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色絮状物可能是鱼体上的真菌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是水质问题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鱼体长白色絮状物的主要原因之一。鱼体表面的白色毛发状物质可能是渐霉素菌(Mycelium)或真菌根(Root)的形成。真菌感染通常在水温较低,pH值不稳定,水质容易受到污染等环境问题时易发生。
2. 寄生虫感染:鱼身上长白色絮状物也可能是寄生虫感染,如已知的耳蚓和滑体虫等。寄生虫感染通常会引起鱼体表面的白色或红色斑点,并会随着病情的恶化渐渐蔓延到整个鱼体表面。
3. 水质问题:定期的水质检测也非常重要。水质的问题(如过富营养、高氨和长时间不换水等)会引起水草腐烂、水变混浊、甚至长出藻类,这些也会导致鱼体出现白色絮状物。
如果出现鱼体长白色絮状物,我们建议先进行整体的水质检测,以排除水质问题。如果水质正常,可以进行疾病的诊断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药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滥用药物,需要选择适合的药物并按说明书使用。如果病情恶化或者预防措施无效,要及时寻求兽医的专业帮助。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身上长白色絮状物是怎么回事
鱼身上长白色絮状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1、白点病,原因:由温差太大或水温太低引起,前期鱼身体上会出现零星的白点,后期严重时,白点会扩大成白斑,甚至会导致鱼死亡。解决方法:提升水温到28℃,使用白点净给病鱼药浴,并保持水质清洁和环境稳定。
1、水霉病,原因:由细菌入侵引起,如鱼缸内的水质太差或鱼受到外伤等都可能导致细菌入侵。解决方法:先将生病的鱼隔离,使用高锰酸钾药浴,并安装紫外线杀菌灯每天杀菌3~4小时。
鱼身上长白色絮状物
得了白毛病。
白毛病,又称水霉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
症状: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生长,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一般不易发现;等到发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
1.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混合后全缸遍洒或药浴。
2.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1%的食盐浸泡20~30分钟。
3.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次甲基蓝溶液或或孔雀石绿溶液浸泡20—30分钟。
4.。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预防方法:在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来抑制水霉、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务必保持清洁,以此杜绝水霉的发生。
鱼儿身上白色絮状物?
金鱼身上的白色絮状物是会越长越多,它是鱼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如果严重的,不如直接扔掉。鱼儿活着也是很痛苦的。 这就是鱼类中最常见的病——白点病(俗称感冒),主要是因为水温变化较大超过了鱼类本身的适应能力引起的。这种病的病程较长,开始的几天并不明显影响鱼,再以后鱼变得迟钝和厌食,身上的絮状白点增多,最后死亡。白点是一种小虫子,吸附在鱼身上。 鱼儿得了此病不用担心,你可以用药——“白点一次净”,也可以用“孔雀石绿”,鱼市都有卖,而具体的使用方法在包装上也有。 但是最好的治愈方法永远不是用药,这大家都知道。我养鱼十年多了,白点屡见不鲜,这里推荐一种最好的自然疗法:把养鱼的水温提到28度以上,几小时白点就会自动消失,再往鱼缸里撒一点盐(一般的养鱼行家没事的时候也会加一点盐)。鱼就会好的。更有个别体质好的,不用任何治疗措施也会自动痊愈。
鱼儿因为水质等因素会染上很多病,所以平时要注意鱼儿环境。还要经常观察鱼儿是否有不良状况。
鱼缸里的鱼身上长了一层白色的絮状物,过几天鱼儿就死了,求大神支支招,谢谢了
答:"鱼身上长的一层白色絮状物”是属于真菌引起的疾病,又称水霉病、白毛病。水霉病其实是一种常见病,可一旦爆发起来确实很不好对付。
发病原因:
这是由于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白色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白色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
水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惠宏的特灭菌和百分之一的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以抑制霉菌的孳生。提高水温到32度,以抑制水霉的生长。最好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治疗中可将病鱼放人治疗缸中进行药浴,治疗缸中加人100-250ppm的尔马林中,治疗时间约0.5-1小时,注意观察病鱼的状况,一旦发现鱼只浮头或是串出水面要立即终止治疗。治疗中你会看见鱼身上的絮状物会渐渐的脱落,治疗结束后将鱼放回换掉大部分老水的原缸中,视鱼只的情况隔天或是隔两天再重复前面的治疗,直至痊愈。
十厘米长的乌龟一次吃多少龟粮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每个品种的乌龟食量是不同的,喂食的龟粮不同投喂量也会不同,我们可以在第一次喂食的时候分次喂以免浪费,等到乌龟不吃以后记住那个投食量就可以了。
1个月小孔雀鱼能长1厘米左右。通常来说,孔雀鱼一个月能长的长度是非常有限的,但出于发育期的孔雀鱼生长的变化会比较明显,比如,刚出生的孔雀鱼到一个月大的时候,就能长到1厘米长。
1元小锦鲤能长大。在饲养1元的小锦鲤的时候,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的鱼缸,这样能给锦鲤更大的生长空间,同时要注意定期给锦鲤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这样锦鲤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1米2宽40的鱼缸可以养地图鱼、鹦鹉鱼、龙鱼、罗汉鱼、飞凤鱼等之类的中大型鱼。在养鱼的时候,要根据鱼缸的大小来挑选饲养的鱼和饲养的密度,要注意的是饲养密度不可以太大。
这个要根据七彩神仙鱼的大小来决定,正常情况下1CM的鱼需要1公升的水来喂养,如果你的鱼是两厘米长就需要两公升。家长可以根据这个情况来推算自己的鱼缸可以杨多少七彩神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