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养了宠物或者有孩子,今天这篇文章传达的观点我希望你了解,然后科普给身边的人。在网上看到了有人虐猫,虐猫的居然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这让我不寒而栗的同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前段时间我在一家肉店里看到老板家的孩子手里提着一只猫,另一只手还在不停地拍打着猫,猫咪在嚎叫,父母没有阻止,这两件事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我在反思,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为什么会发生孩子虐待动物事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伴生宠物这种理念是早年从西方传过来的,意思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孩子养只猫或者狗,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22项研究表明,优秀的伴生宠物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好处,有宠物陪伴的孩子更健康、叛逆少,积极活动,不那么喜怒无常,行为和学习问题也较少,但可怕的是国内的家长们只看到了好处,完全不在意责任,更不会教育,他们在给孩子养了猫狗后,将猫狗视为孩子的玩具,但在正确的伴生宠物饲养理念中,猫狗是孩子的玩伴,不是玩物,更不是玩具。
要将猫狗当成另外一个孩子对待,父母站在孩子和猫狗中间,做一个绝对公平的裁判,教会孩子善待猫狗,教会猫狗正确和孩子相处。孩子错了,教育孩子,猫狗错了,教育猫狗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才是伴生宠物的正确饲养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收获跟猫狗一起成长的好处,才能在孩子心里种下尊重生命的种子。
可问题是,国内大多数铲屎官自己对宠物的理解还停留在玩物阶段,自己都不尊重生命,却盲目给孩子养伴生宠物,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如果你不认同这个观点,千万不要盲目给孩子养宠物,同时也希望所有养宠物的铲屎官们,当别人问你给孩子养什么宠物好时,你能将这个观点传达给他们,而不是直接推荐品种,因为这关乎我们下一代。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孩子虐待动物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孩子动物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关注太少
孩子喜欢小动物,可能与父母关注太少有关。一些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孩子生活无聊,乐趣太少,于是,就想在恶作剧中寻求刺激、乐趣。
🏆好胜心
孩子具有很强的好胜心,但是可能在跟其他小伙伴比较的时候发现自己不如他们,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感,孩子可能就会伤害小动物。
🔋精力旺盛
孩子精力旺盛,剩余精力太多,但又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于是,一些孩子就将剩余精力转移到小动物身上。
👮♂️规矩太多
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太严格,立的规矩太多,孩子就会感觉精神压力太大,精神紧张。此时,如果孩子找不到其他的发泄不良情绪的方式,就会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紧张的情绪。
👪加强关心和爱护
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的关心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也同样重要。例如,多和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对其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让他们在被关爱中成长。
👮♀️奖惩手段
必要时,可以采取奖惩手段。心理学家指出,在适当的时候,对那些小动物成癖的孩子,要给予批评和惩罚。在惩罚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受惩罚。如此孩子在下一次“施虐”时会想到上一次的教训,最终放弃的想法。
🐟养小动物
创造条件,让孩子养一些小动物,如金鱼、小鸡、小鸟、兔子、蚕等,从而让孩子建立跟这些小动物的良好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可以跟饲养的小动物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改掉动物的坏习惯,主动关心小动物,并且爱护它们。
孩子虐待猫怎么办?
一般来说,孩子都喜欢小动物,看见小动物,会主动上前,可是,你儿子却喜欢折磨猫,并乐此不疲,原因可能性很多。
可能和父母“爱”的不充分、不恰当甚至缺失有关。如孩子从小缺少关爱,没有感受到爱,不知道爱为何物(很多父母认为和觉得严厉管理,打骂就是爱,或者以自己工作时间忙没时间管孩子,孩子一犯错误就责怪,认为这就是爱,其实是大错特错)。
可能与孩子心理发展水平有关。如心理年龄、社会年龄发展水平滞后,没有体验他人心理感受的能力,不知道痛苦为何物(和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没有一个和睦友好的环境,孩子在一个暴力或者争吵的环境中成长)。
可能有心理疾病,如心理,看到别人痛苦很开心。或者通过欺凌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活动物来体验自己的强大,或得心理平衡等等(在外被别人欺负,在家里得不到关爱,通过学习电视上一些暴力镜头,欺负弱小的人或事物来达到自己心理满足)。
纠正孩子小动物的“怪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查找原因。
查找造成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去减轻、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爱心教育
对孩子加强爱心教育。江苏小动物的可爱,动物对人的益处,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来引导孩子友善地对待它们,激发孩子对小动物的爱和同情心。
细心呵护
父母对孩子要多些关心和和爱护。不仅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再精神上,如学习方面的困难、同学之间的交往、个性发展的需要等。
对孩子动物成“癖”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的给予批评教育,使他们明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为什么有些孩子喜欢虐待小动物?
