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睡莲的栽培要点 白睡莲的栽培要点 花菱草的栽培要点 花菱草的栽培要点 黄花照波的品种简介 黄花照波的品种简介 黄花照波的品种简介 黄花照波的栽培要点 鲁氏石莲花的品种简介 鲁氏石莲花的栽培要点 香雪球的栽培要点 繁星花的品种简介 繁星花的栽培要点 唐菖蒲的品种简介 唐菖蒲的栽培要点 风兰的外形特点及品种简介 风兰的人工养护管理 初恋的外形特点与品种简介 初恋的养护管理要点 天狗之舞的品种简介 黄花夹竹桃的栽培要点 黄花夹竹桃的品种简介 凝脂莲的栽培要点 凝脂莲的品种简介 若绿的养护管理要点 若绿的外形特点及品种简介 芙蓉葵的栽培要点 芙蓉葵的品种简介 大花美人蕉的栽培要点 大花美人蕉的品种简介 大岩桐的养护管理要点 大岩桐的品种简介 大岩桐的品种简介 大岩桐的品种简介 仙女杯的栽培要点 仙女杯的品种简介 大叶落地生根的栽培要点 大叶落地生根的品种简介 大叶落地生根的栽培要点 大叶落地生根的栽培要点
白睡莲的栽培要点
提问:小小宠来源:宠搜网
精选回答

白睡莲(详情介绍)的观赏价值比较高,也是比较常见的水中花卉品种。在水草造景中,白睡莲的使用也非常多,人工栽培白睡莲的难度并不高,但是需要根据其生长习性来布置环境,才能养出漂亮的白睡莲。

白睡莲

白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在岸边有树萌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日间开放,晚间闭合。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生于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园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睡莲怎么养 睡莲的种植方法

睡莲的种植方法:

睡莲喜爱阳光,温度较高的环境且空气流通好的环境,常见的养殖方法分为盆栽和池栽两种。

1.盆栽

准备好一个花盆,泥土选择肥沃的松土,把花插进土壤后轻轻按紧,此时泥土高度最好离盆口10cm左右。在栽种后浇水时要注意首次浇水量可以较多一些,但不宜过满,以泥土高度为标准,水位距离泥土表面3cm左右最佳,此后浇水时开始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这样会使得养殖存活率大大提高;保持盆栽处的通分条件良好,高温季节在叶面适当浇水。

2.池栽

池栽睡莲最好选择好土壤肥沃的池塘,否则也可以加入一些肥料;对池塘灌水时,要注意池中水位不能过高,在睡莲逐渐成长起来后不断变换水位,在冬季时可对池塘提高水位,保证睡莲的根茎部分可以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度过整个冬天。

睡莲的种植技巧

  睡莲是花、叶俱美的水生观赏植物,在公园、风景区及庭院的水景中,用各色睡莲与荷花、湿生鸢尾等配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睡莲的种植技巧,一起来看看。

  睡莲的种植技巧

  (一)形态特征及品种:睡莲为多年生水生花卉。

  根状茎粗短。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纸质或近革质,近圆形,基部近戟形,全缘,上面浓绿色有光泽,下面暗紫色。花单朵顶生,浮于或略高于水面,花色白或粉红,聚合果,内含多数小坚果。

  同属约40余种,常见作观赏栽培的还有:白花睡莲(N.alba)、兰花睡莲(N.caerulea)、黄花睡莲(N.mexicana)、香睡莲(N.odorata)、红花睡莲(N.rubra)等。

  (二)生态习性:睡莲广泛分布于美洲、亚洲、欧洲等,耐寒,喜强光、通风良好的环境和富含腐殖质的粘土。

  pH6~pH8,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日间开放,晚间闭合。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

