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康复的几率会非常大,对于抵抗力弱小的幼猫来说,一旦感染了皮肤疾病而又没有及时治疗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检查猫咪的皮肤也很重要,做好防范于未然才是真正杜绝猫咪皮肤疾病的方法。
一、幼猫常见的皮肤病
1.跳蚤过敏性皮肤炎:顾名思义,是由跳蚤叮咬后,伤口出现红色的小丘疹,猫咪因痒而搔抓后,出现伤口,有时伤口还会合并霉菌、细菌感染,使病灶区愈扩愈大。
2.疥癣症:这是一种疥癣虫,开始寄生于耳朵,接着发作于头部,进而全身,此虫在吃动物的皮屑组织时,会引起激烈的刺痒,所以当你发现幼猫不断搔抓耳朵,一面摇头,就要注意,甚至已产生痂皮、溃疡、脓包...,请不要继续“观察”了,赶紧送医院治疗吧!
3.钱癣:一岁以内的猫很容易感染钱癣,这是一种特殊霉菌,典型症状是脱毛区域呈现不规则圆形,混合鳞状斑点和结疤,有时还混着过敏性的丘疹,这种钱癣由于感染力强,人畜共通,一旦发现,就要赶紧治疗控制。
如果幼猫已罹患皮肤病,应将它的相关用具彻底消毒,用0.5%浓度的漂白水擦洗或喷表面,如果再加曝晒阳光,一天5~6小时,连续一星期,则效果会更好,最好曝晒至猫咪治疗痊愈。由于霉菌会以孢子的型态生存,所以猫咪治疗见效后,还要持续一星期至十天左右,用具消毒也是如此,这样才可以避免复发的机率,否则残存的霉菌孢子尚可存活潜伏达3、4年。
二、猫咪皮肤病如何注意护理
1、保持卫生
首先要训练猫咪在固定的地点便溺。猫咪是比较爱清洁的动物,但固定便溺地点的习惯是要经过训练才能养成的。
训练时,在猫咪旁放一废盆或纸箱做为便器,其中放3-4厘米厚的砂子,最上层放少许带有猫咪尿或屎味的砂子。
当看到猫咪焦急不安、转圈活动时,说明猫咪要大便或撤尿,此时,把猫咪引到便盆处,先让其闻盆内砂子的味道,这样它就会在便盆里排便,训练数次后即可养成习惯。
便盆要经常清洗和更换垫物,保持清洁和无臭味,防止猫咪感到便盆脏而更换便溺地点。
2、定期消毒
猫窝及食具和便盆要经常清洗,定期消毒,这样既可保证清洁卫生,又可预防皮肤疾病。
猫窝内所有的垫料要经常更换,猫窝要拿到阳光下晾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和体外寄生虫的滋生。
可选用环境消毒药物进行定期消毒。猫的皮肤比较敏感,不宜使用刺激性大的消毒药,可选用0.1%过氧乙酸喷雾消毒猫窝及其周围环境和用具。
另外可选用0.1%新洁尔灭液浸泡食具、便盆或用3%~4%的热碱水浸泡、洗刷,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方可使用。在猫窝的四周可以撤些刺激性个、毒性低的粉剂药物,如百虫灵预防体外寄生虫。如果便盆有臭味,可用除臭剂消除。
猫咪的皮肤疾病感染的途径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接触别的猫咪所感染,也有可能是环境影响,也有可能是卫生问题,所以在饲养猫咪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观察猫咪,定期为猫咪清洁,这样猫咪才能健康成长。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小猫身上有皮肤病怎么办?
流浪猫最容易患皮肤病,所以我们在接触流浪猫时要格外注意,如果要收养流浪猫,也要先对流浪猫做全身检查,以免将皮肤病传染给人类,自家宠物猫不要经常与流浪猫接触,避免疾病。
一、猫咪常见的皮肤病
1.细菌性皮肤病:以细菌感染为主,相对较容易治疗
2.真菌性皮肤病: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时间较长,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环境中能存活1年以上。还有些真菌对土壤有亲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长繁殖并且长期存活。真菌性皮肤病最难治愈,而且极易传染给人类。
3.外寄生虫性皮肤病:由跳蚤、疥螨、蠕形螨、耳螨、虱子、蜱等引起,单一性的寄生虫很容易被清除,但如果较严重,并伴随其他症状,治疗难度就较大。
4.代谢性皮肤病:激素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该情况发生较少
5.免疫异常性皮肤病:与营养有关的皮肤病等,缺乏营养也容易使猫咪掉毛。
二、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皮肤病,治疗方法也不同,对于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发的皮肤病来说,治疗方法无非药浴、喷剂、消毒、带项圈、晒太阳等等;但对于营养性的皮肤病来说,治疗方法就是加强营养,比如补充B族维生素。
无论哪一种皮肤病,症状都较相似,而且猫咪的皮肤防御系统出问题后,很容易发生混合感染,我们能看见的症状也许不是一种皮肤病引起的症状,同时感染了2~3种真菌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猫咪发生皮肤病时,我们要第一时间带猫咪去正规的宠物医院,鉴定猫咪患的是哪一种皮肤病,以便迅速做出治疗。
我家小猫得了皮肤病,该怎么办?
猫咪得皮肤病一般都是自身抵抗力不行也有可能是环境问题其实不用太过担心了平时可以给室内多消毒,用贝尔猫药浴给猫咪全身杀菌,再多带猫咪晒太阳多运动增强抵抗力,另外也可以吃鱼油和鸡蛋黄来帮助毛发生长猫咪抵抗力上来了也就不容易得皮肤病
猫咪得了皮肤病怎么办,怎么治啊?