为什么有些孩子动物?其实这是一种先天俱来的征服欲,如果处理不好,对孩子影响非常大。
比如孩子宠物猫狗,猫狗不是自由的,待时只能痛哭地尖叫。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施虐者的孩子,满足了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他们会有一种征服感,他们会在后感受到刺激和愉快的体验。并越来越痴迷于这种行为。
心理学家说,孩子在小时候长期动物,长大了很容易就变成一个暴力者。只要他们面对困难,情绪不好,或者感到压力,他们就会想起小时候培养起的征服欲,找到小动物进行,通过发泄来获得快感。
更可怕的是,这种发泄不仅仅是在动物身上,还可能发泄在比自己弱的人身上,比如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很多家庭暴力者,从小都是喜欢动物的人。
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教育孩子,虽然人类是世界上最高等的生物,但其它生物的生命我们也是要尊重的,它们和我们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去爱他们,而不是去他们。
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在动物了,父母该怎么办呢?
1.家长发现孩子动物,一定要冷静,不要使用暴力手段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会加剧孩子的行为。家长在教育上要讲究策略。
2.我们要和孩子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孩子动物的真实想法,看他们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心里压抑,要发泄情绪。
3.如果是因为好奇,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看相关的书,或者给他们讲相关的故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如果是心理压抑,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我们的管教太严格了。
4.平时多对孩子进行共情教育和爱心教育,给孩子讲小动物待后的感受,让他们懂得要爱护小动物,要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孩子虐待动物是什么心理原因呢?
为什么有些孩子动物?其实这是一种先天俱来的征服欲,如果处理不好,对孩子影响非常大。
比如孩子宠物猫狗,猫狗不是自由的,待时只能痛哭地尖叫。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施虐者的孩子,满足了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他们会有一种征服感,他们会在后感受到刺激和愉快的体验。并越来越痴迷于这种行为。
1.家长发现孩子动物,一定要冷静,不要使用暴力手段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会加剧孩子的行为。家长在教育上要讲究策略。
2.我们要和孩子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孩子动物的真实想法,看他们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心里压抑,要发泄情绪。
如果猫咪在室外,0度左右猫咪是会冻死的。猫咪正常体温在37.5-39度,如果周围环境温度太低,猫咪没有任何保暖措施的情况下,就会被冻死。如果在室内,0度左右猫咪通常是不会冻死,一般室内会比室外温暖一些,猫咪也会自己找温暖的地方待。
10KG的猫粮一只成猫大概要吃半年,不过根据猫咪品牌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还有季节的不同,一只成猫一袋10KG猫粮能吃多久也不同,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准,一般不建议饲养一只猫咪的家庭一次购买这么多猫粮。
1l猫砂约等于0.83公斤,10l约等于8.3公斤,这类以l做单位的猫砂大多为豆腐猫砂、木屑猫砂等,这样的猫咪灰尘下可以溶于水,价格较彭润土高、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彭润土搭配使用。
应该是疾病的表现、饲养员先查看猫咪是否有拉稀软便的迹象,若有可能是上火、脱水等疾病,饲养员可以尝试几天的人工喂养。
10天小猫没有妈妈需要人工喂养,可以喂小猫吃羊奶粉,用温开水将羊奶粉冲好,然后将羊奶粉倒入奶瓶中让小猫吃。如果室温太低,要将小猫放到温暖的环境里,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要放到小猫能接受的温度。10天的小猫没有自主排便能力,在没有母猫的情况下,主人也可以用流动的温水冲洗小猫屁股,以刺激小猫排便。