  (三)繁殖方法:一般用分株繁殖,在3~4月间,气候转暖,芽已萌动时,将根茎掘起用利刀切分若干块,另行栽植即可。

  也可用播种繁殖:在花后用布袋将花朵包上,这样果实一旦成熟破裂,种子便会落入袋内不致散失。种子收集后,装在盛水的瓶中,密封瓶口,投入池水中贮藏。翌春捞起,将种子倾入盛水的三角瓶,置于25C~30C的温箱内催芽,每天换水,约经2周种子萌发,待芽苗长出幼根便可在温室内用小盆移栽。种植后将小盆投入缸中,水深以淹没幼叶1厘米为度。4月份当气温升至15C以上时,便可移至露天管理。随着新叶增大,换盆2~3次,最后定植时缸的口径不应小于35厘米。有的植株当年可着花,多数次年才能开花。

  (四)栽培技术:在池塘栽培,早春应将池水放尽。

  将根茎附近的土疏松,施入基肥后再壅泥,然后灌水。从春至夏,随着新叶生长。逐渐加深池水,夏日保持水深50厘米~80厘米即可。北方冬季则应灌水深1米以上,以免根茎受冻害。种植后3年左右更新一次。如盆栽,每年春分前后,应结合分株翻盆换泥,并施适量腐熟豆饼汁作基肥,重新栽种。然后置于大水缸或浅水池中,经常保持水深20厘米~40厘米。

  睡莲的种植方法要点

  第一步:选择栽培场所

  缸栽

  栽种方法

  1、栽植时选用高50cm左右、口径尽量大的无底孔花缸,花盆内放置混合均匀的营养土,填土在30~40cm,便于储水。

  2、将生长良好的繁殖体埋入花缸中心位置,深度以顶芽稍露出土壤即可。

  3、栽种后加水但不加满,以土层以上2~3cm最佳,便于升温,以保证成活率。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水位。

  此方法的优点是管理方便,缺点是在京津地区冬季越冬困难,需移入温室或沉入水池。

  盆栽沉水

  栽种方法

  1、选用无孔营养钵,高30cm,口径40cm,栽种方法及营养土如缸载,填土高度在25cm左右。

  2、栽种完成后沉入水池,水池水位控制在刚刚淹没营养钵为宜,随之生长逐渐增加水位。

  此方法优点在于越冬容易,只需冬季增高水位,使睡莲顶芽保持在冰层以下即可越冬,缺点是管理时必须进入水池,略感不变。

  池塘栽培

  栽种方法

  1、选择土壤肥沃的池塘,池底至少有30cm深泥土,繁殖体可直接栽入泥土中。

  2、水位开始要浅,控制在2~3cm,便于升温,随着生长逐渐增高水位。

  3、根据地区不同入冬前池内加深水位,使根茎在冰层以下即可越冬。

  优点是群体效果较好,生长量大,缺点是翌年采挖困难,病虫害不易防治。

  第二步:选择种植方式

  分株种植

  睡莲主要采取分株繁殖。耐寒种通常在早春发芽前3-4月进行分株,不耐寒种对气温和水温的要求高,因此要到5月中旬前后才能进行分株。

  分株方法

  第一步

  分株时先将根茎挖出,挑选有饱满新芽的根茎,切成8~10cm长的根段,每根段至少带1个芽,然后进行栽植。

  第二步

  顶芽朝上埋入表土中,覆土的深度以植株芽眼与土面相平为宜,每盆栽5~7段。

  第三步

  栽好后,稍晒太阳,方可注入浅水,以利于保持水温,但灌水不宜过深,否则会影响发芽。

  第四步

  待气温升高,新芽萌动时再加深水位。放置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处养护,栽培水深20~40cm,夏季水位可以适当加深,高温季节要注意保持盆水的清洁。

