、活水中均能正常生长,但以浅水、活水生长更好,对不同酸碱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在pH3~10的范围内生长良好,因此在污水池、污水沟等处也有生长,以pH5~7生长最好。另外,对光照强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水稻行间也能正常生长,但属喜光植物,光照越强生长越旺。

总之,空心莲子草适应性强,适生范围广,但生长速度及生物量大小与温度、水分、光照成正相关。3)开花结实空心莲子草花期较长,从5月直至10月,开花数与光照成正相关,空地及水面开花较多,开花量虽大,但结实率却极低,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通常均开花不结实。

分布与为害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1940年由日本人引种上海市郊作饲料,后逸为野生,逐步蔓延至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目前北京地区也有分布,成为农田、果园、池塘、河道的恶性杂草。近年来已由田埂、田边侵入稻田为害,部分地区为害较重。特别是随着稻麦田免耕的迅速推广,使空心莲子草地下根茎在稻田越冬更为有利,有可能逐步成为稻田中新的恶性杂草。

水花生侵入到菜地,该如何清除?

水花生是空心莲子草的俗称,又称草,过塘蛇、螃蜞菊、肥猪菜、 空心蕹藤菜、水马齿苋、水蕹菜、假蕹菜等,是苋科 ,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旱田、水田主要恶性杂草,许多除草剂只对叶片有效,很难彻底根除,如何才能从根上将其彻底杀灭呢?

水花生生长习性

空心莲子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匍匐茎繁殖为主。这种草生命力极强,具有超强的生长繁殖能力,在水陆都可生长,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空心莲子草茎匍匐地面生长,节间长度19~22厘米,茎粗0.5厘米,茎长55~120厘米,有分枝,幼茎和叶腋有白色或铁锈色软毛,叶为钜圆状倒卵形和倒卵状披针形,叶长2.5~5厘米。花密生,为总花梗的头状花序,单生在叶腋内,球形,直径8~15毫米看起来像莲花,所以人们称为“空心莲子草”。花期很长,从5月到10月都会开花。

危害特点

空心莲子草主要生长在农田、路旁、沟旁、池塘、河道、沟渠、地头地边等处,繁殖速度非常快,大量杂草覆盖在水面上,不仅堵塞航道,入侵公园、草坪等城市绿地,破坏园林景观,加大养护成本,造成农田减产,还容易滋生蚊蝇,且常附着有害寄生虫,危害人畜健康,使河流中的水质出现改变,影响鱼虾生产。

防治方法

(1)人工清除:采取人工、机械铲除和打捞,铲除和打捞空心莲子草时应尽可能深挖或连根打捞,铲除和打捞出的空心莲子草可集中晒干或烧毁,经充分腐熟后沤制成绿肥使用。

(2)化学防治:喷施化学除草剂,是防治该草最简单、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可在杂草发生旺盛期,对于小麦、玉米田内的空心莲子草,可选用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6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对于池塘、沟渠内的空心莲子草,也可用10%草甘膦水剂250-500克/亩,均匀喷雾,或在空心莲子草(水花生)4-13厘米高时,每公顷用本品600-900毫升兑水600公斤稀释均匀后喷雾,可杀灭几乎所有杂草。

相关问题

明星医生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