作为猫崽子的铲屎官,有很多遇到过猫咪得的各种皮肤病,下面这些是我做出的总结,判断出猫主子遇到的各种皮肤病。
1.真菌皮肤病(可传染):
皮肤患处有没有脓包,结痂,秃毛,这个时候还无法确,之后用伍德氏灯在暗处照射观察,如果是小孢子菌感染的真菌时,患部会发出黄绿色的荧光,这就可以确诊了。
其他真菌感染无荧光出现,但是皮屑、凡士林和其他膏药也会有这种绿色荧光,所以检测率为50%
确诊后赶紧治疗,用些抗真菌药,喂点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再给猫咪药浴,基本一周两次就可以了。
2.细菌感染(可传染):
猫咪身上有抓破皮肤之后舐,导致皮肤发红、破溃、皮肤表层损伤、化脓等。而且身上其他地方也有这种情况,基本可以考虑是细菌皮肤病了。
细菌一般是球菌感染,可以通过刮片后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判别。
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消炎、杀菌的喷剂治疗,有些新手猫主子会用阿莫西林,但是阿莫西林是抗生素非必要不要使用,还有细菌感染不能拖越拖治疗周期越长。
3.寄生虫感染(可传染):
猫咪肚子肿胀,但是身材消瘦,会出现呕吐咳嗽的现象,或者便便带虫、血丝等都有可能是得了寄生虫。
或者看看猫咪身上有没有能用肉眼看到的小虫子,如果有救赶紧治疗,做好驱虫准备,我家猫通常用的大宠爱,海乐妙,驱虫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4.过敏(不可传染):
很多猫咪过敏引起的皮肤问题被误会成真菌细菌,过敏引起的症状和真菌细菌引起的基本差不多,皮肤都会瘙痒,可能会出现丘疹等。
最好看看最近有没有给猫咪换饮食或者改变环境,如果这几个条件都符合,最好再去医院看看,测过敏原,以后避开,严重的话就去打脱敏针
5.内分泌(不可传染):
猫咪内分泌失调会引起毛囊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缺乏,像这种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这种可以用激素控制,到医院需要做系统检查,卵巢囊肿,雄性激素,甲状腺等,到时候对症下药。
建议:猫咪皮肤病严重的话听医生的看要不要打针,一般情况不建议,针剂激素含量大,长时间打针会出现耐药性,现在好了,但后期还会大面积爆发。
遇到猫咪皮肤病实在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听医生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看几个医院,先不要开药,对比下哪家可以就选择哪家。
我家猫直接是预防为主的,平时喂点维生素,晒2小时太阳,洗澡的话我给猫用的是经常看到的牵贝浴液,效果也还不错,我家是三个月洗一次澡,反正到现在也没再得过。
了1周的小奶猫得猫癣了,怎么办
小奶猫自身的抵抗力会比较弱,就由此容易感染猫癣的情况。这时候主人要检查看猫癣的范围,以及分布的情况。然后再开展一系列处理猫癣的措施,主人可以参考以下的几点。
1、做好隔离工作
因为猫藓的传染性,所以需要把长藓的猫咪单独隔离起来,然后还要做好环境卫生的工作。可以用消毒水对室内的环境进行清洁,擦拭地板、清洗物品等。猫咪使用的物品要定时更换,猫砂盆也要按时清理。
2、清洁皮肤
将猫咪癣斑处周围的毛发剪短或剃掉,然后在猫咪患处喷上喵满趣覆盖癣斑范围,再涂上一些汪喵肤选。但是这个护理的步骤主人一定要坚持每天反复的清洁,直到癣完全恢复为止。
3、补充营养
在恢复期间,主人就要给小猫喂食一些有营养的羊奶粉来补充身体的营养,可以在里面适当添加一些家趣维生素B,补充身体维生素,另外还需喂食宠痒趣,减少瘙痒问题。有条件可以多带猫咪去晒晒太阳,进行杀菌。
如果猫咪在室外,0度左右猫咪是会冻死的。猫咪正常体温在37.5-39度,如果周围环境温度太低,猫咪没有任何保暖措施的情况下,就会被冻死。如果在室内,0度左右猫咪通常是不会冻死,一般室内会比室外温暖一些,猫咪也会自己找温暖的地方待。
10KG的猫粮一只成猫大概要吃半年,不过根据猫咪品牌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还有季节的不同,一只成猫一袋10KG猫粮能吃多久也不同,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准,一般不建议饲养一只猫咪的家庭一次购买这么多猫粮。
1l猫砂约等于0.83公斤,10l约等于8.3公斤,这类以l做单位的猫砂大多为豆腐猫砂、木屑猫砂等,这样的猫咪灰尘下可以溶于水,价格较彭润土高、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彭润土搭配使用。
应该是疾病的表现、饲养员先查看猫咪是否有拉稀软便的迹象,若有可能是上火、脱水等疾病,饲养员可以尝试几天的人工喂养。
10天小猫没有妈妈需要人工喂养,可以喂小猫吃羊奶粉,用温开水将羊奶粉冲好,然后将羊奶粉倒入奶瓶中让小猫吃。如果室温太低,要将小猫放到温暖的环境里,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要放到小猫能接受的温度。10天的小猫没有自主排便能力,在没有母猫的情况下,主人也可以用流动的温水冲洗小猫屁股,以刺激小猫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