  第五步

  在少量盆栽时,可把已栽植2~5年的睡莲倒出盆外,切割成2~4块,再栽入盆中。

  播种

  睡莲也可采用播种繁殖,即在花开后转入水中,果实成熟前,用纱布袋将花包上,以便果实破裂后种子落入袋内。种子采收后,仍须在水中贮存,如干藏将失去发芽能力。

  播种方法

  第一步

  在3-4月进行播种,盆土用肥沃的粘质壤土,盛土不宜过满,宜离盆口5~6cm。

  第二步

  播入种子后覆土1cm,压紧浸入水中,水面高出盆土3~4cm。

  第三步

  盆土上加盖玻璃,放在向阳温暖处,以提高盆内温度。

  第四步

  播种温度在25~30℃为宜,经半个月左右发芽,第二年即可开花。

  第三步:日常管理

  水分管理

  睡莲喜欢在水位稳定的水体中生长,虽然它的叶柄可以随水位的加深而延伸,但当水位回落时,它却不能再缩回,将会使很多叶片搁浅枯死。因此,在全生长期内最好保持水位的相对稳定。无论盆栽或池栽,都应注意添水,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换水。若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变黑发臭,严重影响睡莲的生长,则应进行换水。

  清洁水体

  家庭种植水生植物时,缸内常会生长很多丝状藻类,严重影响植物株的展叶和开花,也影响景观而需要清除,睡莲也如此。发生这种情况,可用撤硫酸铜粉杀灭,但也只能短期维持,过多施用硫酸铜也会造成污染,影响到睡莲的生长,最好的办法以还是用人工捞除或换水。

  清除枯叶烂花

  很多品种的花朵开过以后并不结实,花朵随后腐烂,应随时清除,老的枯黄叶片不仅影响景观,很多腐叶容易传播病害,也要及时清除,要保持全株叶片清新。

  土壤要求

  睡莲对土质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一般情况下,家庭种植用富含腐殖质、结构良好的园土或池塘淤泥是最适宜的土壤。较贫瘠的沙质土最好和一定比例的充分腐熟的厩肥拌合。松软肥沃的栽培基质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促进植株生长旺盛,开花多,花大,花期长。

  家庭盆栽情况下,可以干栽也可以水种。干栽时要把栽培土粉碎成细末,种植时埋入块茎后,把盆土充分压实,尽可能排出土中的空气,以免放盆入水时倾覆。水种则应在装土后入水浸泡,然后充分拌和,静置待土沉清后再栽入块茎。

  基肥与追肥

  家庭栽培时,在栽培土肥沃的情况下,种植时可以不施底肥。

  在土壤肥力较差时,可在盆土最下层埋数小包复合肥,每包1~2克,可用废旧报纸或餐巾纸包裹,每盆放多少包,视盆的大小而定。切记勿过多用肥,以免造成肥害伤苗。追肥则应看苗而定,不可硬性规定多少天施一次肥。

  若植株生长不旺,叶片发黄,则应多施些氨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15-20天追肥1次。追肥不宜把肥料直接撒在盆里或池里,那样水体会因富营养化而促进藻类生长。

  最好是采用下沉式施肥,即用废纸把肥料包好,用木棍把肥料包压入土中,肥料在土层中缓慢溶解,不扩散到水中,不仅有利于根部吸收,而且有得保持水体的洁净。

  水体环境

  睡莲喜欢在较平静、无大波浪无急流的水体中生长,所以在有高压水柱的人工喷泉水池或有急流瀑布的水池中种植往往生长不良。睡莲种植的适水,随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在缸盆栽条件下,采用小型或微型品种,由于种植容器深度的,一般保持在10cm-20cm水深即可。

  在家庭宅院或居住区较小水池中种植,水深保持20cm-40cm,有利于睡莲的生长,这种情况下,通常种中型品种或大型品种,单株叶展直径1m-1.5m。

  一般情况下是一盆栽培1~2株,其花叶能自然舒展在水面上,让人们能欣赏到睡莲花的绚丽芬芳和叶片的幽雅恰静。

  移栽与分芽

  每年清明过后到中秋之前都可以进行,分芽时要注意不要伤到芽点,球茎大小则不太要紧,一个盆子中建议不要有太多个芽心太挤,叶片会变小且不会开花,因此平均二年就要分芽一次到二次

  病虫害防治

  危害睡莲的虫害常见有蚜虫、斜纹夜交盗蛾、水螟、摇蚊及螺类。病害一般有睡莲斑腐病、睡莲叶腐病和睡莲炭疽病。

  虫害的防治方法

  (1)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睡莲种植和育苗容器中放养食蚊鱼,这种小鱼会把水中的摇蚊幼虫食光;

  (2)在种植盆上加盖纱网,防止成虫飞入产卵。

  (3)用人工把幼虫清除,把受害的叶片连同害虫摘除烧毁。(4)用40%辛硫磷乳油1 500-2000倍液喷洒,对正在取食的幼虫和在水面活动的幼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病害的防治方法

  (1)在生长季节注意收集受害致残的叶片,深埋和烧毁;

  (2)加强管理,合理施肥,促进壮苗,可以减少发病;

  (3)发病严重时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约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治2-3次。

睡莲要如何种植以及哪种土种植?

睡莲亦名水浮莲、子午莲,为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浮水植物,水

生球根花卉。地下茎横生或直生似菠萝样,生长在水下的泥土中。叶柄和花梗细长而柔软,叶和花同浮在水面上。叶盾圆形、全缘、基部戟形。叶面浓绿,叶背暗紫红色。花单生,萼片4枚长圆形,外面绿色,内面白色。花瓣多数,有白、粉、黄、紫红、淡蓝等色。花期不同品种可从5月中开到9月中。花谢后整个花托沉入水中结成球形浆果,内有多数种子,8月至9月成熟。

睡莲属约有40种并有许多杂交栽培品种。大体分为不耐寒睡莲(热带睡莲)和耐寒睡莲(寒温带睡莲)两大类。

不耐寒睡莲原产非洲和东南带地区,属常绿草本花卉,如非洲蓝睡莲,白天开花;埃及白睡莲,傍晚开花午前闭合;印尼红睡莲,夜间开花,品种很多;墨西哥黄睡莲,白天开花;热带睡莲,花朵硕大艳丽,略挺出水面。我国除华南地区外,睡莲需常年在高温温室水池中养护,故各地很少栽培。

耐寒睡莲广布世界温带和亚寒带地区,属宿根草本花卉。我国各地主要栽培品种有欧洲花睡莲,其地下茎似菠萝样,我国东北的原叶睡莲,北美的香睡莲,以及东欧和北美的矮生睡莲等。

睡莲属强阳性植物,要求光照充足,在荫蔽环境中叶片薄弱,不能开花。喜空气流通清新,温暖而平静的水体,适生温15℃至30℃。特别要求水质清洁,否则叶片易染病腐烂。由于睡莲的叶柄和花梗细弱,不能在流水中生长,适度水深30厘米左右,10厘米至60厘米之间的水深中,也能生长,水浅则叶柄斜生,叶片向四周伸展。水深则叶柄直生,叶片生长集中。因而在深水中栽植,株距宜小,浅水中株距宜大。在富含腐殖质的粘壤土中生长良好,耐肥力强,地下茎可在水下不结冻的泥土中越冬,花期很长,自夏到秋可陆续开花不断,每朵花可开放4天至7天。

睡莲多用分割地下茎繁殖。池养睡莲主要供布置水景,装点水池喷泉,通常栽植在花盆内,然后放养在水池中。睡莲在盆中生长1年,地下茎和须根会挤满盆,每年春季需要分栽,每盆可分栽3盆左右。分栽植株当年都能旺长开花。越冬母株在清明节前移到室外脱盆,冲去泥土,剪短须根,将横生根茎,带1组芽丛至2组芽丛,长约10厘米一段,切开,在池中放养的大盆可栽三段。先在盆底垫一层土,撒布羽毛蹄片等硬质长效有机肥,再盖一层土随后栽入茎段,填土墩实,盆面再盖一层大粒河沙。直生根茎类睡莲,分割栽植时,应将顶点露出水面,也可高出盆沿。栽好立即放入水池中。初期池水宜浅,如果水池内必须保持固定水深,可在盆下用砖或盆垫起。随着叶柄生长加长,再逐渐撤去垫盆物。如果直接栽植在水池的泥土中,则不必年年移栽分植。但在第二年应进行追肥,可用饼肥或粪肥和粘土掺合做成泥团晾干,分散投入池中。根据植株长势和需要,每3年至4年挖出分栽一次。

夏季管理,主要是平稳地掌握好水的深度,保持水质清洁,可适时换水。换水时间宜在清晨,以防新旧池水的水温相差太大,影响花、叶正常生长。同时结合洗涮水池,清除烂叶和残瓣,但不要把花托去掉,以便结实。

结冰前将盆株移入冷室原盆贮存,保持盆土湿润,池塘内露地越冬的睡莲,要把水加深,防止水下冻结。

盆栽一般品种的睡莲,需内径80厘米的大盆。春季选10厘米长一段,带1组至2组芽丛的健壮根径,栽在内径20厘米的盆内,放在大盆内养护,具有优雅的观赏效果。近代育成的小型品种“姬睡莲”,可在内径20厘米的盆内莳养,花叶小巧,颇耐观赏。

碗莲、睡莲如何栽培?

1.碗莲

栽时选直径20厘米,深12厘米的小容器。常见的品种有卓上莲、娃娃莲、小醉仙、案头春、火花、星光、小碧台、玉碗等高不盈尺,花叶倶小,着花易、开花繁的特点。

盆土与栽培方法同荷花,但种藕一定要健壮,尾部有节,顶芽完整,立叶长出水面后渐加深至水满,整个生长期不能断水,夏天每天补水1~2次。

碗莲一般不施肥,如叶片发黄可取核桃大小的饼肥或复合肥塞入土中。碗莲阳光一定要求充足,每天至少要见半天阳光,室内观赏时,1~2天就要放回阳光充足处。

碗莲容器小,藕娇嫩,冬季易受冻,入冬前移入不结冻的室内或埋入土中,清明节时间翻盆,翻时盆中有水,泥土很烂,将缸翻过来扣在地上,提起一边,沿盆壁根据走向,找出藕头及末节,用手拿住藕节,小心提上。

2.睡莲

花端庄秀丽,花瓣层层抱合,形似百合鳞茎,故称“水百合”。每日晨开午闭,昱晨再开,中午前后开花最盛,又称“子午莲”。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我国栽培的是耐寒种。

常见睡莲有白睡莲、黄睡莲、香睡莲、红花睡莲及兰睡莲(花瓣30~50枝,3轮微香)等。性喜温暖,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喜含腐殖质丰富的黏质土,宜在深20~40厘米的静水中种植。每年2月萌动长叶,3月中旬生长稳定,花期4~9月,10月进入休眠。

睡莲用分株繁殖,2~4月将生长旺盛的地下茎切成3~10厘米×3~10厘米的小块,每块上都应有新芽,种在水池或盆(内径40厘米,深60厘米)中,深以芽微露为好,顶芽朝上,深度以顶芽与土面相平为宜,栽后水浅,以淹过土面即可,新叶抽出后,池栽水深30厘米,盆栽10~15厘米。栽时底部先放3~4厘米河泥,再放入含磷钾较多的有机肥,再填入肥沃的河泥,至盆高的2/3。以骨粉、饼肥作基地,生长开花期追复合肥或饼肥2次,用纸包成团埋入盆边土中,注意清理枯叶,保持水质清洁放在阳光充足处养护。冬季入室要保持5℃以上才能安全越冬,4月出室。

睡莲属阳性花卉,生育期间一定要光照充足,否则只长叶不开花,还要通风良好,否则易长青苔,如有青苔,可加入1%硫酸铜水消灭。

睡莲常见的病虫害有轮纹病、睡莲水螟、荷缢管蚜及斜纹夜蛾等。

(1)轮纹病

初发病叶片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扩大成褐色,后出现波状环纹而褐色枯死。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500~1000倍,10天1次,连喷3~5次。

(2)睡莲水螟

成虫黄褐色,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杂草上过冬,7月上旬成虫产卵,幼虫将睡莲咬成大小相同的两片,吐丝将两叶重叠成一个保护鞘,隐匿其中,夜间活动,可将叶片吃光,剩下叶脉。除捕捞幼虫外,可喷50%杀螟松乳的1000倍。

相关问题

明星医生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